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誰主沉浮 | 上頁 下頁
六四


  如果說,1957年特別是1962年以來「左」的錯誤的迅速發展,使得毛澤東有可能發動「文化大革命」,那麼,與此同時逐漸發展起來的對「左」的錯誤的不滿和抵制,則使毛澤東感到必須發動「文化大革命」,或者說,毛澤東之所以要發動「文化大革命」,所以把形勢估計得那麼嚴重,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左」的錯誤的迅速發展,另一方面也是分歧、懷疑、抵制增長的結果。「文化大革命」就是這種「合力」的產物。

  §個人和集體

  人們常說,沒有毛澤東,便不會有「文化大革命」,這無疑是正確的。但卻只說出了問題的一半。中國共產黨誕生以來,特別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沒有誰能像毛澤東那樣,給中國歷史以那樣巨大、深遠和多方面的影響。毛澤東個人的風格、氣質和特點,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革命史、建設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50年代中期以後,毛澤東個人的這種作用更加突出,到「文化大革命」時,這種個人作用發展到了極端,以至我們在一定意義上可以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文化大革命」,忽視毛澤東個人這種偶然因素的作用,這段歷史便會蒙上一層神秘的色彩。但是,問題還有它的另外一半,而且是更為重要的一半。毛澤東的個人作用是在什麼樣的基礎上才能得到那樣的發揮?是什麼條件使毛澤東具有那樣突出的個人作用,使他在覺得需要發動「文化大革命」時,就能夠不顧絕大多數中央領導人反對,「親自領導和發動」了「文化大革命」,並把它維持了10年之久?這樣,我們接觸到了「文化大革命」得以發動的另一重要原因—我國的政治體制特別是黨和國家的領導體制及其運行機制。

  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發生時,我們党和國家領導體制及運行機制的狀況如何呢?對此,鄧小平曾有一段精闢的論述:「從1958年批評反冒進,1959年『反右傾」以來,黨和國家的民主生活逐漸不正常,一言堂,個人決定重大問題,個人崇拜,個人淩駕於組織之上一類家長制現象,不斷滋長。」

  的確,個人崇拜強化和助長了個人專斷,二者結合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1958年以後,毛澤東對個人崇拜的態度,由反對變為默許、欣賞、支持。1970年在同美國記者斯諾談話時說:「總要有點個人崇拜」,「過去幾年有必要搞點個人崇拜」,這是因為當他要堅決推行實際錯誤而他認為正確的主張時,不能不依靠個人的絕對權威力排眾議。在這種情況下,不少人出於維護黨的團結和毛澤東的威信,不再堅持不同意見。

  正如鄧小平所說:「那時大家把什麼都歸功於一個人。有些問題我們確實也沒有反對過,因此也應當承擔一些責任。當然,在那個條件下,真實情況是難於反對。」可見,個人專斷和個人崇拜現象的發展,使黨喪失了約束和糾正自己領袖犯錯誤的能力。

  一個領導一切的政黨,一個掌握巨大權力的領導者,一旦失去了強有力的、具體切實的監督和制約,本身就是一種嚴重的危機,「文化大革命」的發動和進行,在相當大的程度上,是依靠毛澤東個人的權力和威望才得以實現的。而這種不正常的權力,正是沒有監督和制約機制的產物。毛澤東認為,許多問題的解決,光靠法律不行,法律是死的條文,是誰也不怕的。大字報一貼,群眾一批評,會上一鬥爭,比什麼法律都有效。這種觀點曾廣泛流行,成為黨和國家領導機制及其運動機制的基礎之一。1957年不經過任何司法機關和法律程序去劃定「右派」,便是其典型表現之一。「文化大革命」中被列為打倒、橫掃對象的「牛鬼蛇神」一類概念,既非科學的政治術語,更不是法律條文的專有名詞,而是一個充滿主觀隨意性並帶有一些文學色彩的比喻。然而,「文化大革命」中,在這頂莫名其妙的帽子下被名正言順、冠冕堂皇地迫害、批判的人何止千萬!這類概念的出現,精確地反映著當時我國法制觀念薄弱的程度。

  上述這些給我們描述了一幅總的畫面:「党和國家現行的一些具體制度中,還存在不少弊端,妨礙甚至嚴重妨礙社會主義優越性的發揮。」從党和國家的領導制度、幹部制度等方面來說,主要弊端就是官僚主義現象,權力過分集中的現象,家長制現象,幹部領導職務終身制現象,和形形色色的特權現象。權力過分集中,越來越不能適應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對這個問題沒有足夠的認識,成為發生「文化大革命」的一個重要原因。

  毛澤東晚年的錯誤,對這種體制中消極因素的發展,固然起了一定的作用。反過來,體制中的弊病,作為一種直接影響和制約著領導者個人作用發揮的客觀條件,又發展了毛澤東思想的作風等方面一些消極因素,「即使像毛澤東同志這樣偉大的人物,也受到一些不好的制度的嚴重影響,以至對黨對國家對他個人都造成了很大的不幸。」毛澤東晚年錯誤的發展,與領導體制上弊病的積累處於一種同步的狀態。我們可以合理地設想,如果我們的體制是比較健全的,那就不會有毛澤東晚年的錯誤,更不會有「文化大革命」。

  所以,當我們說沒有毛澤東就沒有「文化大革命」時,緊接著就應該補充更為重要的另外一半,沒有發展到這種程度的體制,就沒有「文化大革命」。過時的領導體制在「上面」產生了自己也無法約束的領袖,在「下面」則不斷產生和滋長著自己無法容忍、也無法有效地糾正的官僚主義等不正之風。在中國,由於其他方面的原因,反對官僚主義的鬥爭逐漸成為階級鬥爭擴大化發展的動力,導致了階級鬥爭擴大化的升級。經過「文化大革命」的現代中國,對每一個立志振興中華的仁人志士所發出的呼喚聲中,不僅有工農業現代化,科學技術現代化,而且還有經濟體制、政治體制和領導體制的現代化。

  §教條的苦果

  在黨內,毛澤東雖然有著相當高深的理論造詣,但總的看來,他對社會主義社會的理論,尤其是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理論,準備仍然是欠缺的。建國以後,他在對待諸如1955年農業合作化運動中的急燥冒進,1957年反右派運動和改變我國主要矛盾,1958年輕率地發動大躍進和人民公社化運動,1959年廬山會議上發動對彭德懷的批判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上,那樣缺少一個大政治家應有的穩定性的轉變,那樣急促地、大幅度地改變初衷,除其他原因外,在一定基本理論上的薄弱不能不認為是一個重要原因。即使是他晚年提出的「繼續革命」理論,儘管曾被認為是對馬克思主義的重大發展,但嚴格說來,從理論體系的角度來看,仍然是很粗糙的,而且越到後來越缺乏論證。偌大一個理論體系,卻只是靠偶爾「頒佈」下來的幾條「最高指示」支撐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