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周作人 > 知堂回想錄 | 上頁 下頁 |
六八 日本的衣食住中 |
|
關於衣服,《日本雜事詩》注只講到女子的一部分,卷二中云: 「宮裝皆披髮垂肩,民家多古裝束,七八歲丫髻雙垂,尤為可人。長,耳不環,手不釧,髻不花,足不弓鞋,皆以紅珊瑚為簪,出則攜蝙蝠傘。帶寬咫尺,圍腰二三匝,複倒卷而直垂之,若繈負者。衣袖尺許,襟廣微露胸,肩脊亦不盡掩。傅粉如面然,殆《三國志》所謂丹朱玢身者耶。」又云: 「女子亦不著褲,裡有圍裙,《禮》所謂中單,《漢書》所謂中裙,深藏不見足,舞者回旋偶一露耳。五部洲唯日本不著褲,聞者驚怪。今按《說文》,袴脛衣也。《逸雅》,袴兩股各跨別也。袴即今制,三代前固無。張萱《疑耀》曰,袴即褲,古人皆無襠,有襠起自漢昭帝時上官宮人。考《漢書》上官後傳,官人使令皆為窮禱。服虔曰,窮禱前後有襠,不得交通,是為有襠之袴所緣起。」這個問題其實本很簡單。日本上古有袴,與中國西洋相同,看「埴輪」土偶便可知道,後受唐代文化衣冠改革,由筒管禱而轉為燈籠禱,終乃袴腳益大,袴襠漸低,今禮服的所謂袴已幾乎是裙了。 平常著袴,故里衣中不復有袴類的東西,男子但用犢鼻褌,女子用圍裙,就已行了,迨後民間平時可以衣而不裳,遂不復著袴,只用作乙種禮服,學生如上學或訪老師則和服之上必須得著袴才行。現今所謂和服實即古時的「小袖」,袖本小而底圓,今則甚深廣,有如口袋,可以容手巾錢袋等物,與中國和尚所穿者相似,西人稱之曰Kimono,原語雲「著物」,實只是衣服的總稱。日本衣裳之制大抵都根據中國,而逐漸有所變革,乃成今狀,蓋與其房屋起居最適合,若以現今和服住於洋房中,或以華服住日本房,亦不甚相適也。《雜事詩》注又有一則是關於鞋襪的云: 「襪前分歧為二靫,一靫容拇指,一靫容眾指。屐有如丌字者,兩齒甚高,又有作反凹者。織蒲為苴,皆無牆有梁,梁作人字,以布綆或紉蒲系於頭,必兩指間夾持用力乃能行,故襪分作兩歧。考《南史》虞玩之傳,一屐著三十年,蒵斷以芒接之。古樂府,黃桑柘屐蒲子履,中央有絲兩頭系。知古制正如此也,附注於此。」這個木屐也是我所喜歡著用的,我覺得這比廣東的用皮條絡住腳背的還要好些,因為這似乎更著力可以走路。黃公度說必兩指間夾持用力乃能行,這大約是沒有穿慣,或者因為中國男子多包腳,腳指互疊不能銜梁,銜亦無力,所以覺得不容易,其實是套著自然著力,用不著什麼夾持的。 甲戌(一九三四)年夏間我往東京去,特地到大震災時沒有毀壞的本鄉菊阪去寄寓,晚上穿了和服木屐,曳杖往帝大前面一帶去散步,看看舊書店和地攤,很是自在,若是穿著洋服就覺得拘束,特別是那麼大熱天。不過我們所能穿的也只是普通的「下馱」,即所謂反凹字形狀的一種,此外名稱「日和下馱」,底作丌字形而不很高的,從前學生時代也曾穿過,至於那兩齒甚高的「足馱」,那就不敢請教了。在大正時代以前,東京的道路不很好,也頗有雨天變醬缸之概,足馱是雨具中的要品,後來卻是可以無需,不穿皮鞋的人只要有日和下馱就可應付,而且在實際上連這也少見了。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