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中國現代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雜感和散文(4)


  在《野草》裡,作家的思想感情主要是通過詩的形象表現出來的,因此讀者也需要根據詩的形象去理解它們。至於《聰明人和傻子和奴才》、《立論》等篇,則是對奴才哲學和市儈習氣和諷喻,散文的成分較多,通篇保持著明白曉鬯的特點。《野草》的形式顯然受有外國文學中散文詩的影響,這在當時是一種新的嘗試。《莽原》週刊和《晨報副刊》上有許多青年接踵而起,運用類似的形式推動了散文詩的寫作。到了三十年代更為發展,出現了一些優秀的作品。在現代文學史上,《野草》可以說是開了中國散文詩的先河。

  比《野草》稍後,魯迅追懷往事,在一九二六年二月至十一月間,寫下了十篇「從記憶中抄出來」(注:《朝花夕拾·小引》)的散文。這些散文曾在《莽原》半月刊上陸續發表,總題曰《舊事重提》,待到一九二七年五月編訂成書的時候,才改題為《朝花夕拾》。在這組文章裡,魯迅用夾敘夾議的方式,以青少年時代生活經歷為線索,真實而動人地抒寫了從農村到城鎮、從家庭到社會、從國內到國外的一組生活。《狗·貓·鼠》、《二十四孝圖》、《無常》三篇議論與敘述並重,隱寓作家對執筆當時現實生活的針砭,寫來揮灑自如,莊詼雜陳。《阿長與山海經》、《五猖會》、《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父親的病》、《瑣記》等五篇,以親切動人的筆墨,各各記錄了社會生活的一面,幾乎每篇都是一幅濃淡相間、色彩鮮明的風俗畫或世態畫。《藤野先生》和《范愛農》本意在追懷舊日的師友,卻也寫出了海外生活和革命運動的片斷,境界更為開廣。

  正如他的小說一樣,魯迅在這些散文裡也創造了許多富有個性的人物,爽朗而多嘴的長媽媽,她有許多麻煩的禮節,卻能夠做別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情;藤野先生純然是一個誠篤而不拘小節的學者;范愛農生性狷介,他在自己的理想,卻總是落落寡合。作品往往只用幾段故事,便托出了人物的性格,使他們躍然紙上。例如長媽媽,當她切切察察地向人低聲絮說的時候,「堅起第二個手,指在空中上下搖動,或者點著對手或自己的鼻尖。」這一段便很生動。再加上睡覺時伸開手腳,佔領全床,以及終於買來了《山海經》,她的性格就表現得十分全面了。藤野先生對於生活很隨便,上講堂「忘記帶領結」,「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對於學術卻又認真,嚴肅,一個字一個字地改講義,訂正血管的位置,探詢足骨的變形。在對比中,人物的個性便突了出來。

  范愛農的反對發電,時常瞪著多白的眼睛,自然都和他的個性有關,但真正使人感動的,也是幾筆對比的描寫:革命以前,他喝酒,說些「愚不可及的瘋話」;革命以後,「還是那件布袍子,但不大喝酒了」,「他辦事,兼教書,實在勤快得可以。」這是他性格中最本質的一點,寫來樸素而又鮮明。不僅長媽媽、藤野先生、范愛農是這樣,便是三味書屋裡「將頭仰起,搖著,向後拗過去,拗過去」,大聲朗讀著的先生;愛用奇特的藥引,說「舌乃心之靈苗」,「醫能醫病,不能醫命」的陳蓮河;在孩子面前慫恿打鏇子,從旁計數,看見大人來了就說「你看,不是跌了麼?不聽我的話。我叫你不要旋,不要旋……」的衍太太;以至縱使「空著手,也一定將肘彎撐開,象一隻螃蟹」一樣走路的目空一切的大學生。這些都著墨不多,而能情態逼真,說明魯迅在藝術創造上卓越的本領。

