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名人傳記 > 中共往事鉤沉·浪底真金 | 上頁 下頁
三〇


  遵義會議最後還作了下列決定:

  「(一)毛澤東同志選為常委。

  (二)指定洛甫同志起草決議,委託常委審查後,發到支部中去討論。

  (三)常委中再進行適當的分工。

  (四)取消『三人團』,仍由最高軍事首長朱(德)、周(恩來)為軍事指揮者,而周恩來同志是黨內委託的對於指揮軍事上下最後決心的負責者。」

  會議還增選王稼祥為政治局委員。

  會議結束後,政治局常委進行分工,以毛澤東為周恩來軍事指揮上的幫助者。在由遵義出發到雲南紮西(威信)的行軍途中,在雲貴川三省交界一個雞鳴三省的村子——水田寨宿營時,常委開會分工決定以洛甫代替博古負總的責任。

  遵義會議勝利結束了統治黨中央達四年之久的王明

  「左」傾冒險主義的統治,確立了毛澤東在黨中央和紅軍的領導地位,開始了以毛澤東為代表的黨中央的領導,在最危急的關頭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根本轉折點。

  遵義會議開始形成的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同志組成的黨中央集體領導核心,領導中國革命達40年之久,為中國革命建立了偉大的歷史功勳。

  會後不久,組成毛澤東、周恩來、王稼祥三人軍事指揮小組。

  遵義會議後,毛澤東指揮中央紅軍實施高度靈活的運動戰,縱橫馳騁於川滇黔邊界地區,先後四渡赤水,巧妙地穿插於敵人重兵集團之間,聲東擊西,調動和迷惑敵人,突然南渡烏江,出敵不意地威逼貴陽,乘虛疾進雲南,勝利地渡過金沙江,從而擺脫追堵的幾十萬敵軍,取得了中央紅軍戰略轉移中具有決定意義的勝利。

  毛澤東的這種高超的指揮藝術,被人們讚歎為「用兵真如神」。

  同年6月,中央紅軍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中共中央根據當時的形勢,確定了北上創建新根據地的戰略方針。

  紅四方面軍領導人張國燾同中央方針背道而馳,主張南下向四川、西康邊界地區退卻。

  毛澤東與周恩來、張聞天、博古等一起,同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行為作了鬥爭,為了糾正他的錯誤進行了說服和批評,否定了他企圖要挾中共中央南下川康邊界的冒險主張,特別是當張國燾拒絕執行中央北上方針,並暴露出危害中央的陰謀時,毛澤東果斷地率領紅一方面第一軍、第三軍(同紅四方面軍會師後,中央紅軍恢復一方面軍番號,第一軍團改為第一軍,第三軍團改為第三軍)繼續北上,10月到達陝甘革命根據地。至此,紅一方面軍勝利結束長征。

  11月初,毛澤東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同月下旬,他直接指揮紅軍取得直羅鎮戰役勝利,給中共中央把全國革命大本營放在西北的任務,舉行了一個奠基禮。

  為了鞏固和擴大陝甘根據地,準備東出與日軍直接作戰,1936年2月,毛澤東、彭德懷率領和指揮紅一方面軍渡過黃河,進入山西,發起東征戰役。

  在遭到蔣介石、閻錫山的攔擊情況下,為顧全抗日大局,貫徹中國共產黨提出的團結抗日政策,5月,毛澤東毅然決策回師陝北。

  隨後,毛澤東同周恩來、彭德懷決定紅舉向陝甘寧邊境西部地區進行西征戰役,經過兩個多月的作戰,使西北抗日根據地得到鞏固和擴大,並發展了抗日統一戰線的工作。

  10月,紅軍第一、第二、第四方面軍在甘肅會寧等地會師。

  12月,毛澤東擔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在1936年整整一年中,毛澤東為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促成國共第二次合作而傾注全部心血。他滿懷抗日救國的熱情,給國民黨的黨政軍要員、各方知名人士和社會賢達,發出一封封書信,闡明我黨抗日主張,呼籲停止內戰,一致抗日,建議談判停戰抗日。

  西安事變發生後,毛澤東和中共中央其他領導人經過反復研究,確定了和平解決的方針,並派周恩來前往西安參加談判,推動事變的和平解決。和平解決西安事變,對國共兩黨兩次合作、團結抗日,和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建立,起了重大的促進作用。

  §共產國際指示:中共中央領導機關中要以毛澤東為首解決統一領導問題,中央領導機關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

  1937年1月,毛澤東隨中共中央領導機關由陝北的保安遷駐延安。

  此後10年,毛澤東坐鎮延安,運籌帷幄,為中國人民解放事業而日夜搡勞,延安即成為中國革命的大本營。1937年7月7日,日本軍國主義發動盧溝橋事變,全國抗日戰爭爆發。

  8月,在陝北洛川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毛澤東代表中央提出《抗日救國十大綱領》,並作了關於軍事問題和國共兩黨關係問題的報告,確定我軍執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戰略方針,實行向抗日遊擊戰的戰略轉變,使遊擊戰爭擔負起開闢敵後戰場、配合正面戰場、創建抗日根據地的歷史使命。

  這次會議決定毛澤東任新成立的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

  8月25日,他以中共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的名義,和副主席朱德、周恩來,發佈關於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的命令。

  9月,毛澤東向八路軍領導同志連續發出電報,指出:「八路軍變更戰略部署,三個師由集中配置變為分散配置,執行獨立自主的山地遊擊戰的戰略方針,深入到日軍的側翼和後方,廣泛發動群眾,開展遊擊戰爭,建立抗日根據地。」

  在毛澤東的領導和部署下,中國共產黨及其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等抗日武裝,先後在敵後開闢了大小19塊抗日根據地,牽制了大量的日偽軍,成為民族抗戰的中流砥柱。1938年9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王稼祥傳達共產國際指示:中共中央領導機關中要以毛澤東為首解決統一領導問題,中央領導機關要有親密團結的空氣。

  1945年4月至6月,毛澤東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確定以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與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思想——毛澤東思想,作為黨的一切工作的指針。

  大會選舉產生了以毛澤東為首的新的中央委員會。在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上,毛澤東當選為中央委員會主席、中央政治局主席和中央書記處主席。

  §毛澤東思想是怎樣提出的

  1938年10月,在黨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毛澤東同志就提出要把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的問題(當時的提法是「馬克思主義的中國化」,1952年出版《毛澤東選集》第二卷時改為「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具體化」)。

  1939年10月,毛澤東同志在《〈共產黨人〉發刊詞》中第一次完整地提出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之統一」這個思想原則。

  遵循著馬列主義的理論和中國革命的實踐相結合的原則,毛澤東同志寫了一系列著作,從政治、軍事、經濟、思想文化、哲學等方面,對中國革命經驗作出系統的理論概括和總結。在這種情況下,黨的一些理論工作者和党的許多重要領導人感覺到,需要對中國共產黨的這個革命理論給以適當的命名和正確的評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