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中國歌謠 | 上頁 下頁
兒歌(2)


  褚東郊先生《中國兒歌的研究》(《中國文學研究》)的分類如下:

  (一)催眠止哭的 二三歲小兒,所唱的大都是從他們母親口裡學來的催眠止哭之歌。如浙江杭縣的:

  又會哭,又會笑,三隻黃狗來抬轎。一抬抬到城隍廟,城隍菩薩看見哈哈笑。

  又中國家庭習慣,對於小兒,往往用食物以誘止其啼哭,因而兒歌裡面也常有這種歌詞。這雖是一種口惠而實不至的辦法,但是在富於想像力的小兒聽了,已經覺得津津有味。如黑龍江的《小孩小孩你別哭》歌,便是這個用意。

  小孩小孩你別哭,過了臘八就殺豬。小孩小孩你別饞,過了臘八就是年。

  (二)遊戲應用的 兒童天性活潑,喜歡遊戲。所以兒歌中關於遊戲時應用的歌詞很多。唱這種歌的兒童,年齡比較大一點,歌裡面所含的意義,也比催眠止哭的要較深一點。有一人遊戲時應用的,有二人遊戲時應用的,也有三人以上遊戲時應用的。如安徽合肥地方的小兒,常取柔軟而且微細的雞毛,用口吹之,使雞毛上升,回旋空際,口中唱道:

  雞毛雞毛上天去,你給老爺搬磚去。搬來金磚蓋金殿,坐個天子萬萬年。

  這是一人遊戲時應用的兒歌。又如安徽績溪地方的小兒,常以兩人為一組,將手交叉握住,互相推來推去,作推磨的樣子。他們一邊推,一邊口裡唱道:

  推車哥,磨車郎,打發哥哥進學堂。哥哥不曾念了三年書,一考考著秀才郎。前拜爹,後拜娘,一拜拜進老婆房。老婆不喜歡,一困困到床壁裡。

  這是二人遊戲時應用的。又如雲南昆明地方的兒童,常聚集十多個同伴,分為甲乙兩隊;甲隊兒童兩手高舉,作城門狀,乙隊兒童魚貫而前,與甲隊互相問答而唱道:

  「城門城門有多高?」「八十二丈高。」「三千馬兵可過得去?」「有錢只管過,無錢耍大刀。」「什麼刀」「春秋刀。」「什麼春?」「草兒春。」「什麼草?」「鐵線草。」「什麼鐵?」「鍋鐵。」「什麼鍋?」「尺八鍋。」「什麼尺?」「官定尺。」「什麼官?」「啄木官。」「什麼啄?」「雞屎兩大撮。」「什麼雞?」「紅冠大眼雞。」「什麼紅?」「山紅。」「什麼山?」「泰華山。」「什麼泰?」「波羅泰。」「什麼波?」「池飯波。」「什麼池?」「北門望著蓮花池。」「什麼連?」「衣裳褲子一把連。」

  回答既畢,兩隊兒童即合唱道:

  打鼓打鼓進城門。

  於是乙隊兒童便從甲隊兒童的手下鑽過去。這便是三人以上遊戲時應用的。這種且演且歌的兒歌,也可以說是戲劇的起源。

  三 練習發音 兒童初學語的時候,發音往往不能正確,非多加練習不可。練習的方法,最好是將聲音相類似的事物,聚在一處,使之時加辨別。但是這種辦法,很容易流於枯燥無味,不能得兒童的歡迎。惟有兒歌裡有許多很美妙的歌詞,不僅對於練習發音,非常注意;並且富有文學意味,迎合兒童心理,實在是兒童文學裡不可多得的一種好材料。這類兒歌又叫做「急口令」或「繞口令」,在中國兒歌中很多。如浙江杭縣的:

  駝子挑了一擔螺螄,鬍子騎了一匹騾子,駝子的螺螄撞啦鬍子的騾子,鬍子的騾子踏啦駝子的螺螄,駝子要鬍子賠駝子的螺螄,鬍子又要駝子賠鬍子的騾子。

  全歌不過六十三字,而聲音相類似的「駝子」「螺螄」「鬍子」「騾子」四個名詞,竟互用至二十次之多。並且假設一樁故事,使文字不至於呆笨,全歌的趣味更加濃厚。和這首歌堪相伯仲的,尚有江蘇六合縣流行的《六合縣歌》:

  六合縣有個六十六歲的陸老頭,蓋了六十六間樓,買了六十六簍油,堆在六十六間樓,栽了六十六株垂楊柳,養了六十六頭牛,扣在六十六株垂楊柳。遇了一陣狂風起,吹倒了六十六間樓,翻了六十六簍油,斷了六十六株垂楊柳,打死了六十六頭牛,急煞六合縣的六十六歲的陸老頭。

  四 知識的 (一)數的觀念兒童的記憶,由聽覺來的比由視覺來的強,所以有許多兒歌,便利用這一點,將兒童應具的知識灌輸給他們。例如一至十的十個數目的名稱和順序,在成人看來並不覺得困難,但在兒童初學的時候,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前引《一家人家》,可以為例。

  (二)色彩的觀念 兒童對於色彩的興趣很強,有許多兒歌便利用這一點,將紅、黃、藍、白等字,用文藝的手段嵌在歌詞裡。如廣東的:

