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論青年讀書風氣 | 上頁 下頁
清華的民主制度


  我們雖生在一個民主的國家裡,可是真正建立在民主精神上的組織,似乎還只是極少數。在這極少數當中,清華大約可以算得上一個。在清華服務的同仁,感覺著一種自由的氛圍氣;每人都有權利有機會對學校的事情說話。這是並不易得的。

  清華的民主制度,可以說誕生於民國十八年。十八年到二十年,這兩年多實際上沒有校長,但學校一切,如常的進展,於是從民主精神的表現,到民主制度的確立。這中間曾經過一回大風險,居然安穩的度了過去。但這制度究竟還是很脆弱的,若是沒有一位同情的校長支持的話。

  梅月涵先生便是難得的這樣一位同情的校長。他和清華關係之深,是大家知道的;他愛護清華之切,也是大家知道的。但難得的是他知道怎樣愛護清華;他使清華在這七八年裡發展成一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在這個比較健全的民主組織裡,同仁都能安心工作,樂意工作。他使同仁覺著學校是我們大家的,誰都有一份兒。

  有人也許驚奇,為什麼梅先生在種種事件上總不表示他的主見,卻只聽大家的。是的,這的確可驚奇。但是可驚奇而且可敬佩的是他那「吾從眾」的態度和涵養。他並不是沒有主見的;只看抗戰以來,教授會、評議會不得已而暫時停頓的時候,他的種種措施,就可以知道。但教授會和評議會的停頓,究竟是清華民主制度的損失,雖然校務會議還存在著。

  梅先生比別人更明白這種情形。在學校遷到昆明第二年,一切漸入常軌的時候,他便和校務會議諸先生決定恢復教授會和評議會。一年來開會雖然還不多,但清華的民主精神已經重新活躍起來了。相信在梅先生領導之下,清華的民主機構,最近的將來就會恢復常態的。

  但這個民主的機構,由大家的力量建成,還得大家同心協力來支持;梅先生和校務會議諸先生雖然領導有方,但單靠校長和少數人還是不成。——只要同仁都能像梅先生一樣愛護清華,並且知道怎樣去愛護,一切順其自然,不去揠苗助長,清華的民主制度,前途一定是光明燦爛的。

  1940年7月19日,平彝大旅社。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