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現代文學 > 戰爭啟示錄 | 上頁 下頁 |
自序2 |
|
如前所述,由於我有幾年抗日戰爭時期的城市地下工作經歷——它不是一般的經歷,而是一段奇特的生活經歷。為了生活,我去投考「華北食糧公社」,又因為我是清朝朝禮部尚書、協辦內閣大學士、《四庫全書》總纂官紀昀(曉嵐)的六世女孫,不想我這個「書香門第」的出身,一下子被偽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蔭泰看中,這個華北頭號的大漢奸當時兼任著「華北食糧公社」的理事長,他不但錄取了我,而且還聘請我為他的家庭教師,教授他德國老婆所生的三個女兒(一共六個女兒)中文和古典詩詞,有時還兼做一些文字工作。 這一特殊的職務,很快就得到我的地下領導人和中共北平市工作委員會的批准,於是這兒就成為我的一個保險的隱身處——我在這裡建立了一個交通站,接待根據地來往的同志、往根據地輸送知識青年、大學教師、搜集敵偽各種情報、散發傳單以及發展工作物件等等的工作,又由於我有三年解放區戰場的戰鬥生活,從司令部到平津戰役的前線戰勤工作,更重更的是在這些驚險的戰鬥生活中,我結識了不少英勇無畏的戰友,勤懇工作的同志,他(她)們有的已壯烈犧牲,有的或已生病死去,但他(她)們的業績和光輝的形象卻永遠留在了我的心中。他(她)們的音容笑貌,平凡而偉大的道德品質,便成了我筆下活起來的人物形象。我對他(她)們無限懷戀,當我把他(她)們的故事寫進我的小說時,自然也摻進和追憶了我無悔的戰鬥的青春。 例如我書中所寫的女主角方紅薇,就是有其生活的原型的。我遇到她時,是在1960年自然災荒後,我被加重處分送往農場執行「監督改造」的時候。我和她編在一個組裡。她比我大幾歲,是個進城老幹部。我剛見她時,她不和任何人接觸並總是躲著人。在學習小組會上一言不發。她被批判為「改造態度最壞的典型」。不久,我和她在挑擔糞,一個陽畦面對面地拔草,我倆很快就熟悉起來。不久我就瞭解了她全部奇特的歷史和豐富驚險的戰鬥經歷。她雖然和我是同時代人,但和我有著完全不同的境遇。她是遵化縣大山裡一位貧農的女兒,這裡是屬於美國基督教北美美以美教會的傳教勢力範圍,許多衣食無著窮困潦倒的山民便成了向教會承租土地的「教民」,這種人家被稱做「飯碗教徒」。她的家庭就是一戶「飯碗教徒」。在她八歲那年,她在河邊給她妹妹洗尿布,被那位來遵化收租的美國傳教士偷走,把她帶到北平傳教士的家中,成了傳教士的一名養女。 這位傳教士的老婆不能生育,他便抱養了四個中國孩子——兩男兩女,她就是其中之一。她不再是普通山民的女兒,而是美國傳教士的養女了。這就改變了她一生的命運。傳教士是屬於富裕階層。在她上北平教會慕貞女子中學時,她趕上參加「一二九」轟轟烈烈的學生運動,成了民族先鋒隊員。「七七」事變後,隨著鄧華支隊開赴抗日前線,以後留在冀東革命根據地,成為真正的女八路。轉戰南北,東擋西殺。 1947年5月21日,身為冀東區黨委組織部長的丈夫,在赴赤峰開會途中宿於柴火欄子為叛徒出賣,遭國民黨匪徒襲擊,在激戰中壯烈犧牲。全國解放後她進城天津,分配在天津農林局做一名副處級幹部,專管農場工作。1957年在鳴放提意見時,只因她對局長提了一點意見就被扣上了右派分子的帽子,送到農場進行勞動改造。1963年她摘掉了右派帽子,分配在一家牛奶站賣牛奶。1966年「文革」時她被揪鬥得很厲害,脖子個掛著破鞋,因她幼年纏過足。造反派故意不讓她穿鞋光著腳走,拿她取樂,這種失掉人的尊嚴的野蠻批鬥,使她無比氣憤,在她生病期間又因她是「專政物件」而不允許她住院治療。 1968年她病逝于天津。她的侄子把她的遺體葬於遵化老家她抗擊日寇時的山上。1978年我落實政策後,到她的住處去看她。新房主冷淡地說:「她早死了!」於是我趕到遵化,在大山裡尋找到她的老家,迎接我的只是山上她那座冰冷的墳墓。我在她墳前心痛欲裂地大哭了一場。當地的老鄉,給我講了許多她英勇戰鬥的故事。她能雙手放槍,百步穿楊,日本曾以高額金票懸賞她的人頭,以致鄉親們不得不做一個假墳頭來欺騙敵人。 像這樣的英雄人物沒死在抗日前線,而慘死在「史無前例」的政策失誤上。真令人痛心啊!我坐在她度過童年的那間石屋裡,淚流滿面地在心裡發誓,我一定把她的光榮業績寫進我的小說裡去,以此來安慰她的英靈。否則就對不起這些犧牲於九泉之下的同志。我從遵化返回後,第一件事就是要求農林局為她落實政策到墳頭。她終於得到了平反改正,單位專為她開了追悼會。我的這兩部長書,就是以她為生活中的主要模特而加以綜合、概括典型化的。《功與罪》寫的是她的童年被拐騙和青年搞學生運動的生活經歷,而《戰爭啟示錄》則是寫她抗日戰爭中在戰鬥裡成長和她的戀愛、遭受非人磨難的故事。由於她的經歷奇特,她的遭遇也奇特。 至於書中的男主角的模特原型,是我在軍區部隊時的一位作戰英勇無畏的參謀長。「文革」時他被搞成「軍內一小撮」而被批鬥,他的妻子或由於害怕政治上受牽連,亦或由於攀附權貴向上爬而跟他劃清界限……為什麼對一個抗日戰爭時期有功的英雄會有這種慘痛的命運?想一想,真令人悲憤。當然我也綜合了更多的我熟悉的人物,形成了這個典型人物。我對他(她)們是如此地有感情。當我寫他(她)們的時候,他(她)們的音容笑貌是那麼栩栩如生地活動在我的眼前。我仿佛又和他(她)們生活在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時代了。 苦難生活是培養作家的溫床。它給我們這一代作家以毅力、勇氣和思辨的能力。我只想說明,我依然深信生活是創作的源泉。我個人的經歷,對當時歷史時代的感受、思考以及我所熟悉的人們的各種遭遇,便自然而然地形成了這部小說的基礎。因此,這就決定它先天的一個特點:生活是真實的,人物和事件是真實的,時代背景也都是真實的。用的是我一向喜愛的現實主義手法。我深刻的體會是,有時生活中發生的真實奇遇,比我們編撰的故事要生動和感人得多。啊!感謝生活,給我以能力,讓我把他(她)們驚天動地的事蹟表達于萬一吧!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