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文學雜談 | 上頁 下頁 |
新文學觀的建設 |
|
現在要以極簡單的幾句話,研究一個極關重要的問題——就是新文學觀的建設問題。 在中國,這個問題尤為重要。 中國雖然是自命為「文物之邦」,但是中國人的傳統的文學觀,卻是謬誤的,而且是極為矛盾的。約言之,可分為二大派,一派是主張「文以載道」的;他們認為文非有關世道不作。於小說則卑之以為不足道,于抒寫性靈的小詩詞,則可持排斥的態度,于曲本則以為小道不足登大雅之堂。所以《四庫總目》不錄《西廂》《還魂記》諸曲本,亦不列小說一門。一派則與之極端相反。他們認為文學只是供人娛樂的。在文人自身則以雕斵文詞,吟風弄月之詩賦,為自娛之具。在一般讀者,則以談神說怪,荒誕無稽之小說,為消遣暇晷的東西。這兩派都是不明白文學究竟是什麼的。他們不知道文學存在的原因,也不知道文學的真正使命之所在。中國文學所以雖稱極盛,而實則沒有什麼偉大的作品者,即以此故。 前一派的文學觀現在已受西洋小說輸入的影響而稍稍變動了。而且,這一派的人,除了所謂極頑固的宋學家外,也沒有什麼別的人,勢力決不偉大,後一派的觀念,則幾乎充塞于全中國的「讀者社會」(Reading Public)與作者社會之中。現在《禮拜六》派與黑幕派的小說所以盛行之故,就是因為這個文學觀深中于人人心中之故。但無論這二派的影響如何,其所執持之觀念之必須打破,則為毫無疑義的。 我們要曉得文學雖是藝術,雖也能以其文字之美與想像之美來感動人,但卻決不是以娛樂為目的的。反而言之,卻也不是以教訓,以傳道為目的的。文學是人類感情之傾泄於文字上的。他是人生的反映,是自然而發生的,他的使命,他的偉大的價值;就在於通人類的感情之郵。詩人把他的敏銳的觀察,強烈的感覺,熱烘烘的同情,用文字表現出來,讀者便也會同樣的發生出這種情緒來。作者無所為而作,讀者也無所為而讀。——再明顯的說來,便是:文學就是文學;不是為娛樂的目的而作之而讀之,也不是為宣傳,為教訓的目的而作之,而讀之。作者不過把自己的觀察,的感覺,的情緒自然的寫了出來。讀者自然的會受他的同化,受他的感動。不必,而且也不能,故意的在文學中去灌輸什麼教訓。更不能故意做作以娛悅讀者。 如果以娛樂讀者為文學的目的,則文學之高尚使命與文學之天真,必掃地以盡。自然,愉快的文學,描寫自然的文學,與一切文學的美,都足以使讀者生愉快之感。但在作者的最初目的,卻決不是如此。讀者呢,也不是以此才去讀它,但現在的讀者卻正以消遣暇晷才讀文學,作者正以取得金錢之故,而才去著作娛樂的文學。此即文學之所以墮落的最大原因。嚴格說來,則這種以娛樂為目的的讀物,可以說他不是文學。因為他不是由作者的情緒中自然流露出來的,而是故意做作的。文學以真摯的情緒為他的生命,為他的靈魂,那些沒有生命,沒有靈魂的東西,自然不配稱為文學了。——雖然他們也是稱作小說、戲曲等等。 在別一方面說,如果作者以教導哲理,宣傳主義,為他的目的,讀者以取得教訓,取得思想為他的目的,則文學也要有加上桎梏的危險了。自然,文學中也含有哲理,看時也帶有教訓主義,或宣傳一種理想或主義的色彩,但卻決不是文學的原始的目的。如以文學為傳道之用,則一切文學作品都要消滅了。因為文學是人的情緒流泄在紙上的。是人的自然的歌聲與哭聲。自然而發的歌聲與哭聲決沒有帶傳道的作用的,優美的傳道文學可以算是文學,但決不是文學的全部。大部分的文學,純正的文學,卻是詩神的歌聲,是孩童的,匹夫匹婦的哭聲,是潺潺的人生之河的水聲。 總之,娛樂派的文學觀,是使文學墮落,使文學失其天真,使文學陷溺於金錢之阱的重要原因的;傳道派的文學觀,則是使文學乾枯失澤,使文學陷於教訓的桎梏中,使文學之樹不能充分長成的重要原因。 我們要想改造中國的舊文學,要想建設中國的新文學,卻不能不把這兩種傳統的文學觀盡力的廓清,盡力的打破,同時即去建設我們的新文學觀,就是: 文學是人生的自然的呼聲。人類情緒的流泄於文字中的,不是以傳道為目的。更不是以娛樂為目的。而是以真摯的情感來引起讀者的同情的。 這種新文學觀的建立,便是新文學建立的先聲了。不先把中國懶疲的「讀者社會」的娛樂主義與莊嚴學者的傳道主義除去,新文學的運動,雖不至絕對無望,至少也是要受十分的影響的。 這篇直覺的短論是在極短的時間內匆促作成的。有許多話都沒有說,只好等以後再討論。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