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文藝大眾化運動(3)


  此外,藝術至上主義、輕視大眾化作品的思想、把大眾化運動局限于少數知識份子「研究會」階段的脫離群眾的作法,也都受到了批評。在討論中,茅盾和瞿秋白還就實現文藝大眾化的關鍵何在,交換了意見。茅盾認為「技術是主,作為表現媒介的文字本身是末」,只有學習舊小說適合大眾習慣的描寫方法,才能創作出好的大眾文藝(注:《問題中的大眾文藝》,《文學日報》第1卷第2號,1932年7月,署名止敬)。瞿秋白則認為首要的任務是寫出大眾文藝,然後才能要求好的大眾文藝;所以最主要的還是語言文字。過份強調寫作技巧,會使初學寫作者不敢動手,結果勢必取消大眾文藝的廣大運動(注:《再論大眾文藝答止敬》,《文學月報》第1卷第3期,1932年9月)

  這些都有助於對問題認識的深化。正當革命作家提倡大眾化,要求為群眾創作通俗讀物如連環圖畫和唱本的時候,「第三種人」蘇汶射來了一支冷箭,他惡意地反問:「這樣低級的形式還生產得出好的作品嗎?」(注:《關於〈文學〉與胡秋原的文藝論辯》,《現代》第1卷第3期,1932年7月)魯迅在《「連環圖畫」辯護》中,以中外古今美術史上許多名畫為例,生動地「證明了連環圖畫不但可以成為藝術,並且已經坐在『藝術之宮』的裡面了」(注:《文學月報》第1卷第4期,1932年10月),給了蘇汶的挑釁以有力的回擊,揭露了他對於藝術史的無知。

  一九三一至一九三二年的討論,是文藝大眾化運動多次討論中規模最大、歷時最久、涉及問題最多的一次。在這以後,革命作家還就文藝大眾化的幾個重要問題,如舊形式、大眾語、通俗化等,分別作了進一步的探討。

  一九三四年春夏,報刊上重新展開文學的新舊形式的討論。有人以內容和形式不能分割為理由,指責利用舊形式「類乎『投降』」,是「機會主義的辦法」(注:耳耶(聶紺弩):《新形式的探求與舊形式的採用》,《中華日報》副刊《動向》,1934年4月24日)。魯迅在《論「舊形式的採用」》中,全面地闡述了這個問題。對於舊形式,他既反對一味拒絕,也不同意「『整個;捧來」。他認為舊形式只能「採取」其中適用於新作品,能夠「溶化於新作品」的部分;新形式也只有在批判繼承舊形式,從中吸取「滋養」,以發達自己「新的生體」的過程中,逐步形成。他說:「舊形式是採取,必有所刪除,既有刪除,必有所增益,這結果是新形式的出現,也就是變革。」

  他的結論是「採用」舊形式,「就是為了新形式的探求」(注:《中華日報》副刊《動向》,1934年5月4日)。如何對待舊形式,涉及到批判繼承遺產、創造新的民族形式等問題。「五四」文學革命以來,不少作家受到形式主義觀點的影響,對舊形式採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在大眾化討論中,有些作家即使同意利用舊形式,也往往把新舊形式完全對立起來,並把利用舊形式看作是暫時遷就群眾藝術趣味的權宜之計。魯迅的這一態度,就積極得多,並且精闢地揭示了新舊形式之間推陳出新的辯證關係,對於創作實踐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同年五月,汪懋祖、許夢因等人在國民黨頭子陳立夫指使之下,重彈「文言復興」老調,主張中小學普遍學習文言和讀經,引起一場文言白話的論爭。這個問題,就理論而言,早在「五四」時期已經解決,這種論調不過是歷史沉滓的泛起,經不起一駁就又沉落下去。六月起,論戰轉為大眾語和文字拉丁化的討論。大眾語和文字拉丁化,在三十年代初已經提出,瞿秋白是最熱心提倡的一個。

  這時,在作家、語文工作者、教育工作者中間展開熱烈討論。討論涉及到文字改革、普及文化教育等方面,範圍很廣;就文學方面而言,則是「從前為了要補救文言的許多缺陷,不能不提倡白話,現在為了要糾正白話文學的許多缺點,不能不提倡大眾語」(注:《文言——白話——大眾語》,《申報》副刊《自由談》,1934年6月18日),可見大眾語討論正是文藝大眾化討論在語言問題上的一個繼續。大家認為大眾語應該是「大眾說得出,聽得懂,寫得順手,看得明白」(注:陳望道:《關於大眾語文學的建設》,《申報》副刊《自由談》,1934年6月19日),並且為「大眾高興說,高興聽,高興寫,高興看的語言文字」(注:陶知行(陶行知):《大眾語文運動之路》,《申報》副刊《自由談》,1934年7月4日)。魯迅認為它應該採用方言,但需要不斷改進提高;應該力求淺豁,但了需要吸收外國語文的字彙和語法,使之豐富和精密。他指出大眾語的雛形,已經在交通繁盛、言語混雜的地方開始形成(注:《答曹聚仁先生信》,《社會月報》第1卷第3期,1934年8月)。這些意見和瞿秋白在一九三二年提出的基本一致而又進了一步。

  魯迅糾正了瞿秋白原先文章裡的一些錯誤意見,批評了藉口白話文不夠通俗而否定「五四」新文學的傾向;在《「徹底」的底子》一文中,尤其尖銳地批評了那種認為「現在的一切文藝,全都無用,非徹底改革不可」的「左」到變成荒唐的意見。在《門外文談》中,魯迅深入淺出地說明了文字原在人民中間萌芽,後來才為特權者所收攬,成為少數人才能掌握的工具;又分析了在文字出現以前,人們已在勞動實踐中創造了「杭育杭育派」的藝術,只是因為沒有記錄下來,容易消滅,流傳的範圍也很有限。

  魯迅認為:「要這樣的作品為大家所共有,首先也就是要這作家能寫字,同時也還要讀者們能識字以至能寫字,一句話:將文字交給一切人。」(注:《申報》副刊《自由談》,1934年8月24日至9月10日)他考察了文字和文學的發展歷史,將文字拉丁化、大眾語、文藝大眾化三者統一起來,對這一問題作了全面深刻的論述。當時進步文化界還發起過手頭字運動,目的也是簡化文字,使之能為更多的人所掌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