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周立波的《暴風驟雨》和其他中、長篇小說(1)


  緊接著短篇小說的繁榮,解放區的中、長篇小說創作也獲得了巨大成就。由於作家比較長期地深入工農兵生活,進行了認真的創作準備,更由於他們通過生活實踐加深了對於文藝的工農兵方向的理解,因此,解放區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反映工農兵生活的中、長篇作品。這些作品大多數仍然是寫農村生活鬥爭的,其中主要寫農民和地主階級的尖銳複雜的鬥爭;即便是寫革命戰爭題材,基本上也是寫解放區農民的群眾武裝如何抗擊日本侵略者,顯示人民戰爭的巨大力量。

  在解放戰爭進行當中,也出現了以解放戰爭為背景的作品,不過它們出現較晚,為數基少。隨著城市、礦山的逐步解放,寫工業題材的作品,還只是個開始。從這一時期解放區中、長篇小說的思想內容看,大都是反映勞動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組織起來同反動勢力和民族敵人進行激烈的搏鬥,顯示了人民群眾的力量和生活發展的趨勢。從這些作品可以清楚看到新的一代群眾正在成長,歷史上從未有過的新的時代正在邁著大步向人們走來。

  土地改革,作為解放區農村正在進行的一場偉大的革命運動,成了當時一些中、長篇小說共同的題材。這類作品中,除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之外,要以周立波的《暴風驟雨》最為突出。《暴風驟雨》的寫作時間與《太陽照在桑乾河上》大體相同,也同時獲得一九五一年度史達林文學獎金三等獎。

  周立波(1908—1979),湖南益陽人。從三十年代中期開始文學活動:參加了「左聯」,寫過一些散文和文藝評論,並從事文學翻譯工作,捷克作家基希的《秘密的中國》就是由周立波翻譯的,在傳播報告文學這種富有戰鬥性的新型的文學體裁方面,起了積極的作用。抗戰爆發後,周立波到晉察冀根據地,寫過一些通訊報告;後在「魯藝」任教。延安文藝座談會後,他思想發生較大變化,認真深入生活。一九四六——一九四八年參加東北解放區土地改革運動。這為他創作《暴風驟雨》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暴風驟雨》的人物和情節都比較單純,但反映土改鬥爭的規模比較大,過程比較完整。作品從工作組進村掀起土改鬥爭寫起,除了寫鬥爭惡霸地主外,還寫了土改複查,分土地,挖浮財,起槍枝,打土匪,一直到最後掀起參軍熱潮。作品分上下兩部,第一部反映的時間是一九四六年黨中央《五四指示》下達後土改鬥爭的第一階段,第二部則是寫一九四七年十月末《中國土地法大綱》頒佈後的情況。作品以東北地區松花江畔一個叫元茂屯的村子為背景,展示了波瀾壯闊的革命鬥爭畫面,使人們清楚看到被封建生產關係束縛了千百年的中國農村是怎樣在政治、經濟、思想以至風俗習慣等各方面經歷著偉大的變革,歌頌了中國農民在共產黨領導下沖決封建羅網,朝著解放的大道迅跑的革命精神。

  《暴風驟雨》成功地塑造了趙玉林、郭全海等貧苦農民形象。趙玉林在日本帝國主義和惡霸地主韓老六的雙重壓迫下,老母餓死,妻子討飯,全家三口都「光著腚」(因此他外號趙光腚),蹲過監獄,受過殘酷的私刑。郭全海的父親在舊社會被韓老六害死,自己十三歲就當了韓家的馬倌,跟韓家是兩代血海深仇。他們在工作隊進村前還無可奈何地過著被壓迫被奴役的生活。一旦受到工作隊的啟發,他們內心深處的革命火種就熊熊地燃燒起來,任什麼力量也不能撲滅。

  在這裡,作者強調了土改運動的群眾基礎,強調了這一偉大革命的必然性。儘管作者也寫了他們的弱點(如趙玉林的缺乏鬥爭經驗,郭全海在壞分子掌權後鬥爭意志一度消沉),但更主要的是突出表現了他們勤勞樸實、積極勇敢、大公無私、不怕犧牲的高尚品格。至於其他一些人物如白玉山、小馬倌呈家富,婦女如趙大嫂,白大嫂,劉桂蘭,也大多鬥爭積極,個性鮮明。

  從藝術形象的塑造看,趕車把式老孫頭是全書中寫得最豐滿的一個人物。這是個暫時還殘存著落後自私的缺點然而又熱切盼望翻身解放的老一代農民。他有些膽小自私,愛吹牛,好面子,但當看到地主勢力開始真正崩潰時,他也抑制不住內心的高興,積極地投入了鬥爭。趕車的生活經歷,使他沾染了舊社會的一些壞習氣;然而豐富的生活知識和開朗的性格,也使他很有風趣。作者是懷著滿腔熱忱和熱愛的心情來寫這一人物的,藝術上也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既概括又具體地寫出了這一類農民的特點,因此人物形象刻劃得頗為成功。除此之外,老一代農民形象老田頭的性格也寫得相當鮮明。

  《暴風驟雨》對於黨在整個土改過程中的領導作用十分重視。作品通過工作隊長肖祥的活動,具體表現了党的領導的重要性。從全書的故事發展看,肖祥實際上是貫穿整部作品的中心人物。如果說元茂屯的廣大農民是火種,肖祥就是點火人。因為他的第一次到來,元茂屯開展了轟轟烈烈的土改鬥爭;因為他的第二次到來,元茂屯被壞分子篡奪政權、土改回生的現象得以扭轉,複查深入的鬥爭得以展開。作者強調肖祥的重要性從某種意義上說多少有些過份,因為他離開村子地主就實行「翻把」,顯得經過土改鬥爭考驗並組織起來了的廣大農民有些過於軟弱。

  然而作為一個比較正確、比較理想的人物,肖祥的形象表現得相當感人。他是一個久經磨練的、思想和作風都比較成熟、具有黨員領導者風度的人。由於作者更熟悉這一類人,所以寫得比較具體親切。作者沒有把他寫成為高踞於群眾之上的「救世主」,而是把他作為黨的政策的體現者和群眾的領路人來塑造。他瞭解群眾,啟發群眾,在鬥爭的重要關頭替群眾撐腰。他的特點是:階級立場鮮明,認識問題尖銳清醒,既實事求是,善於走群眾路線,又具有遠見卓識。作者有意寫了另一個工作隊成員劉勝,以他的脫離群眾、脫離實際、看問題主觀,襯托肖祥的深入群眾,瞭解群眾,在藝術上也是比較成功的。

  《暴風驟雨》反映的時代特色和地方特色是相當鮮明的。當時,國民黨反動派妄圖爭奪和固守東北,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明確指出:放手發動群眾,不斷壯大革命力量,「建立鞏固的東北根據地」。因此,東北的土地改革運動十分必要和重要,和同時期一般老區相比,顯得更為尖銳而緊迫。東北的土改運動實際上和清匪反霸鬥爭緊緊結合在一起,和解放戰爭有著密切的關係。前線戰爭形勢影響土改鬥爭的進行,而土改鬥爭的發展也對前方打仗有著重大影響。作品中韓老六的淫威,韓老七的反撲,以及逮捕韓老五等情節,都充滿當時東北特有的氣氛;作品結尾郭全海等青年參軍更是揭示了解放戰爭推動了土改,而土改鬥爭又支持了解放戰爭。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