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雪龍闖北極 | 上頁 下頁 |
九六 |
|
【中國南極「八五」科考計劃】 「八五」國家科技攻關「中國南極考察科學研究」(85-905-02)課題進行了7個專題南極考察研究。在全國10個部委局和省市通力支持下,26家科研單位和大學團結協作,克服了赴現場人員有限、考察環境艱苦、經費緊張等困難,出色地完成了「中國南極考察科學研究」這一複雜的、高度綜合的研究任務,培養造就了一支高水平的研究骨幹隊伍,使我國南極考察事業順利地實現了由建站為主向科考為上的轉變,跨進了國際南極研究的先進行列,為國際南極研究作出了我國的貢獻,提高了我國在國際南極事務中的國際地位。主要取得了如下多方面科學進展和重要成果: 通過3個航次的南大洋調查,獲得了以普裡茲灣水域為重點的大磷蝦分佈和生物量資料,結合以往的數據積累和較有效的國際合作,創造性地提出了新的大磷蝦生長指標和鑒別自然種群負生長的有效方法,量化了種群結構,闡明了大磷蝦生殖生物學等一些關鍵問題,深化了大磷蝦富氟機制研究:研究了大磷蝦分佈區的海洋學環境;提出了磷蝦資源的開發模式。 通過5年以菲爾德斯半島為重點區域的陸地、淡水、潮間帶和淺海生態系統的深入、完整、系統的考察研究,闡明了生態系統的結構及主要功能,定量地確定了研究區域各亞生態系統的關鍵成份、主要特徵,發現了2個新種、14種新記錄;深入研究了營養階層完整的雪地生態系統變化趨勢;掌握了初級生產過程、海冰生態學過程和石油等典型污染物現狀及生態效應:建立了生態系統相互作用模型和信息管理系統。 在地質學領域,完成了長城站、中山站的基礎地質調查和填圖,編制了1:500萬南極洲地質圖;提出並證實泛非構造事件是來南極克拉通最終形成的關鍵運動;完成了中山站及鄰區衛星影像地圖和霍巴特-中山站國際重力聯測,探討了殼幔結構特徵;分析研究了威德爾生物地理區和晚堊世至第三紀的氣候和古地理;完成了拉斯曼丘陵區36個點的重力觀測,初步查明布蘭斯菲爾德海峽的地殼結構,深化了橫貫南極山脈羅斯期構造岩漿作用和南極隕石的研究。上述工作同時也為調查南極礦產資源提供了科學依據。 在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的環境演變和現代環境背景研究方面,繪製了菲爾德斯半島地貌與第四紀地質圖、土壤圖,探討了南極無冰區地貌發育與晚更新世環境變遷規律;通過冰芯、湖泊和海洋岩芯的研究,建立了晚更新世晚期以來的沉積序列,發現了多層火山灰,探討了它們對氣候變化的影響,查明了冰消期以來的環境事件,並重建了環境演化歷史;提出了南極地區環境變化比北半球滯後1000年,目前氣候總趨勢向變暖方向發展的新認識;同時評價了人類活動對南極環境的影響。 在南極氣候研究中,對南極溫度、海冰、冰蓋、海洋環流、大氣臭氧和近地面物理等特徵的變化及其對東亞及中國天氣氣候的影響提出了新的認識,建立了適用於南極研究的轉盤流體力學模擬試驗、大氣環流數值模式以及南極臭氧洞數值模式,對南極大氣環流的形成、南極海冰對中國天氣的影響以及臭氧洞形成機制等提出了新的見解;深化了對大洋環流和「海-冰-氣」相互作用的認識;在長城站和中山站建立了高分辨率氣象衛星數字資料接收處理系統和近地面輻射平衡觀測系統;在中山站進行了BREWER臭氧觀測以及超聲風速、系留氣艇等近地面物理觀測;深入開展了邊界層特徵研究;建立並完善了南極海冰監測及天氣預報業務服務系統。 在國際上首先提出開展極地日地系統整體行為研究,以中山站為主建立了國際先進的日地物理綜合觀測系統;建立了以地基觀測為主的我國南極日地物理數據庫;中山站太陽射電觀測顯示了該地低噪聲和極晝期優越性;對磁層極隙區重聯條件與南北差異有新認識,系統地觀測分析了極區能量傳輸與地磁現象;發現了多諧哨聲、非線性波-波作用等現象,對極區電離層進行了長期系統觀測,發現了長城站的威德爾海異常規象;系統地分析了極區電離層特徵,建立了低電離層變化與太陽宇宙線和調線的定量關係;觀測分析了中山站上空臭氧垂直分佈與臭氧洞現象,系統地觀測了平流層火山雲和極區平流層雲等的特徵;對太陽輻射與大氣電場作了長期觀測與分析研究。 在人體醫學方面,系統地研究了南極環境對人體健康及工作能力的影響:發現有心、腦及免疫功能減弱,心理和內分泌、體液變化,離開南極後均可逐步復原;針對考察隊員生理、心理、病理生理變化,和營養、勞動衛生狀態,制定了營養與熱能需要量標準、心理學預選方案、醫學衛生綜合保障等措施。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