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宋五家詩鈔 | 上頁 下頁 |
范饒州坐中客語食河豚魚 |
|
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 河豚當是時,貴不數魚蝦。 其狀已可怪,其毒亦莫加。 忿腹若封豕②,怒目猶吳蛙③。 庖煎苟失所,入喉為鏌鋣。【嚴有翼《藝苑雌黃》云:「河豚盛氣易怒,捕時必以物觸之。」《漁隱叢話》後集二十四引。】 若此喪軀體,何須資齒牙。 持問南方人,黨護複矜誇。 皆言美無度④,誰謂死如麻⑤。 吾語不能屈,自思空咄嗟。【「其狀」二語,「若此」二語,「吾語」,皆可省。】 退之來潮陽,始憚飡籠蛇⑥。 子厚居柳州,而甘食蝦蟆⑦。 二物雖可憎,性命無舛差。 斯味曾不比,中藏禍無涯。 甚美惡亦稱,此言誠可嘉⑧。 ① 張師曾《梅宛陵年譜》:明道四年,范仲淹(希文)徙潤州,過池陽。於其坐中賦河豚。時為建德令。(又:三年,范斥守饒州司諫。聖俞年卅三。) ② 封豕,大豕也,見《左傳》。 ③ 《韓非子·內儲說上》:越王慮伐吳,欲人之輕死也,出見怒蛙乃為之式,從者曰:「奚敬於此?」王曰:「為其有氣故也。」 ④ 《詩·魏風·汾沮洳》:彼其之子,美無度。 ⑤ 李白《蜀道難》:朝避猛虎,夕避長蛇。磨牙吮血,殺人如麻。 ⑥ 韓愈《初南食貽元十八協律》詩云:惟蛇舊所識,實憚口眼獰。開籠聽其去,郁屈尚不平。 ⑦ 韓愈《答柳柳州食蝦蟆》詩云:而君複何為,甘食比豢豹。又云:雖蒙勾踐禮,竟不聞報效。 ⑧ 《左傳·襄公二十三年》:臧孫(謂其禦)曰:「季孫之愛我,疾疢也。孟孫之惡我,藥石也。美疢不如惡石。夫石猶生我,疢之美,其毒滋多。」 《楓窗小牘》:東坡謂食河豚,值得一死。 《六一詩話》:河豚常出於春暮,群游水上,食絮而肥。南人多與荻芽為羹,雲最美。故知詩者謂只破題兩句,已道盡河豚好處。聖俞平生苦於吟詠,以閑遠古談為意,故其構思極艱。此詩作於樽俎之間,筆力雄贍,頃刻而成,遂為絕唱。 孔毅父《雜記》:永叔稱聖俞《河豚詩》云:「春洲生荻芽,春岸飛楊花。河豚於此時,貴不數魚蝦。」以謂河豚食柳絮而肥,聖俞破題兩句,便說盡河豚好處。乃永叔褒譽之詞,其實不爾。此魚盛於二月,至柳絮時,魚已過矣。(吳景旭《歷代詩話》五十六,當據《苕溪漁隱叢話》前集三十一引。) 《石林詩話》卷上:今浙人食河豚,始於上元前。常州江陰最先得。方出時,一尾至直幹錢。然不多得。非富人大家預以金噉漁人未易致。二月後日益多,一尾才百錢耳。柳絮時,人已不食,謂之「斑子」。或言其腹中生蟲,故惡之。而江西人始得食。蓋河豚出於海,初與潮俱上。至春深,其數稍流入于江。公,吉州人,故所知者江西事也。 趙與虤《娛書堂詩話》:六一居士《詩話》載梅聖俞賦河豚魚詩……。聖俞詩多古淡,而此詩特雄贍,故尤為人稱美。如曰:「忿腹……鏌鋣」;又曰:「退之……可嘉」,真佳作也。 歐《外集》二十三《書梅聖俞河豚魚詩後》云:余每體中不康,誦之數過,輒佳。亦屢書以示人為奇贈。 《歷代詩話》五十六:劉原父戲謂:鄭都官複有梅都官。鄭有鷓鴣詩,時呼鄭鷓鴣;梅有河豚詩,可呼梅河豚邪?則當時之推許此詩至矣。 朱子《答鞏仲至(豐)》書云:少時嘗語梅詩,亦知愛之。而于一時諸公所稱道如《河豚》等篇,有所未喻,用此頗疑。張、徐之論,亦未為過。至於寂寥短章,閒暇蕭散,猶有魏、晉以前高風餘韻,而不極力於當世之軌轍者,則恐論者有未盡察也。 陳衍《宋詩菁華錄》:此詩絕佳者,實只首四句,余皆詞費。然所謂探驪得珠;其餘鱗瓜之而,聽之而已。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