  芽菜煮蝦公。芽菜白,蝦公紅,紅白相間在碗中;還有幾條韭菜綠蔥蔥。

  (三)草木鳥獸之名 自然界中的草木鳥獸,是兒童日常耳目所接觸的東西,因之有許多兒歌是將草木鳥獸之名聯綴成的。這種聯綴而成的歌詞,論理是很容易失掉文藝的風趣,成為記帳式的文字;但是事實上卻竟大出我們的意外,不僅思想新奇,並且句調流利。這種藝術手段真令人佩服。如江蘇的:

  一個大嫂上正東,碰著一園青菜成了精。青頭蘿蔔坐寶殿,紅頭蘿蔔掌正宮。河南反了白蓮藕,一封戰表進京城。豆芽菜跪倒奏一本,胡蘿蔔掛印去出征。白菜打著黃羅傘,芥菜前部作先行;小蔥使的銀戰杆,韭菜使的兩刃鋒;牛腿瓠子掌大炮,青豆角子掌火繩。只聽得,古碌碌,三聲大炮響隆隆,打得茄子滿身青,打得黃瓜一包刺,打得扁豆扯成篷,打得豆腐尿黃尿,涼粉嚇得戰兢兢。藕王一見心害怕,一頭鑽進稀泥坑。

  和這首歌的命意相同的兒歌很多,如河北的《隔河看見牡丹花兒開歌》,也是很好的一個例:

  隔河看見牡丹花兒開,恨不能連枝帶葉折將來。水仙花的姐,丁香化的郎,芍藥牡丹進繡房,槐花枕頭蘭菊被,臘梅花的被子鬧洋洋。清早起來賽芙蓉,梳上頭油桂花香,玉珍簪子秋海棠,身穿石榴紅大襖,雞冠裙子掃地長,紅緞小鞋扁豆花兒樣,春布裹腳牡丹花兒長。

  這兩首歌是將草木之名聯綴而成。此外又有將鳥獸之名聯綴而成的,如廣東梅縣的:

  白飯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讀書。正月去,二月歸,開擔籮篙等嫂歸。歸來花缸磨點水,鵝開水,鴨洗菜,雞公礱穀狗踏碓,狐狸燒火貓炒菜,猴哥偷食熝巴載。

  (四)(略)

  (五)含教訓意義的 這種大概是從諺語發展的。如湖北的:

  慢慢耐,慢慢耐久也成功。哪有一鍬掘成井?哪有一筆劃成龍?

  這首歌含有作事須具堅忍不拔的教訓。又如四川的:

  星宿子,密又稀,莫笑窮人穿破衣。十個指頭有長短,山林樹木有高低。蘇家嫂,朱家妻,愛富嫌貧後悔遲。

  這首歌含有反對愛富嫌貧的意義。和這首歌的意義相反的歌也很多,有一首《清明湯糰歌》,是浙江杭縣地方流行的,可以做一個例:

  清明湯糰綠汪汪,蘇秦看見淚汪汪,有朝一日高官做,買些吃吃買些藏。

  兒童幼時的見聞,影響于將來成人後的行為很大。兒歌為兒童日常所耳聞口習,其關係之重要,自不待言。所以一社會中流行的兒歌,富於冒險性質的,其國民亦多冒險精神;偏于利樂主義的,國民亦多利己思想。中國含有教訓意義的兒歌,其教訓究竟趨向於何方面,作者雖沒有仔細統計過,但是大概看起來,恐怕是缺乏冒險精神吧。

  (六)滑稽的 滑稽意義的兒歌也很多,如湖北的《倒唱歌》歌,內容非常詼諧:

  倒唱歌,順唱歌;河裡石頭滾上坡。先養我,後生哥;爹討媽,我打鑼。家公抓周我捧盒;我走舅爺門前過,舅爺在搖我家婆。

  江蘇有一首《反唱歌》歌,和這首歌的意義大約相同:

  反唱歌,倒起頭。我家園裡菜吃牛,蘆花公雞咬毛狗。姐在房中頭梳手,老鼠刁著狸貓走。李家廚子殺螃蟹,鮮血淹死王三姐。

  滑稽過分,很容易流於輕薄,往往嘲笑他人以為樂事。兒歌中這種不道德的歌詞也很多。兒童們以其歌詞俏皮可喜,都樂以互相傳授,為父母者,亦以遊戲之辭,無傷大雅,不加禁止。如南京嘲笑鬎鬁的歌,便是這個例:

  鬎鬁姐,鬎鬁郎;鬎鬁公婆來拜見,鬎鬁嫂嫂攙進房。拜堂不用點蠟燭,一堂鬎鬁放毫光。

  這類的歌各地都有,今略舉幾首,以見一斑。如湖北嘲笑矮子的《矮子矮》歌:

  矮子矮,摸螃蟹。螃蟹上了坡,矮子還在河裡摸。螃蟹上了岸,矮子還在河裡站。

  又如浙江杭縣嘲笑娘舅的《娘舅娘舅》歌:

  娘舅娘舅,朝朝空手。喝酒像漏斗,吃飯像餓狗。吃得不夠,還要向我姆媽借當頭。

  (七)其他 (以上大部分系褚先生原文。)

  何德蘭《孺子歌圖》序裡說,他所搜集的中國兒歌中,有許多事情是與英美的相通的;他舉出的是以下九種題材:一、昆蟲;二、動物;三、鳥;四、人;五、兒童;六、食物;七、身體各部;八、動作,如拍、擰、呵癢等;九、職業、買賣、事務。——這個雖不完全,也可作一種分類論。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