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反壓迫、爭民主的進步文藝運動(5)


  國統區的進步文藝工作者,配合當時國共兩黨短兵相接的政治鬥爭,揭露批判了形形色色維護國民黨反動統治、宣傳反共反人民、麻醉人民鬥爭意志的反動文藝。國民黨在向解放區發動軍事進攻的同時,也在文化上大肆鼓吹「戡亂」。一九四七年九月,國民黨中央文化運動委員會編印的《文化先鋒》,發表《對剿匪戡亂應有的認識》(張道藩)、《文化界怎樣動員》(褚百思)、《文藝作家的昨天和今天》(趙友培)等文章,污蔑共產黨「是殺人不眨眼的魔王」,攻擊共產主義文化是「野蠻文化」、「霸道文化」,責令作家「要揮如椽之筆,向匪徒作無情的掃蕩」。他們千萬百計扼殺民主文化,封閉報館,查禁書刊,迫害作家,無所不用其極。

  國民黨反動派在文化上的倒行逆施,完全違背人民的心願,因而受到文藝界和全國人民的反對和唾棄。當時懷有民主個人主義思想的一部分知識份子,以超于國共兩黨之外的不左不右的姿態出現,在政治上鼓吹「中間路線」或「第三條道路」,在文藝上宣揚資產階級自由主義文藝思想。他們從資產階級人道主義出發,在我國對內對外關係問題上發表了一系列錯誤意見:對內否定人民解放戰爭、人民民主運動和土地改革,對外散佈對美國帝國主義的幻想。進步文化界意識到這種思想的危害,曾集中火力對它進行了批評,幫助教育了受這種思想影響的文藝工作者。此外,進步文化工作者還對毒害人們精神的封建文藝、色情文藝進行了批判和揭露。

  抗戰後期、解放戰爭時期的文藝創作,繼承「五四」以來新文學反帝反封建的戰鬥傳統,遵循毛澤東同志關於「一切危害人民的黑暗勢力必須暴露之,一切人民群眾的革命鬥爭必須歌頌之」的意見,揭露了國民黨反動統治的黑暗和罪惡,表現了人民的反抗與鬥爭,在反壓迫爭民主的鬥爭中發揮了積極的戰鬥作用。隨著政治形勢的變化,隨著毛澤東文藝思想的傳播和解放區新文藝影響的擴大,這個時期國統區的文藝創作也有新的發展:從思想內容上看,出現了許多暴露黑暗、頌揚反抗的作品,特別是諷刺作品更為盛行;藝術形式也呈現出一種新傾向,「那就是是打破了『五四』傳統形式的限制而力求向民族形式與大眾化的方向發展」(注:茅盾:《在反動派壓迫下鬥爭和發展的革命文藝》)

  政治諷刺詩的蓬勃發展,是本時期文學創作的一大特色。詩歌創作抗戰前期多為對民族解放的熱情呼喚,到一九四四年民主運動興起以後,便轉向了對黑暗現實的揭露和諷刺,產生了袁水拍的《馬凡陀的山歌》、臧克家的《寶貝兒》以及群眾性的朗誦詩運動。《馬凡陀的山歌》等政治諷刺詩,在反饑餓、反內戰的遊行運動中,或被朗誦,或被書於旗幟,或被改編為街頭劇演出,它們連同《茶館小調》《古怪歌》等諷刺歌曲一起,產生了很大的宣傳效果。「諷刺詩多起來了,這不是由於詩人們的忽然高興,而是碰眼觸心的『事實』太多,把詩人『刺』起來了。」(注:臧克家:《刺向黑暗的「黑心」》(《寶貝兒》代序)。此文最早載1945年6月14日《新華日報》,題目稍有不同。)朗誦詩多半是非職業的文藝青年們創作的,它產生于民主運動,又服務于民主運動,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和集體創作的性質。這個時期的戲劇創作,由政治形勢逆轉時的歷史劇,發展成為直接暴露反動統治和要求人民民主的作品,出現了茅盾的《清明前後》、陳白塵的《升官圖》、田漢的《麗人行》、吳祖光的《捉鬼傳》等作品。

  這些劇作或暴露官僚資本對中小企業的壓榨勒索,或揭示國民黨官場的腐敗醜惡,或描寫人民的痛苦生活及反抗鬥爭,具有明快、犀利的戰鬥特色。戲劇創作中諷刺喜劇色彩的濃厚,曲折地反映了人民力量的增強和反動勢力的衰敗。抗日戰爭勝利以後。由於國民黨對戲劇運動的迫害,許多劇作家轉移到了電影部門。他們根據「站在人民的立場,暴露與控訴國民黨反動統治的罪惡,和在這種統治下廣大人民所受的災難與痛苦;並進一步暗示廣大人民一條鬥爭的道路」的編導方針(注:陽翰笙:《國統區進步的戲劇電影運動》),製作了《一江春水向東流》、《八千里路雲和月》、《萬家燈火》等很有影響的優秀影片。

  這個時期的小說創作,反映社會生活面比較寬廣,題材和人物更為開闊多樣。茅盾的《鍛煉》、沙汀的《還鄉記》、艾蕪的《山野》、黃谷柳的《蝦球傳》、姚雪垠的《長夜》等,不僅暴露了反動統治的黑暗,還或明或暗地描寫了各個時期人民的反抗鬥爭。適應尖銳、激烈的階級鬥爭形勢的需要,這個時期還繼續產生了一批匕首、投槍式的雜文。郭沫若、茅盾、馮雪峰、朱自清、何其芳、林默涵等作家的雜感,以靈活多樣的形式,抨擊「舊時代的陰魂」、迎接「新時代的晨星」(注:郭沫若:《南京印象》)

  綜上所述,在抗戰後期、解放戰爭時期,國統區的進步文藝工作者在國內外敵人百般壓迫下堅持鬥爭,開展革命文藝活動,創作了一批對國民黨反動派作鬥爭有強烈政治意義的作品,取得了很大的成績。正如茅盾在第一次文代會報告中所總結的那樣:「從鬥爭的總目標上看,國統區與解放區的文藝運動是一致的;從文藝思想發展的道路上看,雙方在基本上也是一致的;而就國統區的革命文藝運動的主流來說,最近八年來也是遵循著毛主席的方向而前進,企圖同人民靠攏的。

  國統區的文藝工作者在政治的、經濟的、文化的三重壓迫之下,和日本帝國主義、美國帝國主義、國民黨反動派鬥爭,固守著自己的崗位,對於抗日民族解放戰爭,對於在反動統治下的民主運動,對於人民解放戰爭,都起了積極的推動或配合的作用。反動派扼殺新文藝運動的企圖,從來沒有成功過。」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