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艽野塵夢 | 上頁 下頁
第八章 入青海(1)


  次日黎明前即起,整隊出發。甫過橋,川人始有知者,群集橋邊叩馬相留,餘反復陳述不能留藏之苦衷。眾猶強留不已。餘即辭別,匆匆而去。蓋恐久留生變也。沿途景物不殊,而今昔異勢。回憶波密之役,我死亡將士遺骸未收,魂羈異域。孰無妻子,讀古人「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句,不禁惻然心痛,淚潸潸下也。

  是日宿凝多。清查人員,共官兵一百一十一人,皆一人一騎。余乘棗騮馬。西原乘黑騾,隨餘左右者,僅馬夫張敏,亦漢父藏母所生。藏人稱為「采革娃」是也。藏娃一,為已殺波番招降營官貢噪之子,皆各乘一馬。共一百一十五人。又駝牛一百二十餘頭,分駝糧食行李。

  入藏兩年,薪俸所入,積有藏幣(每枚值銀三錢三分)六千餘元,皆分給士兵攜之,亦慮多財賈禍也。有麝香一百七十兩,滿裝一背囊,令護兵劉金聲負之,隨行。金聲,成都人,年十七歲,在川即相隨,又不願入藏,故可信其無他也,殊余出江達之初日,宿凝多,竟未至。亦不知其何時竊身而逃矣。後張子青回家,言此子死也,初為烏拉番人所知,追金聲,殺而取之。黑夜過江達,為士兵管帶謝營兵士所知,派兵一排追及,奪回,殺十餘人。最後謝兵敗,複落藏人之手。因爭奪此物,互相殺戮,至數十人之多。黃雀蝗螂,同歸於盡,亦可歎矣。

  由凝多改道北進,沿途居民甚多,帳房相望於道。每帳房牛羊數百成群。小山起伏,道路平夷,接近沙漠。時大雪紛飛,寒冷特甚。幸官兵乘馬,日行七八十裡,尚不覺苦耳。興武以哥老會之力,頗能約束士兵。途中秋毫無犯,所至尚能相安。餘每宿一地,即召地方耆老,詢句青海道路。僉以此路往來人少,多不熟習,僅能知其概略,與孟林所言相同。行七日,即至哈喇烏蘇。

  哈喇烏蘇有河流,導源于衛藏布喀集達喀噶諸池,東流會索克河。番人呼黑為哈,呼山為喇或臘,呼河為烏蘇。布喀諸池,水皆黑,又多流沙。其「禹貢」所雲流沙黑水歟。二流來會,群山鼎峙,故以義名其水。即以水名其地。舊為達賴食埰地,設有營官治理之。賦稅所入,悉歸私囊,而唐古忒政府不能過問。其地北為黑番,南為三十九族。西藏區域,至此為止。青藏遊牧,至此則止。蓋蒙古、青海、新疆、關隴入藏之總會處也。

  【[校注四十四]按:哈喇烏蘇,系蒙古語,非藏語。蒙語:哈喇,黑水。烏蘇,河也。西藏受蒙古統治甚久,故多蒙語地名。清初對藏用兵,及使節往來,皆用蒙古通譯,故地名用蒙古稱者頗多,如天湖(藏稱朗錯,義為天湖)曰「勝格里諾爾」(蒙語天湖之義),黑白曰「哈喇烏蘇」是也。此所雲哈喇烏蘇,系指怒江上游之阿克河谷。此河為怒江之南源(北源即索克河,發源於當拉嶺)。上游當西藏入青海大官道上,舊為康熙五十八年準噶爾策零敦多布擊覆提督康泰等大軍之地。

  當時蒙古響導稱其赤哈喇烏蘇,後遂以為台站名。積年既久,藏人亦習此稱。猶之爐霍,定鄉本非藏名,設治既久,藏族人亦慣呼之也。哈喇烏蘇台站,系西藏支差之地。後為西藏重鎮,常設重兵駐防。其河下游屬三十九族。河谷中頗有農地。陳氏所經之地是也。陳氏如沿此河谷西行,即可入當拉嶺官道。雖冬季仍難通行,因往來者多,不至迷途如後文所雲。今其所行,全屬常人不甚經行之路,即如自凝多入三十九族,便有大道,須經拉裡。陳氏則自凝多北行,避越拉裡。故其全路線之各地名,甚難考訂。只此河谷,以有農村故,得知其為阿克河谷雲。】


