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論青年讀書風氣 | 上頁 下頁
《西南采風錄》序


  古代有采風的傳說。說是每年七八月間,天子派了使者,乘著輕車到各處去採集歌謠。各國也都設著太師的官,專管採集歌謠。目的是在「觀風俗,知厚薄」,一面也可以供歌唱。這叫作采風,是一種要政。這傳說有好幾種變形。有人說是在每年四月開始農作的時候,行人的官搖著木鈴子隨地聚眾採訪歌謠。又有人說,男女六十歲以上沒有兒子,便叫他們穿上花衣服帶著樂器,去採訪歌謠。這些都說得很認真,可惜都不是實際的制度,都只是理想。原來漢武帝時確有過採集歌謠的工作,那完全是為了歌唱。一般學者看了這件事,便創造出一個采風的理想,安排在美麗的古代。但後來人很相信這個傳說。白居易曾經熱烈的希望恢復這個制度,他不知道這個制度原是不曾有過的。

  民國六年,北京大學成立了歌謠研究會,開始徵集歌謠。他們行文到各省教育廳,請求幫助。一面提倡私人採集。這成了一種運動。目的確不是政治的,音樂的,而是文藝的,學術的。他們要將歌謠作為新詩的參考,要將歌謠作為民俗研究的一種張本。這其間私人採集的成績很好。二十年來出了好些歌謠集,是很有意義的「材料的記錄」。這些人採集歌謠,大概是請教各人鄉里的老人孩子。這中間自然有許多勞苦艱難,但究竟是同鄉:方言和習慣都沒有多少隔閡的地方,比在外鄉總好辦得多。這回南開大學的同學山東劉兆吉先生在西南採集歌謠,卻是在外鄉;這需要更多的毅力。劉先生居然能采到八百多首,他的成績是值得讚美的。

  劉先生是長沙臨時大學步行團的一員,他從湖南過貴州到雲南三千里路費了三個月。在開始的時候,他就決定從事采歌謠的工作。一路上他也請教老人和孩子:有時候他請小學教師幫忙,讓小朋友們寫他們所知道的歌謠。但他是外鄉人,請教人的時候,有些懶得告訴他;有些是告訴他了,他卻不見得能夠聽懂每一個字。這些時候,他得小心的,再三的請教。有小學教師幫助,自然方便得多。但有的教師覺得真正的歌謠究竟「不登大雅」;他們便教小朋友們只寫些文縐縐的唱歌兒充數。這是一眼就看得出的,劉先生只得割愛,因為他要的是歌謠。他這樣辛辛苦苦的搜索,記錄,分辨,又幾番的校正,幾番的整理,成了這本小書。他這才真是采風呢。他以個人的力量來做采風的工作,可以說是前無古人。

  他將採集的歌謠分為六類。就中七言四句的「情歌」最多。這就是西南流行的山歌,四百多首裡有三分之一可以說是好詩。這中間不缺少新鮮的話句和特殊的地方色彩,讀了都可以增擴我們自己。還有「抗戰歌謠」和「民怨」兩類,雖然沒有什麼技巧,卻可以看出民眾的敵愾和他們對政治的態度;這真可以「觀風俗」了。歷來各家採集的歌謠,大概都流傳已久;新唱出來的時事歌謠,非像劉先生這樣親歷民間,是不容易得到的。書中所錄,偶有唱本。劉先生所經各地,有些沒能采得歌謠,他便酌選唱本,彌補這個缺憾。但是唱本多出於文人之手,不同歌謠的自然,似乎還是分開好些。劉先生採集歌謠,也有些猥褻的:因不適於一般讀者,都已刪去。總之,這是一本有意義的民俗的記錄:劉先生的力量是不會白費的。

  1939年4月13日。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