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研究 | 上頁 下頁 |
嶽傳的演化 |
|
《精忠傳》在早期的英雄傳奇中是一部極重要的作品,不知多少人讀了這部作品而憤慨不平,而切齒痛恨,而涕零不已。然而《精忠傳》卻不僅是一部書。在明代,嶽飛乃是一位通俗作家所極喜描寫的大人物。當時,至少有四部《嶽傳》在流行著: (一)武穆演義八卷 明熊大木編。後集三卷,李春芳編。嘉靖三十一年刊。這部書又有一部明刊本,名《宋武穆王演義》,凡十卷,亦題熊大木編。又有《繡像精忠全傳》凡八卷,題李卓吾先生評,前有李春芳序,大約即為熊本。前兩部書日本內閣文庫有藏本,後一部書道、鹹間有袖珍翻刊本。袖珍本的李春芳序上說:「他日讀王之《精忠錄》,輒歎曰:英華所聚皆正氣也。是誠可以激勵後人也。板行已久,頗有脫落。況近有頌王之德,弔王之詞,珠玉相照,皆未得登板,亦缺典也。乃躬為厘正而重刻之。」則此序似為重刻《精忠錄》的序,而非刊印《武穆演義》的序了。也許是刊行《武穆演義》的人,借李氏之名以為號召,故移此序於演義之前的吧。這部最早的嶽飛通俗演義,凡八卷,(未見李春芳的三卷後集,不知內容是什麼,是否果為李氏所作。)每卷十則,共八十則。始于金人的南侵,終於嶽飛的被殺,秦檜的在獄中受報應。全部《嶽傳》的骨架,在這裡已經成立了。全書並不分回,僅分為則,其「則目」也只是七字的單句,並沒有對偶的兩句。這很可見出此書的是嘉靖時或嘉靖以前的原本。全書用的是極淺近的半文半白的文體,與《三國志演義》極為相同,又可見當作者之時,白話文學的技術尚未臻於純熟之境。茲舉其中一小段於下: ……再興即辭嶽飛,徑往小商橋拒敵去了。嶽飛放心不下。又令岳雲引人馬五千埋伏臨潁北岸,候有動靜,急出救護。岳雲亦領計去訖。嶽飛分遣已定,自與張憲、徐慶、楊欽等整陣待敵。卻說兀術人馬鼓勇而來,先遣萬戶撒八、千戶張朵領三千人前哨,又著番漢渤兒蓋五十引鐵騎抄從小商橋合擊宋軍。蓋五十領兵自去不題。萬戶撒八與千戶張朵部胡兵,哨進小商橋,正遇宋將楊再興,騎馬擺列橋頭,大叫:「虜賊休走!」撒八、張朵大怒,勒馬雙出。楊再興手揮雙刀,驟馬乘勢與戰。方數合,金將力怯,兩騎馬往後退走。再興不舍,斫陣而入。金人大敗。忽橋後喊聲大起,一彪人馬殺來,乃番將蓋五十也。宋兵恰慌。金將撒八、張朵,見番人旗號,複勒騎殺回,將宋軍圍在中間。原來其地只有一條路,中間是小商橋隔斷。楊再興雖勇,前後皆是金人,進退不得。部眾各望橋上跳下。再興大叫曰:「今日當以死報岳將軍也!」縱騎衝突。金人兩下弓弩亂放將來。再興身被數十矢,忍痛不住,墜死馬下。忽北岸鼓聲雷動,一彪軍截出,乃嶽雲也。金兵望見岳家旗號,大驚曰:「岳爺爺兵到也!」各四散奔走。嶽雲駿騎已到,迎頭遇著萬戶撒八。嶽雲手起錘落,打死馬下。嶽雲與眾騎始得再興戶首,身無完膚,因令軍士焚之,得其箭簇二升。嶽雲感歎不已。 (第六卷) (二)重訂按鑒通俗演義精忠傳 明于華玉著,友益齋梓行。出於熊大木本《武穆演義》之後。金世俊的序未著歲月,大約是萬曆間的作品。此書一名《盡忠報國傳》。于氏作此書時,蓋以糾正熊書的荒誕不經的敘述者。他在凡例上,處處針對著熊傳而大肆其譏評:「俗裁支語,無當大體,間於正史多戾。……舊傳卷分八帙,帙有十目,大是贅瑣。至末卷,摭入風僧冥報,鄙野齊東,尤君子之所不道。」因此,他便「正厥體制,芟其繁蕪,一與正史相符,爰易傳名曰《盡忠報國》」。