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雪龍闖北極 | 上頁 下頁
二四


  §0714(BJ0715)除了直升機的轟鳴,楚科奇海一片沉寂

  客機坐過很多次了,直升機還是頭一回。

  是開著艙門,可以讓我們把鏡頭伸出去航拍的直升機。

  是在冰水相融的楚科奇海面上飛。

  是首次中國北極科學考察隊隨船直升機的第一次試飛。

  是繞著第一艘中國開到北極的萬噸巨輪——雪龍號航拍。

  是第一架升入極地天空的中國製造的飛機。

  是中國飛機駕駛員第一次在北冰洋上空露面,

  桔紅色的「小松鼠」直升機在雪龍號船尾防滑停機坪上發出震耳的轟鳴,直徑10多米的旋冀卷起的風,沖得人直往後仰。我們每個人都按規定穿上了救生衣,以防不測。

  這個靈巧的小飛機最多只能坐6個人:兩名駕駛員,後面並排可以坐4個人。為了拍攝方便,每次安排3個記者上機。

  機組人員幫著把安全帶系好,關上一側艙門,旋冀加速,我們離開了雪龍號。

  飛機很穩,先離開船一段距離後返回,繞著船轉了幾個圈。並在空中不同位置懸停了幾次,使我們能找到好的角度。徐勤和、齊煥清兩位駕駛員技術確實不錯,飛行穩極了。上飛機前略帶的一點擔心全沒了。

  這是我第一次看見雪龍號的全貌。沒上船時,看資料說長167米,寬只有22米,心中琢磨這船到底算大還是小。到了碼頭,才發現確實是條大船,2萬多噸呢,感覺就是窄了點。航行十幾天來,一直沒受到大的顛簸,除了運氣好趕上好天氣之外,船的重心低也是重要原因。雪龍號是用耐低溫碳鋼製造,船體在零下60℃情況下也能保持剛度不變。

  從空中望下去,雪龍號像一個身材苗條的少女,靜臥在藍色的海水中。今天上午天氣晴好, 藍天白雲,海水鏡面般平靜,一塊塊冰如碎玉般點綴在船的周圍。(其實我上面寫的這些景色和感覺,是下了飛機整理照片時才有的。在飛機上我根本沒有工夫欣賞或想像。我的相機有一個長焦、一個廣角,為了適應不同距離,我不停的來回倒騰鏡頭。我還帶了一台全自動相機,不時掏出來照幾下。)

  飛機穩穩地落在飛行甲板上,我走出機艙,才感覺防寒服裡潮乎乎的。緊張拍照加上略帶激動,我出了一身冷汗。吳金友告訴我們,我們在空中已轉了20多分鐘。可我感覺只有一小會兒。

  齊煥清說,第一次在北極飛和平時飛的感覺沒什麼不同,只是在陸地降落時,前方地面就是落點的高度參照。而在船上降落時,前方只看見海面,只能悉心感覺甲板的高度了。隊長陳立奇對飛行員們說:「你們這是極地第一飛,回哈爾濱再飛,就是小菜了。」

  除了直升機的轟鳴,楚科奇海一片沉寂。

  我們首次北極科學考察隊從上海出發已經整整16天了。緊張的工作之餘,大家都感到有些寂寞。東海、黃海、日本海、白令海一直到楚科奇海,除了海鳥和我們作伴,幾乎沒看見什麼動物。

  有一天下午, 6只白色的海鳥飛臨雪龍號上方,像雄鷹一樣展開翅膀,一動不動的與船保持同速。乍一看,就像我們放飛的6只風箏。這一友好的表演引得大家紛紛湧到甲板上觀看、拍照。還有一次,船停在海面工作業,廚房倒下一桶剩飯,引來一群不知名的褐色海鳥。我趁機拍下它們爭食的場面,自以為得意之作。

  進入白令海峽,在北極圈外,我們批次看到了鯨魚。有人連聲高呼,聲音都變了。鯨不只一條,海面上同時可看到三四個氣柱。這些氣柱不時出現在前方、左方和右方,但都離船遠遠的,在它們翻身時只能看見尾巴一甩的影子。聽說只有一條鯨在船右舷幾十米的地方翻了個身,大半個身子清晰可見,可惜我在船頭沒看見。

  進入楚科奇海航行了3天,我們只看見了一隻海星。這是一種海洋軟體動物,紅乎乎的一團。儘管它的模樣不招人喜歡,但畢竟是僅有的一隻動物!中央電視臺的攝像機對著它拍了半天,還在傳回去的節目裡來了幾個大特寫。

  為什麼這裡看不到一隻北極熊、海豹或海象呢?

  船上的科學家說,北極熊肯定是看不到的,因為我們還沒進入永久冰區。至於海豹或海象之類,有人說現在是北冰洋的夏季,它們都去岸邊覓食去了。

  我總不認為事情這麼簡單。一位參加雅魯藏布江大峽￿考察的隊員說,他們什麼動物都沒看見。曲紹厚研究員兩次去北極,只遠遠看見過一頭北極熊。鄒捍和王維去過怒江附近的原始森林,看見的最大的野生動物是狐狸。我們在一起議論說,要麼動物太少,要麼它們已對人類敬而遠之,兩種可能性都存在。有資料顯示,人類的過度捕殺已使得北極熊等動物數量銳減。

  今天船上進行防北極熊實彈演習,十幾名隊員排了值班表,每個人打了幾發子彈熱身。但如果整個考察都見不到一頭北極熊,豈不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最好諷刺?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