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朱自清 > 古逸歌謠集說 | 上頁 下頁 |
卿雲歌 |
|
明良喜起歌 【陳壽祺輯伏勝《尚書大傳》】 維十有四祀,鐘石笙筦變聲。樂未罷,疾風髮屋,天大雷雨。帝沈首而笑曰:「明哉,非一人天下也,乃見於鐘石!」(《北堂書鈔》石部引)……于時俊乂百工相和而歌「卿雲」。帝乃倡之曰: 卿雲爛兮,和氣之明者也。糺縵縵兮;教化廣遠;或以為雲出岫回薄而難名狀也。日月光華,旦復旦兮。言明明相代。 「八伯」咸進稽首曰:明明上天,爛然星陳;日月光華,弘予一人! 帝乃載歌;旋持衡曰:日月有常,星辰有行;四時從經,萬姓允誠。于予論樂,配天之靈。遷於賢聖,莫不鹹聽!鼚乎鼓之,軒乎舞之;菁華已竭,褰裳去之。 于時八風循通,卿雲藂藂,蟠龍賁信于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鹹出於其穴,遷虞而事夏也。(《太平御覽》五百七十一樂部及元金履祥《通鑒前編》引) 【陳曰】 據《文選·曲水詩序》注,乃十有五祀事。 【沈德潛《古詩源》】 「旦復旦」隱寓禪代之旨。 【朱希祖《論〈卿雲歌〉不宜為國歌》】 (《學藝》二卷一號)「日月光華,旦復旦兮」的意乃指堯禪舜,舜又禪禹,故曰「旦復旦」,並非是「日新又新」的意,與湯的《盤銘》不同。 【沈約《宋書·符瑞志》】 舜在位十有四年,奏鐘石笙筦未罷,而天大雷雨,疾風髮屋拔木,桴鼓播地,鐘磬亂行,舞人頓伏,樂正狂走。舜乃擁璿持衡而笑曰:「明哉夫,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也!亦乃見於鐘石笙筦乎!」乃薦禹於天,使行天子事。于時和氣普應,慶雲興焉;若煙非煙,若雲非雲,鬱鬱紛紛,蕭索輪囷。百工相和而歌「慶雲」。帝乃倡之曰:「慶雲爛兮……」群臣鹹進稽首曰:「明明上天……弘予一人。」帝乃再歌曰:「日月有常……精華以竭,褰裳去之!」於是八風修通,慶雲叢聚;蟠龍奮迅于其藏,蛟魚踴躍於其淵,龜鱉鹹出於其穴,遷虞而事夏。 【《唐虞考信錄》】 餘按此數歌(《卿雲歌》等)者,淺而無味,泛而不切。惟「鼚乎」以下四句,頗有意義;而語意又與上文不倫。蓋錄他人之作,而不知其不合者;其為後人所擬顯然。 【朱希祖《論〈卿雲歌〉不宜為國歌》】 《卿雲歌》出於《尚書大傳》。《經典釋文》云:「《尚書大傳》三卷,漢伏生作。」按:《漢書·藝文志》,《尚書》下,僅載「《傳》四十一篇」,不著作者姓名。惟鄭玄序云:「張生,歐陽生從伏生學,數子各論所見,以己意彌縫其闕,別作章句。又特撰大義,因經屬指,名之曰『傳』。劉子政校書,得而上之,凡四十一篇。」照此看來,《尚書大傳》即使與《漢書·藝文志》所載之「《傳》四十一篇」就是一書,亦是張生、歐陽生輩所作,並非伏生作。況現在的《尚書大傳》是否即是《藝文志》四十一篇的《傳》,尚未可知。他中間可疑的地方甚多。……《卿雲》等三歌,乃其餘敘事的文,皆不似虞、夏的文章。《宋書·符瑞志》所引,大抵出於漢代緯書,如《尚書中候》等皆是。《尚書大傳》亦屬此類。故二書皆為鄭玄所注。其實此二書皆系漢人偽造事實,不足信也。《卿雲》等三歌,實仿《尚書》中「明良喜起歌」之意而作。其敘事中之「蟠龍」、「蛟魚」、「龜鱉」等語,亦本「鳳凰來儀」、「百獸率舞」而言。茲錄《尚書·皋陶謨》一節,以見其所由來:夔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虞賓在位,群後德讓。下管鞀鼓,合止柷敔,笙鏞以間,鳥獸蹌蹌。簫韶九成,鳳凰來儀。」夔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帝庸作歌曰:「勑天之命,惟時惟幾。」乃歌曰:「股肱喜哉,元首起哉,百工熙哉!」皋陶拜手稽首颺言曰:「念哉!率作興事,慎乃憲,屢省乃成。欽哉!」乃賡載歌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歌曰:「元首叢脞哉,股肱惰哉,萬事墮哉!」帝拜曰:「俞!往欽哉!」 《卿雲》、《八伯》歌,一唱一和,皆讚美之詞;末了一歌,乃言「菁華已竭,褰裳去之」,而「喜起明良歌」亦一唱一和,皆讚美之詞;末了一歌,乃言「叢脞」、「惰」、「墮」。難道舜作歌都是與人唱和,而唱和的都是三首嗎?且末了一歌,必定都要說到垂頭喪氣的事嗎?這種作偽摹仿,顯而易見。 【郭紹虞《中國文學史綱要初稿》二】 ……至於《尚書大傳》所載《卿雲歌》……及「八伯」和歌……其格調固與「喜起明良」之歌相似,然其後又載舜載歌雲,……則已覺有些可疑了。此詩前八句似李斯《泰山》、《會稽》碑語,後四句又似《小雅》「坎坎鼓我」等句法。雖後人作詩,不妨模擬古體,然此歌出於秦以後人的傳述,不見於秦以前人的記載,則亦不能無疑。 【梁啟超《中國美文史稿》三】 這三首歌,就詩論詩,總還算好;第一首且已采作國歌了。但以文學史的眼光子細觀察,這詩的字法、句法、音節不獨非三代前所有,也還不是春秋、戰國時所有,顯然是漢人作品。《尚書大傳》相傳是伏生作,真否已屬問題。就算是真,伏生已是漢初人了。……顯是依傍《皋陶謨》那三首造出來的無疑。 【鐘嶸《詩品》上】 昔《南風》之詞,《卿雲》之頌,厥義夐矣。 【徐禎卿《談藝錄》】 詩理宏淵,談何容易!究其妙用可略而言。《卿雲》、《江水》,開《雅》、《頌》之源;《蒸民》、《麥秀》,建《國風》之始。覽其事蹟,興廢如存;占彼民情,困舒在目。 【王世貞《藝苑巵言》二】 「古逸詩箴銘謳謠之類,其語可入三百篇者」一條下,有《卿雲歌》全篇。 【顧實《中國文學史大綱》】 舜治無為,深維道統。……「明良喜起」,君臣唱和以黼黻升平;《卿雲》、《南風》,文采風流而孕育騷賦。 【汪榮寶《複教育部令撰擬國歌書》】 ……右歌(《卿雲歌》)見《尚書大傳》,氣象高渾,超越萬流。而「卿雲」兼象國旗,「光華」隱寓國號,尤足動人愛國之思。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