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舊劇改革和《血淚仇》《逼上梁山》等劇作(1)


  新秧歌運動的蓬勃開展及其豐碩成果,激起了戲劇工作者探索改革各種傳統劇種的興趣和勇氣。短短幾年內,各根據地相繼對許多劇種進行了改革的嘗試。在群眾的業餘演出中,也常常採用他們熟悉的地方戲曲、民間戲劇藝術的形式,表現新的生活和新的主題,這同樣是有益的革新。在當時各個劇種所實行的改革中,成就較高和影響較大的,是京劇和秦腔。

  京劇(當時延安稱為「平劇」),是中國的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劇種。它經過許多優秀的表演藝術家的精心錘煉和反復推敲,形式精緻完整,在各地群眾中有廣泛的影響,又受到宮廷的賞識,為達官貴人、文人雅士所喜愛,因而在各種傳統戲曲中佔有特殊重要的位置。但是,京劇許多劇碼的內容往往帶有濃厚的封建性,主人公大多是帝王將相、才子佳人;藝術上已經形成一套固定死板的程式。這些都亟需改革,才能適應反映新的現實與滿足新的觀眾的客觀需要。然而,長期形成並已根深蒂固了的京劇舊傳統,又具有很大的歷史惰性,很難改動。早在「五四」前後,歐陽予倩等人就曾經提出過京劇改革的倡議,制定過「改造方案」。

  現代中國的戲劇藝術大師梅蘭芳,也在藝術實踐中作過一些改良。但都沒有收到多少成效。在這以後,尤其到了抗戰前期,有些新舊文藝工作者合作編寫過新京劇。其中有名的劇碼有傑出的表演藝術家周信芳等人的《明末遺恨》;在延安,也演出過反映抗戰題材的京劇,仍然沒有能打開新的局面。文藝座談會以後,改革京劇的問題才再次被認真提出來,並且邁出了切實的第一步。

  在党的領導和關懷下,一九四二年十月延安平劇院建立,「以研究平劇,改革平劇」,使「平劇為新民主主義服務」為自己的任務。他們在《致全國平劇界書》中鮮明地舉起京劇改革的旗幟,指出:「改造平劇,同時說明兩個問題:一個是宣傳抗戰的問題,一個是繼承遺產的問題,前者說明它今天的功能,後者說明它將來的轉變。從而由舊時代的舊藝術,一變而為新時代的新藝術。」

  延安平劇院首先擷取京劇中若干民間形式較多的組成部分,溶合以其他劇種的歌謠曲調,創造反映現實生活的新戲。如揭露國民黨黑暗統治的《難民曲》,反映當時陝甘寧邊區人民幸福生活的《上天堂》,反映邊區人民自衛軍除奸鬥爭的《邊區自衛軍》和鼓勵二流子轉變的《劉二起家》、《張學娃過年》等。這些新戲的演出,受到了群眾的歡迎,起到為現實鬥爭服務、為工農兵服務的積極作用。但是,利用整套京劇藝術形式來表現歷史題材,並在內容和形式的改革上達到了相當的不准,這就要推新編的京劇《逼上梁山》了。

  《逼上染山》共三幕二十七場,最初是一九四三年由延安中央黨校的一部分愛好京劇的同志組成的業餘文藝團體——大眾藝術研究社集體編寫(楊紹萱、齊燕銘等熱筆),並排練演出的。劇本根據《水滸傳》中林沖被逼投奔梁山的故事改編,在舊的故事裡注入了新的觀點、新的內容。林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頭——北宋統治階級軍隊中的軍官,最後變成率領造反農民上了梁山的革命者。這個變化,勢必要經歷痛苦艱巨的鬥爭。《逼上梁山》的作者在刻劃林沖的形象時,突出了他的思想轉變及其複雜原因,使這個過程得到了較為充分合理的表現。

  《水滸傳》原來的故事裡,幾乎沒有寫一個直接從事勞動的農民。《逼上梁山》在第一幕第一場「動亂」中,就表現了大群饑餓農民逃難的場面,並增寫了李鐵父子兩個人物,作為貧苦農民的代表,貫穿全劇,以揭示那個時代的基本矛盾。劇本又加進曹正等起義上山路經野豬林的情節,將李小二這個人物改成在東京受過林沖的救濟後,上梁山入了夥,奉命到滄州開設酒店,招攬各路英雄豪傑上山聚義。這樣,既反映了北宋末年激烈的階級鬥爭和那「官逼民反,不得不反」的時代特點,也為林沖走向革命的轉變過程提供了真實豐富的歷史背景。

  林沖與高俅的矛盾鬥爭,是全劇的主要戲劇衝突。林沖上梁山,則是這衝突的結果。劇作者有意識地增加林高衝突的政治內容,強調林沖主張抗金禦侮,而高俅卻推行妥協投降的賣國政策;政治上的分歧,構成高俅必欲置林沖於死地的主要原因。但在林沖這方面,很長時期內一直委曲求全,即使一再受到陷害打擊,仍然顧戀自己的職位,對高俅之流權貴和北宋王朝尚存在某種幻想;甚至遭到發配,還抱著「報國之願」。

  直至他到了滄州,目睹地方各級官吏的種種劣跡,進一步認清北宋王朝的腐敗,深切地感到:「風雲變色就在明朝」。特別是當草料場火起以後,他親自從陸謙口中得知:「高太尉與金國素有來往,此次火燒草料場,一來是害死林教頭,二來是破壞邊防,便利金國進攻。」他那「報國」的夢想才徹底破滅,並在被逼得處於後退無路的境地後,終於走上反抗的道路。

  創作和演出《逼上梁山》的時候,抗日戰爭已經進行了六年多,國民黨頑固派日益反動,一再製造投降和內戰的嚴重危機。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抗日民主根據地,越來越成為廣大人民仰望的燈塔。劇中表現的那些激動人心的歷史畫面,所讚揚和揭露的那些正反面人物,都啟示人民群眾認清國民黨頑固派的反動本質,並且更踴躍投身抗日民主的革命洪流。

  《逼上梁山》在藝術形式上也做了相應的改革。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就打破了舊京劇行當的限制,根據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的要求,運用京劇表演形式而又不完全拘泥于傳統的程式。在舞臺佈景與效果方面,也進行了改革的嘗試,虛實結合,突破了舊京劇那種親純的象徵性佈景的限制,使用了飛雪等現代佈景手段,增強了演出效果。

  一九四四年元旦前後,《逼上梁山》首次演出,轟動了延安。艾思奇(崇基)曾在一月八日的《解放日報》上首先撰文,稱讚《逼上梁山》「是一個很好的歷史劇」,「在平劇改革運動中,這算是一個大有成績的作品」。一月九日,毛澤東同志在閱讀劇本之後又觀看了該劇的演出。當晚回去,他就向編劇和導演寫了那封著名的關於京劇改革的信,給《逼上梁山》以很高的評價: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