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寄秋 > 繡色可妻 | 上頁 下頁


  浴池也是挖出來的,鋪上小石和磚土,底下也有一條水道直通外頭的水溝,雞蛋大小的排水孔使用時以厚重銅片蓋住水孔,注水簡便且不易流失,用來泡澡正好。

  只是名聲一大,麻煩也跟著來。

  大手筆重修父親留下的老房子使其煥然一新後,十幾年沒連絡的親戚忽然找上門,不談老一輩的舊情,反倒先拿出一張泛黃的借據,說是父親生前借的銀兩。

  十幾年前她都還沒出生呢,誰知道借錢一事是真是假,說不定早還了錢還來藉題發揮,想多訛一次。

  可是蒲恩靜不能賴,欠條上明明白白是蒲父的畫押,不管這筆錢還了沒,只要借據還在,她就得還得清清楚楚,由不得她狡辯或是存心賴賬。

  只是十幾年前借的是十八兩白銀,多年來利滾利,仔細一算竟將近百兩。

  蒲恩靜如今手頭上剩不到十五兩,光還本金都不夠,何況是債臺高築的利錢,這麼利滾利下去,她再賺上十年也還不完,除非天上下金子雨。

  “娘,我們真的欠二舅公這麼多銀子嗎?”老天!她得連夜趕工繡多少天才還得清哪,畢竟鎮上的富家夫人有限。

  她原本想著如果有自己的繡坊就不用發愁了,七、八名繡娘合力繡幅大繡件再拿到城裡繡莊寄賣,以她靈巧的繡技,相信很快就賣出去了,大筆的款項便能到手。

  可惜她連個鋪子也租不起,更別提大型繡花架子,光是上等的錦緞來源便是一大問題,她一個苦哈哈的窮人上哪裡籌錢?

  唉!一文錢逼死英雄好漢的滋味,她算是嘗到了。

  滿臉愁容的董氏苦笑一歎。“當年你祖母得了急病,需要銀子請大夫抓藥,我把嫁妝都當了還是不夠,你爹只好往祖母的娘家借一些應急,當時你二舅公是說不必還的,自個兒姊姊還能不幫嗎?可是你爹不肯,說是親兄弟明算賬,不肯占自家人便宜,非逼著你不識字的二舅爺公立下字據,言明一年後償還。

  “可是銀子砸得再多也沒救回你祖母的命,沒多久後你二舅公的村子遭水患,舉家搬走了,頭一年還有書信往來,互報平安,後來聽說二舅公過世了,我們和那邊的親戚就斷了音訊,再也沒人提起了。”

  大概是怕蒲家這窮親戚去打秋風吧,其他親友索性斷得一乾二淨,免得三天兩頭的救濟。

  “都陳年的舊事了,他們上門來索討便罷,怎能獅子大開口的算上利錢,要我們還近百兩銀子,他們怎麼不去搶?!”根本是趁火打劫嘛,比土匪還可惡!

  好歹還是親戚呢,要起銀子來竟絲毫不含糊,半點情分也不顧。

  “話不是這麼說,畢竟欠錢的是我們,人家來討要是天經地義,那邊的小輩分了家,手頭緊,當初二舅公二話不說的掏出身家來幫我們,這分人情要記著。”不能因人死而灰飛煙滅,救急的情分要擱在心裡。

  “可是我們手邊的銀子也不多呀,我收的是訂金,還沒把人家的繡品趕出來,哪來的尾款,再說,若是手上的錢全拿來還債,家裡就要斷炊了。”她們一家三口又得回到先前吃鹹菜配小魚幹的苦日子。

  一想到好不容易養出好氣色的小女兒,面色愁苦的董氏笑得酸澀。“娘多洗幾件衣服,為人縫縫補補,得空時再繡兩件繡件,天無絕人之路,咬咬牙就撐過了。”

  鼻頭一酸,蒲恩靜撫著母親的手,手心的乾裂和粗糙是長年洗衣服所造成的裂痕。“娘的手都流血了,叫女兒如何忍心再讓你勞累,不如和對方商量商量,我們分次償還,總有還完的一天。”

  還上十年、八年,她也老了,大齡閨女不嫁也罷,安心的留在家裡養家活口,帶大年幼的妹妹。

  她打著不嫁人的旗幟好照顧弱母幼妹,再過十年也不過二十四,她還能招個家貧的男子當上門女婿,撐起一家家計。

  “這也是個辦法,希望你表叔能通融通融,別逼著我們一次還清……”董氏歎息,就是苦了孩子,要跟著她受累。

  母女倆在屋子裡說著蒲父欠下的舊賬,合計著該怎麼償還,家裡頭的銀子分成三份,有限的運用,一份還錢,一份拿來應付家計,另一份則是購買所需繡線。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繡線蒲恩靜便繡不出一朵花,後頭的開銷和還債又上哪裡籌措,先留本方能安頓後頭的事。

  她賺的銀兩說多不多,說少不少,起碼能讓一戶農家吃上一年的白米飯,可是挪為他用時卻是少得可憐,算來算去缺的不只那一點點,窮人家要脫貧真是太難了。

  驀地,門外傳來不輕不重的叩門聲。

  以為是表叔家來討債,蒲恩靜和董氏同時臉色微變,有幾分慌亂地趕緊把銀子分開藏好,確定財不露白後才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拉開上門的門板。

  門一打開,見是張陌生的臉孔,兩人略微一怔。

  “請問你……找誰?”蒲恩靜第一眼便看出來者的衣服渾身富貴氣,是提花綢的,當下斷定此人與表叔無關。

  也許是哪一戶大戶人家慕名而來,請她描補繡樣的吧?她想。

  “我是城裡蘭家繡坊的胡管事,聽說這兒有位蒲姑娘善刺繡,我家東家聞其大名,有意請她到敝行做事。”四十開外的胡管事一臉誠懇的詢問,眼神不住打量屋內簡陋的擺設,心中有了一番計量。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