  余將抵哈喇烏蘇時,遙見大平原中,有人戶六七百家,市井殷繁,嚴然一巨鎮也。又有大喇嘛寺一所,華麗莊嚴。余竊喜此地人戶繁盛,可以休息,補充糧食,再賦長征。殊行漸近,見有番兵數百人,恃刀槍夾道而立,陣勢森嚴。餘甚異之,乃停止隊伍,遣舌人前往探詢,並告知來意。良久,偕一喇嘛至,揮令我軍速去,不許停留。時日色西沉,又無帳篷。計無複之,力白假道之意,往復磋商至再,方許一宿即行。指小屋三間棲止。番兵愈來愈眾,四面圍繞,禁止出入。複與磋商,乃許夫役四人出外取汲。然牛馬餓不得食,聊以糌粑飼之。又出重價購糌粑一百包。徹夜戒備。天明,知不可留,乃收拾起程。幸昨夜取水士兵,覓得一老喇嘛為嚮導。遂攜之行。

  行約十餘裡,忽見番騎千余人,張兩翼躥至。余行則行,餘止則止。眾憤甚,請戰。餘止之曰:「既已通過,何必輕起釁端,妨我行進也。又行十餘裡,番騎踵行如故。餘乃擇地停止。番騎亦停止。因聚眾謀之曰:「番人果有異圖,昨夜何以不發。今我既前進,何以又複躥追。然番人狡詐難測,意者,我軍猝至,調兵未齊,且懼我械利,故隱忍未發耳。今晨大兵畢集,始悉眾來追。但相隨二十餘裡,又未逼近者。是必別有企圖,欲乘夜襲我。我不及時擊破之,一入黑夜,四面包圍,則吾儕無噍類矣。」遂決計先發以制之。餘乃分部隊為三隊,興武率一隊攻其前,餘自率一隊攻其左,餘一隊守護行李輜重,兼為後應。

  時右側大平原中,帳房甚多,番騎皆下馬入帳房中休息。興武直前攻入。番眾出,倚矮牆迎戰。我軍且戰且進,逼進牆邊。番眾仍頑強抵抗。餘乃繞出番兵左側猛攻之。番眾不支,始上馬奔逃。我兩路猛追,亂槍掃射,番人紛紛落死。追逐三裡許,番騎去遠。不敢深追,始收隊回。番兵死傷三百餘人,我軍均無傷亡,搜索帳房,已空無一,人,惟餘糧食甚多。余急驅馱牛至,儘量捆載。整旅急行,不敢久留。行四十餘裡,天將暮,至一地,帳幕零落十餘處,有小喇嘛寺一所,遂止宿焉。晤一老喇嘛,與之語,甚謹厚。

  餘因叩以番人見拒之意。喇嘛曰:「是必以君等為拉薩叛兵也。活佛前過哈喇烏蘇時,曾封存寶物甚多。恐君等劫之,故調兵嚴防耳。」餘曰:「彼果防我,則我既去,又何必追踵至數十裡。恐意尤不止此也。」喇嘛笑曰:「是或有之。彼等見君等畏葸而去,或更得寸進尺,欲乘夜相圖,亦未可知也。」又詢前進道路,喇嘛曰:「此去行三日,即入醬通沙漠,無人煙也。」余複問,「聞此去月余,即達甘肅,信否?」喇嘛曰:「此路行人甚少,但聞程途甚遠,非一月可能到。」餘頗訝之。

  歸再細詢嚮導喇嘛,喇嘛曰:「我九歲入甘肅塔爾寺披剃,十八歲隨商人入西藏。今磨牛重踐,已五十年矣。前途茫茫,不能細憶。尤記曩隨商人行,兩月余方到哈喇烏蘇。然爾時正值初夏,氣候溫和,旅行尚易。今則天寒地凍,行期恐難預定矣。」余聞之,爽然如失。但既已至此,官兵乘馬行,較步行為速。至多亦不出兩月,定可到達。複令興武清算糧食。每人尚有糌粑一百三十斤,可供九十日之食。遂安心前進。從此行三日,均無人煙。僅第二日途次,見右側山溝中,有帳房三四處。其餘一帶黃色,四顧荒寂而已。

  【[校注四十五]按:達賴十三世雖好事,初亦未嘗獎勵戰爭事。常集民兵,對外來人用壓迫退卻之方式耀武。歷年入藏探險隊之迫退,比以此術成功。其對軍隊,更因自知火力不如,未敢輕易作戰,而又不能不作防堵。其防堵方法,極其滑稽。據榮赫鵬行軍日記:英軍與藏軍初度接觸時,見藏軍劍拔弩張,以為必先開火。因待其先開火故,逐步進逼,皆未放槍。殊已達兩軍混立之際,藏軍尚未開火。直待英軍下令解除藏軍武裝,已經實施時,藏軍官始發怒,拔手槍擊殺英兵一人。數分鐘內,戰鬥即告結束。當時藏軍之作風如此。前述安珠恩達之役,亦正如此。

  此役藏軍之跟蹤不舍者,度亦不過因陳軍行蹤詭異,疑其為掠取達賴遺存寶物而來,故派隊監視出境之意。非乘夜劫殺也。惜其語言不通,情意隔閡,致釀成一場慘禍。】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