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雪龍闖北極 | 上頁 下頁 |
三二 |
|
§0719(BJ0720)中國首次北極考察第一階段楚科奇海考察圓滿完成 7月19日, 在船開往白令海的途中,考察隊大洋組作了一個「中國首次北極考察第一階段楚科奇海考察圓滿完成」的報告,主要是向記者介紹考察成果。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科技處處長秦為稼主持報告會,並介紹了楚科奇海考察計劃的組織實施。其他報告人及主題還有: 「物理海洋學考察」:矯玉田,大洋組組長,國家海洋局一所; 「海洋沉積物考察」:程振波,副研究員,國家海洋局一所; 「海洋浮游牛物考察」:李超倫,博士,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海洋底棲生物考察」:鄭鳳武,研究員,國家海洋局二所; 「海表面和近海面大氣二氧化碳考察」:王偉強,研究員,國家海洋局三所; 「海水化學考察」:金明明,副研究員,國家海洋局二所; 「海洋同位素化學考察」:陳敏,博士,廈門大學; 「海洋初級生產力考察」:蔡平河,博士,廈門大學。 整個報告持續了約45分鐘,楚科奇海海洋考察的主要工作成果如下: ⒈物理海洋學:主要考察楚科奇海海水結構與循環。北冰洋與太平洋水交換、海冰與海水相互作用。北冰洋海洋環境變化等內容。共完成15個溫鹽深測站作業,采水成功率99%,獲取溫度與鹽度資料6Mb;完成了溫度與鹽度的走航觀測,投放拋棄式溫度探頭12枚,溫鹽探頭8枚,獲取資料3.8Mb;考察期間連續記錄了多普勒聲學剖面測流數據100Mb;完成了走航表層溫度、鹽度的連續觀測。 ⒉化學海洋學和生物地球化學:考察期間獲取了14個站位二氧化碳樣品60個,測定溶解氧、二氧化碳通量和營養鹽數據320個,採集水團同位素示蹤水樣10個,顆粒有機碳、溶解有機碳樣品63個,用以瞭解北極特定海區碳的生物地球化學特徵,研究其對全球氣候變化的貢獻和對我國氣候和海洋環境的影響。測定葉綠素和初級生產力數據495個;獲取碳14樣品60個,氮15法測新生產力40個,氚細菌樣品9個,能夠準確評價北冰洋初級生產力、新生產力和細菌生產力的水平,闡明生物生產力的分佈特徵及其調控機制;氘、氧18樣品82份,利用鐳226、鐳228(樣品7個)的分佈計算水體的水平渦動擴散速率,區分研究海域不同流系的邊界。獲取總有機碳、總石油烴、難降解樣品44個,為研究北冰洋有機地球化學的背景提供了基礎數據。 ⒊海洋生物學:進行了浮游動物垂直拖網13次,浮游生物垂直拖網13次,微型浮游動物拖網44次,並進行了浮游生物採集和浮游動物關鍵種生物生長過程現場實驗研究,獲得浮游生物量樣品19個,橈足類腸道色素分析樣品13個,微型浮游動物樣品44個,進行了浮游動物現場活體培養實驗2次,獲得橈足類產卵率實驗1次,以及微型浮游動物對浮游植物及初級生產力攝食壓力數據5個,進行了浮游生物高速採集器的走航拖網5次,表層葉綠素走航採樣19個,為進一步研究北冰洋浮游動物關鍵種群動態及其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作用提供了寶貴的現場資料。獲取底棲生物樣品30種,細菌樣品39個,基因樣品14個。 ⒋海洋地質學: 獲取14個站位的表層樣,計22箱鬥,獲得5個站位的柱狀樣地質樣品,其長度分別為298cm(C3站)、305cm(C5站)、60cm(C7站)、301cm(C8站)、300cm(C9站),為探討研究北冰洋的沉積物物質來源、沉積速率、地層結構以及氣候環境記錄等問題提供分析數據。 對上述一連串數據,局外人很可能會覺得枯燥無味,但從大洋組隊員興奮的臉色中,可以看出這些數據的重要性。 當7月13日雪龍船剛進入白令海峽時,根據北冰洋冰情,首席科學家陳立奇及時作出了調整站位的決定,通過增設站位、擴大作業範圍,加強對楚科奇海的考察。這些測站涉及北太平洋水流入區、近岸流區和部分冰層窿蓋區,對瞭解楚科奇海環境結構、北冰洋與太平洋水交換、海冰對海洋過程的影響等科學問題具有重要意義。其中6個測站在冰厚1~2米的7-8成浮冰區,雪龍號考察船經歷了極為艱難的航行,保證了考察的站位質量。大洋組隊員在冰區克服海冰密集造成的困難,積極尋找機會,船隻反復調整姿態,保證了預定數據的獲得與儀器的安全。作業期間大洋組隊員共同努力,發揚吃苦耐芳、團結協作和連續作業的精神,圓滿地完成了楚科奇海14個站位的科學考察,取得了大批寶貴的海洋數據,為物理海洋學、海洋生物學、海洋化學、海洋地質學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礎。 船就這樣悄無產息地出來了。到達北緯66度33分時,我像上次經過一樣,半夜上到駕駛台。只有值班的船員,大家都在睡夢中。在白令海的風浪中回想平靜的北冰洋,感覺那幾天猶如輕煙般模糊。當時真應該停止中的一切活動,仔細觀察冰上的一舉一動……如果雪龍號就此打道回府,很多人肯定和我一樣,會後悔一輩子。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