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詩言志辨 | 上頁 下頁 |
一 毛詩鄭箋釋興(2) |
|
《毛傳》興詩中明言為譬喻的,只有《周頌·振鷺》一篇,已見前引,明言以「振鷺於飛」比客的樣子;但喻義是否說客是「潔白之士」,就不能確知了。其次,以平行句發興的,也可確定為譬喻,雖然喻義也難盡知。如《南有樛木》篇云: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樂只君子,福履綏之。 又如《蘀兮》篇云: 蘀兮蘀兮,風其吹女。叔兮伯兮,倡予和女。 又如《甫田》篇云: 無田甫田,維莠驕驕。無思遠人,勞心忉忉。 又如《黍苗》篇云: 芃芃黍苗,陰雨膏之。悠悠南行,召伯勞之。 《左傳》隱公十一年引周諺云:「山有木,工則度之。賓有禮,主則擇之。」《荀子·大略》篇引語曰:「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于智者。」都是平行的譬喻。與所引《詩經》各句比著看,《詩經》各句也是平行的譬喻,是無疑的。但《詩經》中這種平行句並不多。其次,是興句之下接著正句,並不平行,有時可知為譬喻,有時不可確知,而《毛傳》都解為譬喻。前者喻義已多難明,後者更不用說了。前者例如《節南山》篇云: 節彼南山,維石岩岩。赫赫師尹,民具爾瞻。 又如引過的《綿》篇,都顯然是譬喻。後者如《關雎》、《桃夭》、《麟趾》等篇都是的。但這兩者也不多。以上所謂譬喻,指顯喻(simile)而言。 其次,興句孤懸,不接下句,是否譬喻,還不可知,《毛詩》也都解為譬喻。這裡說「毛詩」,因為這些詩大多數必得將《傳》與《序》合看,才能明白毛氏的意思;《傳》老是接著《序》說,所以有時非常簡略,有時非常突兀,單看是不容易懂的。如《邶風·柏舟傳》云: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興也。泛泛,流貌。柏木,所以宜為舟也。亦泛泛其流,不以濟度也。)耿耿不寐,如有隱憂。(耿耿,猶儆儆也。隱,痛也。) 《傳》沒有說出喻義,似乎讓讀者自行參詳,其實不是的。《序》云: 《柏舟》,言仁而不遇也。衛頃公之時,仁人不遇,小人在側。 柏舟泛流正是比「仁人不遇」的,合看《序》與《傳》,就明白了。這個喻義切合不切合另是一事,可是《毛詩》的意思如此。又如《北風傳》云: 北風其涼,雨雪其雱。(興也。北風,寒涼之風。雱,盛貌。)惠而好我,攜手同行。(惠,愛;行,道也。)其虗其邪,既亟只且!(虛,虛也。亟,急也。) 《傳》述興義太略,但《序》裡說得清清楚楚的: 《北風》,刺虐也。衛國並為威虐,百姓不親,莫不相攜持而去焉。 全詩裡這種簡略的《傳》有很多處,不但興詩為然。還有,如前面引過的《齊風·南山篇傳》云: 南山崔崔,雄狐綏綏。(興也。南山,齊南山也。崔崔,高大也。國君尊嚴,如南山崔崔然。雄狐相隨,綏綏然無別,失陰陽之匹。)魯道有蕩,齊子由歸。(蕩,平易也。齊子,文薑也。)即曰歸止,曷又懷止!(懷,思也。) 說是「國君」「失陰陽之匹」,而「齊子,文薑也」,又經注明,夠具體的,卻偏不說出國君是誰,豈不突兀?其實《序》裡早說出「刺襄公也,鳥獸之行,淫乎其妹」了。這樣看,《序》便不能作于《毛傳》之後了。這一類興句若可稱為譬喻,當是隱喻,與前一類不同。又其次,興句也是孤懸,而《序》、《傳》中全見不出是譬喻。如《周南·卷耳序》、《傳》云: 《卷耳》,後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內有進賢之志而無險詖私謁之心。朝夕思念,至於憂勤也。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憂者之興也。采采,事采之也。卷耳,苓耳也。頃筐,畚屬,易盈之器也。)嗟我懷人,寘彼周行。(懷,思;寘,置;行,列也。) 《毛詩正義》云: 不雲「興也」而雲「憂者之興」,明有異於餘興也。餘興言菜,即取采菜喻,言生長即以生長喻。此言采菜而取憂為興,故特言「憂者之興」;言「興」取其「憂」而已,不取其采菜也。 照《傳》、《疏》的意思,後妃憂在進賢,「朝夕思念,至於憂勤」,專心致志,念茲在茲,日常的事都不在意、所以采卷耳采來采去,還采不滿一淺筐子。這采菜不能滿筐一件事,正以見後妃的「憂勤」,正是後妃「憂勤」的一例。而舉一可以例餘,別的日常的事也就可想而知了。舉一例餘本與隱喻有近似的地方,稱為興詩似乎也還持之有故。又《小雅·大東序》、《傳》云: 《大東》,刺亂也。東國困於役而傷於財。譚大夫作是詩以告病焉。 有饛簋飧,有捄棘匕。(興也,饛,滿簋貌。飧,熟食,謂黍稷也。捄,長貌。匕,所以載鼎實。棘,赤心也。)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如砥,貢賦平均也。如矢,常罰不偏也。)君子所履,小人所視。睠言顧之,潸焉出涕。 按《序》、《傳》的說法,這是一篇傷今思古的詩,好像戲詞兒說的「思想起,當年事,好不慘然」。但「當年事」多如亂麻,從哪兒說起呢?於是舉出「吃飽飯」這一件以例其餘。陳奐說此篇云:「興者,陳古以言今,亦興體也;餘皆托物以為喻。」他申毛義是不錯的。《葛覃》、《伐木》、《鴛鴦》等篇的興義也和以上兩篇大同小異。又其次,也許是最可注意的,像《鴟鴞》、《鶴鳴》兩篇興詩,興句之下,並無正句,全篇都是譬喻。但並非全篇皆興。只有發端才是興,興以外的譬喻是比。這層下文詳論。 《詩毛氏傳疏·周南·南有樛木》篇云: 案樛木下曲而垂,葛藟得而上蔓之。喻後妃能下逮其眾妾,得以親附焉。《傳》于首章言興以晐下章也,全《詩》仿此。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