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紀實·歷史紀錄 > 死去活來-我與世界級企業巨頭的對話 | 上頁 下頁 |
九二 |
|
策略大玩家 施振榮有一個最明顯的優點是能靈敏地捕捉全球產業的大勢,並能將其迅速整合,拿出自己的策略和行動來。20多年前,因為他看到了微處理器的前景,才與幾位同仁及自己的太太創建了自己的公司,專心一意地做起了芯片,併發明瞭自己獨特的Chip-UP技術;1993年他來大陸用「微笑曲線」將自己對信息產業透徹之觀察征服了不少人。1997年,他與聯想推出基本電腦(BASICPC),被今天日益洶湧的低價PC電腦浪潮所應驗;如今在亞洲人紛紛為英特爾與微軟做苦工的時候,施振榮以自己中下游的關鍵零部件、電腦周邊設備、電腦組裝實力及自己的策略,以扭回亞洲過於被動的角色。1997年10月在有葛魯夫等人參加的全球高峰論壇的大會上,展示出XC概念。他認為信息時代的到來,不僅僅意味著通用電腦的普及,還有家電內置電腦化的普及,「這將是一個很大的產業,IDC曾預測這一產業將大於PC產業的10倍」。 「你一定要順著大勢,才可以創造機會,只有這樣,你會比別人早一點有這個機會。但是創造機會一定要順勢,今天我看XC是一個大勢。在抓住機遇時,有一個重要的一點:不斷地建立它的經營能力。不管是技術能力、人才能力,如果沒有這個能力機會即使在你的眼前,你連彎下腰撿錢的能力都沒有,那這個機會每天在你的面前跑來跑去又有什麼用呢?」 「要掌握得經濟,不一定非得什麼都由自己來開發。所謂經濟掌握指的是有效,輸入比投入的要有效,技術掌握得有效性就是經濟,所以不一定什麼都要自己去開發,但是掌握技術是很重要的。」 「信息產業發展的規律是技術前進的速度超過了原來人們的想像,比如說摩爾定律18個月的倍數,宏基從第一年到第十年,倍數的結果是1000倍,這就不得了。原來人們沒有想像過這位倍數的效果到後面不得了,超出了每個人的想像範圍。客觀基數的層次不在這兒發生,就在那兒發生,如何掌握市場的脈動,不斷地翻新開發市場需要的東西,這就是我提出來的XC的概念。Wintel(指英特爾與微軟之客觀聯盟——作者注)壟斷級別是在PC無意之中形成的,全球的IT業那麼多人都在抬轎子,無意之中讓Win-tel坐在了轎子上,想改也改不了。沒有人願意抬這個轎子,但事實就是這樣形成的非常獨特的產業奇觀,這個奇觀慢慢也可能會有所改變,但在改變過程中要掌握市場的需要。」 施振榮說他對未來的另一個投資就是軟件業,他首建占地172公頃的渴望園區,宏基將在未來13年中,投資10億美元來培養約近百家的軟件企業。這就是他的長期目標,這是將其個人電腦及芯片製造推向一定成就後,再度向軟件巨人之位推進。「企業家立於不敗之地最重要的品質就在於對未來不斷地投資。另外一、個比較務實的東西是,任何一個新東西都要以機會為導向,舊東西是以使用效率為導向。因為利率再高也需要以效率來運作。」 悟到深處壓縮自己 「我最不贊同的就是損人利己,宏基的做法是利人不損己。對大家有好處,對我也沒有什麼傷害。其實把很多事情都想透了以後,你做事情才有根基。我把「微笑曲線」拿出來告訴大家不要投資那些沒有附加值的東西。這次,我告訴大家,在微笑曲線的左邊,大陸的投資暫緩,不是不做,因為這是全球競爭。右邊附加價值很高,在XC裡邊,有很大空間,做關鍵零組件,對今天而言,是不經濟的。如果大家在右邊都做有附加價值的東西,慢慢形成一股力量,屆時再做零組件,便會易如反掌。我這麼多年來每次到大陸來都是在講怎麼有效發展產業。就像臺灣一樣,如何進行有效發展,這是一個策略。策略就是將有限的資源來達到目標,找到有效的方法。」 如果大家都做附加價值很高的事情,會不會把宏基的生長空間壓縮小?施振榮說:「我有一個觀念就是一定不要見不得別人好,要打消中國人見不得人好的觀念,利人不損己就可以了。為什麼不告訴別人要挖這個金礦呢?」「第一,我對大陸不瞭解,為什麼自己沒有能力做又不讓別人去做?第二,如果大家做得很好,要國際化,也許我們可以幫上忙;第三,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可以提供零部件,還可以開拓我們的市場。」 施振榮在20年前,推動自己的職工全員入股,在臺灣宏基是第一家實現股份制的公司。在20年中,施振榮還不斷將自己的股份抽調出來給他的員工。據報道,當初創業時施振榮與他太太在宏基的股票為50%,現在大概只有5%。 「我可以講講我自己的心情,宏基集團應該可以把它變成家族企業的,但要變成全體員工都在參與的公司,所要放棄的就是獨斷。但我最終得到了好處:企業不僅做大了,我也出了名,最重要的是我要挑戰比較大的事業時,風險不會太大,我不會晚上睡不著。」(施振榮語) 反向思維,人性統管 施振榮主張不要革命而要改良,並認為改良比革命效果更好一些。「一方面我的個性當然不是一個革命的個性,但另一方面從歷史的演進來看,通過革命能取得成功的還是少數。但是我所不同的是,我的最終目標是要革命,但我的作法是用演進式的,也就是說心裡想革命,嘴巴不講革命。實際上革命成功的幾率是很低的。世界的演進,哪一件事情是革命的?因為你是在不知不覺當中,經過10年或20年,才發現原來革命了。」 「我很多作法都是反向的,像我人性化的理念,像打破家族制而進入股份制,像主從架構的組織模式。」 施振榮認為經營者應以夥伴自居,分工互信效率更高,「產業變動快速,如果大家不能對自己負責,整天看老闆臉色才有所行動,將會誤導決策,應變也會遲緩」。 我問:「您眼中的管理概念是什麼?」「人性,」他說,「我們所面臨的挑戰,則是如何保有獨立思考的空間。因此在組織裡面允許非主流開闢一個新的空間,他說不定將來是你的一位貴人,在你碰到困難時,他能夠異軍突起,這樣的組織很重要,IBM就是這樣起來的。IBM把PC機部門扔在佛羅里達的小地方,讓其自生自滅,PC機當時根本不是IBM的主流文化。」 「為什麼臺灣的家電都殺不出來,是因為他們不允許異類文化的存在。尤其現在的軟件與硬件的文化又完全不一樣。軟件是處處充滿創造力的東西,我們要激發這個東西,所以在管理上一定要有合乎人性的設計。」 施振榮說不應把管理視為一種控制手段,而應視作能創造出一種激發人的創造力的環境。他認為:一個人只有當被人尊重。被授權的時候,就會將潛力發揮出來。潛力意味著創造力,「其實很簡單,我們要讓我們的公司保持一個有創造活力的梯隊。」(施振榮語)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