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影視原著 > 喬家大院 | 上頁 下頁
一〇〇


  「美得你啊!」長栓忍不住沖了他一句,眾人都笑起來。致庸則在前頭不停地向兩旁茶農拱手致意:「謝謝大家,謝謝大家……」山道兩側不時有茶農跪下磕頭,眾人被歡天喜地地抬進了耿家茶莊。

  客堂內,耿於仁親自為致庸捧茶:「喬東家一路辛苦,請先品品今年的好茶。」致庸趕緊站起,雙手接過,道:「耿東家太客氣了,致庸擔待不起。」耿於仁道:「喬東家,不是我客氣。打明末以來,當地人世代以種茶制茶為生,托你們山西大茶商照顧,大家年年都有些飯吃。可是自從長毛遮斷了長江,茶路不通,三四年了,我們制的茶賣不出去,堆在庫裡,又不能當糧食吃,又不能當柴禾燒,日子過不下去,逃荒要飯,流離失所,賣兒賣女的多了去了!喬東家今天能來買茶,是撥開烏雲,讓我們這些茶農見了青天啊!」在場眾人皆唏噓不已,一些茶農忍不住抹起了眼淚。一旁的耿家主事趕緊打起圓場:「喬東家,孫先生,這是上好的武夷山雲霧茶,往常有多有少全都要貢到宮裡去,這幾年茶路不通,也沒官府向我們勒索貢品,就只有自己享用了!二位,請嘗一嘗!」

  致庸端起茶來品了一口,稱讚道:「好!香氣清雅,湯水清亮,色如碧玉而帶光輝,滋味鮮活甘醇,香氣沁人心脾,令人有飄飄欲仙之感,真是絕品!」耿于仁大為高興:「喬東家果然是識貨之人。二位啟程時,我給二位每人準備五斤!」致庸還未說話,又聽耿於仁懇切道:「喬東家,這一路南來,你和孫先生可謂是九死一生,天下洶洶,皆說長毛斷了長江,殺人如麻,喬東家能不避萬死,來到武夷山,我們這些茶民惟有敬佩和感激。以前水家、元家買茶,那是有多年不變的老價,可這次情形不同,我不能按那個價讓你買茶,因此你給原價的八折就行了!」致庸和茂才相視一眼,又驚又喜,致庸撓撓頭想了想,有點為難道:「耿東家,這合適嗎?」耿於仁手一揮,斷然道:「喬東家,別說了,我在這裡還算是個頭,有點人緣,我說這個價就這個價。別以為這麼低的價給你我就吃虧了。我們都是生意人,我給你個低價,是想請你明年還來我這裡買茶,救我們這一方的百姓!」致庸看看茂才,兩人交換一下目光,致庸重重點了點頭,站起拱手道:「耿東家如此厚待致庸,致庸也有一言相告。我帶來的銀子,按耿東家讓利給我的價錢,現在能多買不少的茶。我願意把它們都留下,全買成茶運回去!」

  耿於仁大為興奮:「喬東家,太好了,我等的就是這句話。此外還有一件事,照以往的規矩,我們茶山是不賒帳的,可這一回,我想把你買不走的茶,也儘量賒給你運回去,明年你來買茶,把銀子一併帶來,行不行?」致庸大為激動,道:「耿東家,謝謝你如此好意,我就不去別的山頭了!只要耿東家信任致庸,你這茶山上三四年來積存的茶,我盡能力賒了帶走,明年一總給你拉銀子回來!」

  耿于仁大喜:「好,在下正等著喬東家這句話呢!咱們一言為定!」當下兩人舉起茶碗,一飲而盡。茂才在心中迅速計算著,半晌開口道:「東家,此事甚好,但這麼多茶,如何運出去,還請耿東家幫我們籌畫籌畫。來時聽說山下大清江口原來常年有運茶的船隊,但昨天下船時,我們聽說連年無人來買茶,船隊已經散夥了。」致庸心中一驚,放下茶碗,擔心道:「對,這是一件大事。」耿於仁看看他倆,哈哈一笑,胸有成竹道:「喬東家不要過慮,這事我想過了。船隊散夥,船還在,人也還在,喬東家既然不避風險,南下買茶,我們這些種茶人,為何就不能冒一點險,幫喬東家把茶運過長江,順漢水一直運到襄陽城下?喬東家是我們的衣食父母,我們為了保住自己的衣食,這點險我們甘願冒了!」

  茂才和致庸對視一眼,喜形於色。致庸站起,再次舉起茶碗道:「耿東家,致庸謝了!今天看來,你我非但有茶緣,還十分地對脾氣!致庸年輕淺薄,常自認為是一個隱于商界的豪俠,沒想到耿東家才是一位真正隱於茶山的英雄。看樣子日後生意我們有得做了。借耿大哥的茶,致庸敬你一碗!

  「喬東家,耿于仁是個粗人,這個敬字我可當不起,不過你的話對我的脾氣,這茶,我飲了!」當下兩人各自一飲而盡。

  致庸抹了一下嘴巴,突發奇想:「耿大哥,我們乾脆結為異姓兄弟,日後年年來往,做一輩子生意,如何?」耿于仁又驚又喜,連連點頭,當下便吩咐擺設香案,殺雞歃血為誓,與致庸行了結拜之禮,起誓永做異姓兄弟!隨後眾人依著當地風俗,大擺宴席,夜晚月亮升起的時候,村中男女又為致庸等燃起篝火,或唱歌,或跳當地土風舞,賓主皆開懷暢飲,直至天白。

  歇了一日後,耿於仁親自帶致庸去往制茶場。致庸一路走,一路望,滿目皆是綠色,忍不住贊道:「武夷山真是好地方!」遠遠地,有採茶女唱起歌來,其聲淒美悠長,致庸不覺駐足聽去:

  清明過了穀雨連,背起包袱走福建。

  想起福建無走頭,三更半夜爬上樓。

  三捆稻草搭張鋪,兩根杉木做枕頭。

  想起崇安真可憐,半碗醃菜半碗鹽。

  茶葉下山出江西,吃碗青茶賽過雞。

  採茶制茶真可憐,三更五更不能眠。

  偎著茶樹吃冷飯,湊著月光算工錢。

  武夷山上九條龍,十個茶家九個窮。

  年輕窮了靠雙手,老來窮了背竹簍。

  一曲終了,致庸大為讚歎,問道:「耿大哥,這是什麼歌,竟然如此好聽!」耿于仁聞言大笑:「兄弟過獎了,這是我們武夷山茶民唱的《採茶歌》,我們自家人聽著親切而已,其實是下里巴人,不堪入耳,不堪入耳!」眾人拐了一個彎,又往前走了好一陣,制茶場在一片青山綠竹的掩映下,已經赫然在望了。

  耿於仁帶著眾人進了制茶場,邊走邊參觀。茶工們正在緊張地進行製作茶磚的準備工作。耿於仁笑道:「照你的吩咐,我讓他們日夜加班修整制茶機。你放心,十幾天工夫就能把所有的散茶製成茶磚。」致庸想了想,突然道:「大哥,趁著他們還沒開始製作茶磚,我拜託你一件事,你讓他們把所有的茶,全部製成一斤一兩的,標重還是一斤。」茂才看了看致庸,暗暗現出贊許之意,耿於仁卻一愣:「兄弟,這是為何?你這樣幹,自己不是要吃虧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