將八卷刪並為七卷,「更於目之冗雜無義者裁去其六。每卷系以回目」。對於舊傳的「句複而長,字俚而贅」處,他又「痛為剪剔,務期簡雅」。但《武穆演義》經了他的這一番刪訂之後,雖改舊觀,卻失了活潑的精神,傳奇的面目,他使《嶽傳》離開了民間的通俗讀物,而逼近於正史傳記的複述了。他雖自己居功的說道:「繕較凡七易丹墨,大有分肌劈理,脫胎換骨之功。」實則他的「簡雅」,較舊傳的「鄙俚」,尤為使人不快。傳奇的著作,是與其枯燥而無趣,不如鄙俚而生動的。 (三)岳王傳演義 八冊,明餘登鼇編,明版,日本內閣文庫有藏本。未見其書,不知內容如何,也不知是什麼時代的出品。大約總不會是在熊大木本之前。也許更在於華玉之後也難說。 (四)精忠全傳 明吉水鄒元標編次。此書今日尚有通行本流傳著。鄒氏字爾瞻,萬曆進士,累官至刑部右侍郎。魏忠賢當權時,他求退而去。卒諡忠介,有《願學集》。他這部《精忠全傳》是復興了傳奇的趣味,修訂了熊大木的舊本,而捨棄了于華玉改本的迂腐的。《精忠傳》到了此時已進步得很不少了。 以上都是明代的關於嶽飛故事的傳奇。為什麼嶽飛的故事在明代會那末樣的發達呢?一個原因便是受了權奸當國的刺激,與乎外敵侵陵的危懼,因此思良將,惡權臣,而不禁在傳奇中借岳飛、秦檜以發抒之了。別一個原因便是,嶽飛在南宋的初年,口碑對之並不怎麼好。直到了他的孫子岳珂作了《金陀粹編》為他呼屈之後,接著又逢著金人、蒙古人的屢次南下,人民愛國心為之大熾。於是嶽飛的故事便盛傳于時。經了蒙古人的短期統治之後,漢人痛定思痛,對於為國家捍禦強敵的這位名將,便格外的加以崇敬。景定時有《紀事實錄》,不久又有《精忠錄》,皆系鼓吹岳氏的忠貞的。至此,傳奇便自然而然的也會產生出來的了。我們看李春芳《精忠錄》的序,知道當時不學的太監也崇拜岳飛不已,便明白嶽飛故事在當時是如何的盛行了。 這些明代的《嶽傳》,到了清初而有了一個總結束。這個總結束便是錢彩編次、金豐增訂的《精忠演義說本岳王全傳》。這部書凡二十卷,八十回,是一部最完備的《精忠傳》。金豐的序上說:「從來創說者,不宜盡出於虛,而亦不必盡由於實。苟事事皆虛,則過於誕妄而無以服考古之心,事事忠實,則失於平庸,而無以動一時之聽。」他這幾句話直是道破了一切歷史小說與英雄傳奇的關鍵。《說嶽精忠傳》之不得不由《精忠傳》而成為荒誕的熊大木的《武穆演義》,更不得不捨棄了「簡雅」的于華玉的《盡忠報國傳》而走到更為荒誕的錢彩、金豐的《說岳全傳》,這乃是自然的進展,也便是民間的需要。一切傳奇都不能不走到這條路上去。不荒誕便不成其為「傳奇」,不荒誕便不能為民間讀者所深喜。錢彩、金豐的書,在諸本《說嶽》中最為流行,其原因大半便在於此。但錢、金的《說岳全傳》,其內容也自有其好處。他們將諸舊本的敘述與描寫都放大了。因了放大,便格外的得以從容的用工夫細寫那些應該細寫的情節與人物。因了放大,一切的敘述便更詳盡深入,一切的描寫便更生動活潑了。因了放大,一切的可以動人的地方便寫得格外的動人了。象「瀝泉山嶽飛廬墓」(第六回),「嶽飛破賊酬知己」(第十四回),「風波亭父子歸神」(第六十一回)諸節,都會使讀者感泣不禁的。而「風波亭」一節,有的人竟翻過去不敢看。《紅樓夢》上的鴛鴦之吊死,黛玉之臨終,使我們讀之,如見鬼影,如聞鬼聲,燈光也似乎變得綠豆兒大小了,其情境是驚怖無比的,她使我們毛戴發豎。「風波亭」的一幕,則不使我們感到恐怖,而使我們悲憤,傷感,不忍卒讀。