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歷史紀錄 > 開國大典6小時 | 上頁 下頁 |
九六 |
|
開國大典前夕,領導人十分忙碌。 9月21日,新政治協商會議隆重召開,30日晚8時勝利閉幕。侯波一直負責會場的拍攝工作。當時不難看出,領導們是緊張的,面孔是疲勞的,而仍然精神飽滿地與各界人士討論和制定著國家的根本大法。 侯波也一直處在興奮之中。回憶起自己是個苦孩子,14歲到延安,是「吃延安人民的小米長大的」,知道老百姓所受的苦,也體會得出革命勝利的來之不易,那真是千千萬萬個先烈的鮮血換來的。過去「三座大山」壓在中國人民頭上,沒人看得起自己。現在共產黨領導人民推翻了反動統治,中國人民真正做了自己的主人,就要揚眉吐氣地屹立在世界的東方。這是中國有史以來最值得歡欣鼓舞的大事,怎不使人興奮,怎不令人激動!特別是千年盛典的拍照工作由她承擔,在這種可遇不可求的良機面前,侯波振奮異常。 慶典的準備工作是緊張的。 戰爭尚未結束,北京解放不久,經濟條件十分有限,也沒有足夠的時間打扮莊嚴的天安門城樓和廣場首都人民以高度的熱情清除了天安門兩側和長安街等地的垃圾,拔掉了雜生的荒草,把天安門及廣場打掃得乾乾淨淨。雖然沒什麼裝飾,卻也樸素大方,八盞紅紅的宮燈給城樓增添了無盡的喜慶氣氛。 背景的確是很不錯的。 10月1日下午3時整,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宋慶齡和各民主黨派的代表人物走上天安門城樓,整個天安門廣場沸騰了。廣場上奏起了慷慨激昂的國歌,一面「血」染的五星紅旗在禮炮震天動地的響聲中冉冉升向高空。 毛澤東向全國各族人民和全世界人民莊重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 這一切,都在侯波的鏡頭裡閃過。 侯波從照相機的鏡屏上看到,天安門廣場上數十萬雙含著莫大幸福的眼睛和數十萬雙充滿感激的手,朝著偉大領袖毛主席歡呼萬歲的情景,看到毛主席不斷地揚起雙手向大家高呼:「同志們萬歲!」「人民萬歲!」心裡異常激動,按下了一個個快門,搶拍了一個個歷史性鏡頭。 當時天安門城樓的圍牆不像後來那樣有欄杆,只覆著光禿禿的琉璃瓦。侯波拿著一個120相機,捕捉著每一個珍貴的瞬間。 那時能得到一些膠片是很不容易的,必須節約著用,拍一張是一張。因而當時拍的照片,幾乎每一張只有一個底片。 中央領導多數不喜歡上鏡頭,侯波的相機對準他們的時候,總是說「給群眾多照些」。 幾十年後,侯波還記得拍攝開國大典党和國家領導人檢閱遊行隊伍那張照片時,周恩來正好站在侯波面前,忙過來拉住侯波的衣角,還不住叮囑她,別緊張,小心一點。 總理的關懷,使侯波激動極了,她無比興奮地按下了快門。 這張珍貴的歷史照片有許多人都看見過,但卻極少有人知道有這樣一個使侯波終生難忘的情節。 在侯波的鏡頭面前,屹然站立著的是一群時代的偉人。他們的偉大,就在於他們來自於人民,理解人民,惦念著人民。他們的衣著、舉止是那麼的平凡,但他們的人格、胸懷和氣魄卻是無與倫比的偉大。 開國大典從下午3時一直持續到晚9時多,毛澤東一直在向歡呼的人群揮手致意,到晚間已有些支撐不住,就彎腰伏在圍牆上。 為了取到最好的鏡頭,侯波站上了圍牆,兩個同志扶著侯波的腿。當時她只想著把中國人民當家做主人這段歷史紀錄下來。 侯波曾拍攝過一張毛澤東宣佈共和國成立時的照片,毛主席的嘴是張著的,周圍站著其他領導人。 40年後,侯波和徐肖冰辦展覽時,不少群眾一定要在這張巨幅照片下留影,說是可以感受到當年激動人心的氣氛。 6.禮炮為何鳴28響 當鮮豔的五星紅旗第一次在天安門廣場冉冉升起時,廣場上30萬人一齊脫帽肅立,抬頭瞻仰五星紅旗。 這時,大地震動,炮群長嘯,齊鳴28響。 禮炮聲如同報春的驚雷,在天宇間迴響激蕩,震動著每一個人的心,把開國大典上偉大、莊嚴、團結的氣氛進一步椎向了高潮。 開國大典的禮炮隊來自一支英雄的部隊。 1949年8月1日,聶榮臻代表中央軍委,把第一面八一軍旗授給了他們。 國外一些國家在舉行慶典活動時,一般都鳴禮炮21響,就是最高的禮儀。開國大典為何要鳴28響呢? 這是毛澤東首先提出來的。 在政協一屆會議上,一位代表提出質疑:「在國外,最高禮儀是21響,我們為什麼要鳴28響呢?」 當時沒有人回應。 會議休息時,毛澤東見到負責開國大典籌備工作的華北軍區作訓處長唐永劍話題很快進入開國大典的禮炮鳴放問題,毛澤東問小唐:「你說,放28響有沒有道理呢?」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