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季可薔 > 歲歲伴君行 | 上頁 下頁 |
十四 |
|
「這場大雨連下了將近半個月,北寧、安康、萬家等縣的田地淹了大半,清河縣還決了堤……」 「清河縣決堤?」溫承翰大驚失色。 溫歲歲在屋內坐不住,悄悄來到前廳探情況,才到門口便聽見溫承翰震驚的喊聲,也跟著胸口一緊。 顧晏然現下該不會也在清河縣吧,也不曉得他一切可安好? 溫歲歲心口怦怦跳,更加仔細聽起父親與安州府信差的對話。 「如今情況如何?災民可有得到安置?現任知縣都做了哪些安排?」溫承翰一疊聲地追問。 信差像是被問愣了,打量了溫承翰片刻。「不知這位大人是?」 溫承翰這才警覺自己有些失態,整了整衣袖,正色回應。「失禮了!在下乃是新接任的清河縣縣令溫承翰,待回京述職後,便將前往就任。」 「原來您就是溫大人!」信差大喜。「巧了,我這兒正有一封信,是安州知府汪大人給您的。」 信差說著,勉力撐起尚且虛弱的身子,從懷裡掏出一封油紙包裹的信函。 溫承翰一凜,立刻接過信函展開細看,臉色越發難看起來。 溫歲歲頓時覺得不妙,也顧不得回避了,掀起斑竹簾進了前廳,將父親拉到一旁低聲問道:「爹爹,可是有不好的消息?」 「汪知府在信上說,清河縣的縣令因祖父去世早已回鄉丁憂守制,如今整個縣城百姓流離失所,極需有人主事,要我儘快前往就任。」 溫歲歲一凜,當地情況已如此危急了嗎? 「可您不是先得回京城拿升遷的文書?」 「事急從權,文書可以日後再補。」溫承翰面色凝重,長聲歎息。「何況如今清河縣的百姓也等不得了。」 這倒是,百姓遭逢如此大難,能夠倚賴的也只有一個盡心負責的地方官了,尤其是在地的知縣,所謂的青天大老爺便是此意。 溫歲歲能理解父親的為難,而父親未及上任便已開始牽掛起當地百姓,也證明他會是一個心懷百姓的好官。 「爹,那就去吧,我們明日便出發。」 溫承翰聞言一愣。「你們也去?」 「那是自然,我們是一家人啊。」溫歲歲微微一笑。 溫承翰卻面色一變。「不成!你方才也聽信差說了,清河縣決堤,眼下正是一團混亂的時候,爹爹可顧不上你們。」 「我能照顧弟弟。」 溫承翰依然搖頭,沉思片刻。「這樣吧,我寫封信給你大伯父,讓他派人來此驛站接你們,老徐管家多年,行事頗有章法,我讓他留下照應,你們就暫且在此多待上幾日。」 「爹!」 「就這麼定了。」見女兒一臉不情願,溫承翰拍拍她肩膀。「乖,聽爹的話,爹趕去清河縣是要做正事的,莫要讓我再多了牽掛。」 溫歲歲咬唇,許久方頷首答應。 父親說得不錯,若是她和弟弟硬要跟著父親前往清河縣就任,不僅幫不上父親的忙,還可能徒增困擾。 更何況此時顧晏然也不一定在清河縣,即便在,她相信以他的能力不可能避不過此次的災禍。 他可是沙場上的戰神呢,不過是個水難而已,豈能奈何得了他! 連日大雨總算於這日放晴。 黃昏時分,從京城方向來的官道出現了兩匹快馬,直接來到驛站附近,馬下來兩個男子,其中一位勁裝打扮的大漢身材粗壯,面貌憨厚;另一位約莫二十七、八歲的青年,長身玉立,穿著一襲藏青色的圓領長袍,腰間墜著一枚古樸的玉珮,容貌分明生得端正,眉目之間卻頗有些冷意,教人難以親近。 勁裝大漢拿起掛在馬背上的牛皮水囊,打開來咕嚕咕嚕連灌了幾大口,接著才暢快地用衣袖抹了抹嘴。 「痛快!」 青年轉頭淡淡地看了漢子一眼。「你又在水囊裡摻燒刀子了?」 勁裝大漢脖子一縮,一臉被抓包的尷尬,卻是訥訥地將水囊往青年的方向一遞。「頭兒也來一口?」 青年沒理會他,解開自己的水囊喝著,一邊打量著周遭的環境,大漢也隨著他左右張望。 「頭兒你瞧,這天色也晚了,這裡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就前頭有個驛站,不如咱們今晚就在那兒投宿吧。」 青年男子不置可否。「你可是忘了?如今我早已不是官身。」 「晦,那驛站雖說只接待官差,但不都是名義上的嗎?誰替官家做事還不會私下拿點油水了,咱們老百姓想住,只要多給些銀兩,想必驛丞也不虧的。」 兩人正說著,遠處忽然傳來一陣車輪聲,大漢回頭一看,只見一輛雙頭馬車輕快地駛來,兩旁還有幾個騎在馬上的護衛跟隨。 大漢嘖嘖有聲,拐起肘子,頂了頂青年。「頭兒,你瞧,是溫侍郎府上的馬車。」 「嗯。」青年應了一聲,和大漢往路旁稍稍讓了一讓。 這輛禮部右侍郎府裡派出來的馬車之前在道上他們也曾遇過,當時馬車的車輪意外陷進爛泥裡,他們兄弟倆幫忙抬了一把。 對方是溫侍郎家的管事,表面上客氣地道謝,實際上卻有些看不起他們這樣在江湖上行走的平民百姓,言語之間頗有些傲氣。 見馬車駛進驛站裡,大漢驚疑出聲。「咦?他們也打算在此處投宿?」 青年白他一眼,一臉嫌他事多的表情。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