其情境是淒凜可泣的,她使我們眼圈兒不自禁的濕了。但這書除大鵬鳥等報應輪回之說不論外,也頗有過於荒誕可笑的,如笑死牛臯,氣死金兀術(第七十九回)之類。其人物的性格也頗有脫胎於他書的,如牛臯那樣的一員「福將」,便活是《說唐傳》里程咬金的替身。而其文字也頗平庸,不大耐得吟味,與諸本《說嶽傳》較之,固然是高出,若置之於《水滸》、《紅樓》之列,卻頗有些「自慚形穢」。姑引楊再興誤走小商河(第五十三回)的一節,以與熊大木本的同節相比較。由此頗可見出嶽傳故事在二三百年間變化得或演化到什麼一個式樣。 ……再說第一隊先行楊再興,奉令前往朱仙鎮來。此時正值十一月天氣,只見四下裡彤雲密佈,大雪飄揚,萬里江山,如同粉壁。再興帶兵冒雪而行,一連走了兩日兩夜,已離朱仙鎮不遠。看那金邦人馬,漫山遍野,滔滔而來,不計其數。楊再興道:「三軍聽者!爾等看番兵如螻蟻一般,你們上前去,豈不白送了性命。爾等可紮好營寨,在此等候,我去殺他一個翻天倒海。」眾兵一齊答應,下了營寨。那楊再興即便拍馬搖槍,往番營殺進。誰知那昌平王兀術四太子,帶領了六國三川大兵,分為十二隊,每隊人馬五萬,共有六十五萬人馬,虛張聲勢,假言二百萬,往小商橋而來。第一隊的先鋒雪裡花南,走馬上來。正遇著楊再興,一馬當先,把槍只一挑,將雪裡花南挑下馬來。番兵不能抵擋,呐喊一聲,兩邊散開。楊再興拍馬趕上。那二隊先行雪裡花北,便來接戰。早被楊再興一槍,那雪裡花北招架不住,也死于馬下。只見那番兵回身一轉,楊再興拍馬又上前來。撞見三隊先鋒雪裡花東,早已知道前邊之事,催馬搖刀上來。正遇楊再興,他的刀尚沒有舉,早又被楊再興一槍將頸下挑了一個窟窿,翻身落馬。殺得那些番兵,東倒西橫,抱頭鼠竄,只恨爺娘少生了兩隻腳。沒命的好走。那四隊先行雪裡花西聞報,飛馬上來接戰。沖著楊再興,不上一合,早被再興挑于馬下。不上一個時辰,連把四員番邦大將,送往閻羅殿去了。四隊番兵,共計有二十余萬。見主將已亡,大敗而走。眾番兵懼怕,不知照依這樣的南蠻,有多少追殺下來,先自慌了亂跑,人撞人跌,馬沖馬倒,自相踐踏,死者不計其數。但見屍如山積,血若川流。楊再興在後追趕。見番兵向北而走,心下想道:「我往此處抄去,豈不在番人之前截住他的歸路,殺他個片甲不留!」再興想定了主意,竟往近路抄去。誰知此地有一條河,名為小商河。早已被這大雪遮滿,看不出河路。那些番兵,盡皆知道是商河,前邊小商橋。所以那些番兵,皆向西北而逃。小商河河水雖不甚深,卻皆是淤泥衰草,被雪掩蓋,不分河路。楊再興一馬來到此處,一聲響跌下小商河,猶如跌落陷坑的一般,連人帶馬,陷在河內。那些番兵看視,只叫一聲「放箭」,一眾番兵番將,萬矢齊發,就象大雨一般射來。可憐楊再興連人帶馬,射得如柴蓬一般。後人有詩吊之曰: 東南一棒天鼓響,西北乾方墜將星。 未曾受享君恩露,先向泉台泣夜螢。 兀術傳令眾將,調兵轉去下營。若有南蠻前來迎敵,不可造次,須要小心準備為主。不言兀術之事,卻說那二隊先行嶽雲趕到,天色已晴。再興的軍士,上前迎著公子,報道:「楊老爺追殺番兵,誤走小商河,陷於河內,被番人亂箭射死。特來報知。」嶽雲聽了,不覺大叫道:「苦哉!苦哉!救應來遲,此乃我之罪也!」傳令三軍:「與我紮住營盤,待我前去與楊叔父報仇!」三軍得令,安下營頭。岳雲拍馬搖錘,直抵番營。一馬沖進金營,有分教: 萬馬叢中顯姓字,千軍隊裡奪頭軍。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