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革命根據地的文藝運動和群眾歌謠(1)


  「革命的文學藝術運動,在十年內戰時期有了大的發展。這個運動和當時的革命戰爭,在總的方向上是一致的,但在實際工作上卻沒有互相結合起來,這是因為當時的反動派把這兩支兄弟軍隊從中隔斷了的緣故。」(注:《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毛澤東選集》橫排本第3卷第805頁)而在進行著革命戰爭的廣大紅色區域裡,卻茁壯地生長著另一種革命的文藝活動,那就是根據地群眾的文藝運動和群眾歌謠、戲劇等創作。它們和革命戰爭有著直接的聯繫,並且與國民黨統治區的革命文藝運動,在總的方向上相一致。

  革命根據地的文藝運動是隨著革命根據地的鞏固擴大而開展起來的。革命根據地開始建立於大革命失敗以後的一九二七年。從那時起中國共產黨領導著工農群眾,把開展武裝鬥爭、深入土地革命和建立農村革命根據地三大任務結合起來,走上了通向革命勝利的道路。在這一新形勢下,使人民群眾瞭解革命的意義,進一步廣泛地發動群眾,便被提上了日程。

  一九二九年十月,紅軍第四軍第九次黨的代表大會在福建古田召開。毛澤東同志親自草擬了大會的決議案。決議的第四部分對宣傳工作做了全面系統的規定和論述,指出了紅軍宣傳工作的重要意義,指示各政治部負責徵集並編制表現各種群眾情緒的革命歌謠;充實軍政治部宣傳科的藝術股;在部隊中,以大隊為單位在士兵會內建設俱樂部,提倡利用文藝形式進行娛樂活動。

  由於古田會議決議的貫徹執行,文藝活動在部隊中活躍起來,當時工農紅軍學校幾乎每週都有吸收群眾參加的晚會。一九三一年工農學校又成立了八一劇團,這是根據地第一個專業文藝團體。這個劇團受到了群眾普遍歡迎。為使文藝進一步更好的服務於革命鬥爭,一九三二年在藝術局的領導下成立了工農劇社總社,各省縣區鄉相繼設立分社支社。

  一九三三年設立了藍衫劇團(後改為蘇維埃劇團),開辦了藍衫劇團訓練班(後改為高爾基戲劇學校)。紅軍政治部門除劇社外還設有俱樂部或列寧室。政府機關、較大的工廠俱以及各個區鄉,同樣建立了俱樂部或列寧室,作為開展群眾自我教育、自我娛樂的園地。據毛澤東同志在一九三三年所寫《長崗鄉調查》和《才溪鄉調查》中介紹,江西興國縣長崗鄉有俱樂部四個,福建上杭縣才溪鄉有企業樂部兩個;俱樂部內設體育、壁報、晚會等委員會和劇團,幾乎村村有壁報。由於俱樂部的推動,文藝活動相當活躍。此外,《紅色中華》(工農民主中央政府機關報)、《青年實話》(共青團中央機關報)、《紅星》(紅軍總政治部編)等報刊,也對開展文藝運動作了很多工作,諸如刊登文藝作品、編輯出版《革命歌謠選集》、《革命詩集》等。

  一九三四年初,原在上海和魯迅一起從事革命文化運動的瞿秋白來到了革命根據地。他擔任了工農民主中央政府人民教育委員,兼管藝術局工作。在他的直接領導下,頒佈了《蘇維埃教育法規》,其中包括《工農劇社簡章》、《高爾基藝術學校簡章》、《蘇維埃劇團組織法》、《俱爾部綱要》等,明文規定了各個組織的方針任務,從而使根據地文藝更加趨向組織化、革命化、群眾化。

  在緊張的戰鬥環境裡,在物質條件非常困難和專門人才十分缺少的情況下,革命根據地的文藝工作適應環境的需要,採取了多種多樣的形式,除去主要的民間形式以外,也包括「五四」以來的新文藝形式,戲劇、曲藝、詩歌、散文等各式具備,其中又以歌謠、戲劇、通訊報導所發揮的作用最大,最受歡迎。

  戲劇活動首先是從紅軍開始的,翻了身的群眾在党領導下,很快就把紅軍的活動方式學過來並加以推廣。演出節目以小型居多,一般都是集體創作。有活報劇、話劇、歌劇、舞劇以及民間形式彩茶戲、花鼓戲等多種。迅速配合當前政治任務的活報劇特別發達。歌舞劇中的音樂大多數來自當地流行的山歌、小調與革命歌曲。劇本內容大部分是反映尖銳的階級鬥爭和革命戰爭的。有些戲正面地歌頌了紅軍的英勇戰鬥精神和戰鬥的勝利,揭露了白軍的罪行並指出其必然失敗的命運;有些戲動員群眾當紅軍或擁軍優屬;有些戲揭露了反動統治階級的殘暴,表現了人民所遭受的痛苦,號召群眾起來參加鬥爭;有些戲激發人民抗日鬥爭的精神;還有一些則以婚姻自由,提高文化、反封建迷信為內容。演出方式靈活機動,有時採取幕表形式,選擇具有典型意義的事件,稍加剪裁,把當事人組織起來,兵演兵,將演將,進行真人真事的演出。這些作品在藝術上雖然不免粗糙,但由於所包含的革命內容的強烈,對群眾願望表達的及時,因此演出常常收到很好的效果。

  在發展通訊報告文學方面,革命根據地內各級報刊的作用很大。《紅色中華》曾明確的向通訊員和讀者提出要「創造中國工農大眾文藝的報告文學」,並在一九三三年「五一」,開始增辟文藝副刊《赤焰》,號召通訊員和讀者「努力的去把蘇區工農群眾的蘇維埃生活實際,為蘇維埃政權而英勇鬥爭的光榮歷史事蹟,以正確的政治觀點與立場在文藝的形式中寫作出來」。當時在報刊上發表的通訊報告,內容範圍很廣,反映了根據地人民在戰鬥、勞動、工作、學習、文化、衛生等方面的活動。反映戰爭題材的作品,多偏重於戰鬥經過的描寫,也敘述了許多戰鬥中的英雄事蹟,表現手法粗獷,具有較強的政治鼓動性。

  在戰鬥頻繁、生活十分不安定的情況下,各個根據地出現了成千上萬的革命歌謠。這些歌謠許多都是各民族群眾的口頭創作,其中也有一些是專業文藝工作者的作品。群眾歌謠包括山歌、民謠以及利用群眾熟悉的傳統曲調(如十二月調、孟薑女調、蘇武牧羊調等)填上新詞的歌曲和小調。這些歌謠又不同於以前的歌謠,它是在革命根據地這個人民已經當家作主的新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充滿了新的思想新的感情,它以它優異的成就,把歌謠帶到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