  《朝花夕拾》中所寫的事和人,往往飽和著作家強烈的愛憎,閃爍著社會批判的鋒芒,在平淡的敘述中寓有褒貶,在簡潔的描寫中分清是非,使回憶與感想,抒情與諷刺和諧地結合起來。固然,魯迅有時也採取直接批評的方式,例如《狗·貓·鼠》裡反對繁文縟節的婚禮,《二十四孝圖》裡反對矯揉造作的孝行,以及對自稱維持「公理」的紳士,一味妨害白話的文人,大都口誅筆伐,色嚴詞厲。然而更多的時候,這種批評卻不是表現在字面的論述上,而是深入到內容和情節裡。

  《父親的病》寫兩個醫生自高身價,毫無實學,《瑣記》寫衍太太教唆作歹,散佈流言,作品都沒有作直接批評,而批評卻滲透在事實的抒寫裡,「比叫了出來的更猛烈」(注:《且介亭雜文末編·寫於深夜裡》)。對於生活中一些習以為常的行為或習慣,魯迅間或也以不滿的口氣,輕輕點破一筆,例如《五猖會》寫出發看會前,父親忽然叫他背書,全篇都是敘述,到結尾加上一句:「我至今一想起,還詫異我的父親何以要在那時候叫我來背書。」《父親的病》寫臨終前,衍太太按照當地風俗,要他大聲叫喊。這一段也是客觀敘述,結尾又加上一句:「我現在還聽到那時的自己的這聲音,每聽到時,就覺得這卻是我對於父親的最大的錯處。」出語似極平靜,感情卻很強烈。魯迅後來在《什麼是「諷刺」?》裡說過:「事情越平常,就越普遍,也就癒合於作諷刺。」

  《朝花夕拾》裡有很多這樣的例子。譬如他反對不恰當的講禮節,分尊卑,寫一群讀書人在國外的客車上讓座,「甲要乙坐在這位上,乙在丙去坐,揖讓未終,火車已開,車身一搖,即刻跌倒了三四個。」(注:《朝花夕拾·范愛農》)又譬如他反對空疏而沒有效果的教育,略帶謙虛地以自己為例,說明學海軍爬了幾次桅杆,學開礦下了幾次礦井,接下去道:「爬上天空二十丈和鑽下地面二十丈,結果還是一無所能,學問是『上窮碧落下黃泉,兩處茫茫皆不見』了。」(注:《朝花夕拾·瑣記》)流暢自然,用古見新,在平淡的敘述中包含著深刻的批評。魯迅曾說作文的要義在於:「有真意,去粉飾,少做作,勿賣弄。」(注:《南腔北調集·作文秘訣》)

  《朝花夕拾》完全做到了這一點。作為「回憶的記事」(注:《南腔北調集·〈自選集〉自序》),這些散文十分具象地反映了少年魯迅的性格和志趣。這類散文讀起來親切平易,寫起來卻需有較高的功力,較豐富的社會知識和生活知識。回憶性的散文,魯迅以後還寫了《我的種痘》、《我的第一個師父》、《女吊》等篇。

  至於由他自己親自編入雜感集的,如《為了忘卻的紀念》、《憶韋素園君》、《憶劉半農君》、《寫於深夜裡》、《關於太炎先生二三事》等篇,雖然同是懷人或記事之作,而撰寫當時卻具有更直接的紀念意義,與一般的回憶稍有區別。他對散文裡這一品種的開展,付出了極大的勞力。

  《野草》和《朝花夕拾》不同於對敵人正面交鋒的雜感,這些作品著重在抒情與敘述,有其獨特的思想價值和社會意義。在藝術上,《野草》和《朝花夕拾》又各呈特色:《野草》深沉含蓄,具有詩的凝煉,《朝花夕拾》流暢清新,表現了散文的通脫與舒展;《野草》通過生活的哲理啟迪人們思索,《朝花夕拾》在平易親切中寓有深長的韻味,鼓勵人們更好地認識生活。經過魯迅的實踐,它們都是中國現代散文中獨創一格的文體。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