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趙樹理的小說(4)


  《小二黑結婚》中二諸葛的神課、三仙姑的裝扮,《李有才板話》中「小字輩」的稱呼和他們過「添倉」節吃黏米糕的細節,《邪不壓正》中下聘禮的具體入微的描寫,《李家莊的變遷》中樹木和側所所有權的訴訟、吃烙餅的陋規,《劉二和與王繼聖》中的給關老爺唱戲的活動……,這許許多多細節,不但與人物塑造有密切關係,而且使作品具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地方色彩,它們都是地道的中國的,說得更確切一些,都是十足的中國北方農村的;即使從民俗學的角度去讀,也有很高的認識價值。

  趙樹理小說在結構上的特點是,故事性強,講求情節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常常採用大故事套著幾個小故事的手法,環環相扣,層層推進。作品的開頭總要設法介紹清楚人物,而後隨情節的發展展開人物的性格,最後必定交代人物的結局、下落,做到來龍去脈,都有頭有尾。注重故事性,還使他的小說敘述多於描寫,描寫融於敘述。那些用白描手法所作的細膩的描寫,往往是最為引人入勝的段落。趙樹理在語言上更有傑出的創造。

  在他之前還很少有人完全做到使用北方農民的口語來寫作。不但人物語言是農民的口語,就是作者的敘述語言也完全口語化了。無論講述故事或評論人物、事件,都使人覺得是一個農民在說話。但這又是經過提煉的,純粹、質樸、平易,描情狀的,繪影傳神,都能形象逼真,生動活潑;在輕鬆幽默、風趣橫生之中,表現出人民群眾的聰明機智和樂觀主義。沒有這種獨具色彩的語言,也就沒有趙樹理的特殊的藝術風格。

  趙樹理小說的藝術特色是他的高度的群眾觀點的表現。他在寫作時首先考慮使群眾聽起來順當,讀起來習慣。寫成一篇小說,往往先念給周圍的農民或基層幹部聽,以檢驗實際效果。凡是農民聽不慣的就設法修改。他不認為這是犧牲藝術性去俯就群眾,而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藝術真正在廣大群眾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他並沒有遷就、迎合某些落後、狹窄的趣味,而是在群眾口語、民間藝術的基礎上提煉加工。他的作品做到雅俗共賞,把大眾化和藝術化統一了起來。

  他強調繼承民間藝術的傳統,從中吸取了豐富的營養;但並不是簡單的模仿。他清醒地看到民間的傳統文藝存在著「缺陷」,需要加以「補充」改造(注:《〈三裡灣〉寫作前後》,《三複集》,作家出版社1962年版)。為了使之豐富多樣,便於表現現代的生活,適應現代讀者的需要,趙樹理的小說又融入了中國古典文學和「五四」以來新文學的長處,創造出獨具一格的民族新形式。他的這種具有鮮明民族化群眾化的藝術風格,對於後來的小說創作發生深遠的影響,在五十年代形成了被人們親切地稱為「山西派」、「火花派」、「山藥蛋派」(注:《火花》是五十至六十年代山西的文藝刊物。山藥蛋是山西對於馬鈴薯的俗稱)的藝術流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