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九章 話本的產生(5)


  五

  「詞話」以外,別有「詩話」。但二者的結構卻是很相同的;當是同一物。「詩話」存於今者,僅有《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三卷,亦名《三藏法師取經記》。共分十七章,每章有一題目,如《行程遇猴行者處第二》,《入王母池之處第十一》之類,正和《劉知遠諸宮調》的式樣相同。這是「西遊」傳說中最早的一個本子,其中多附詩句,像:

  僧行七人次日同行,左右伏事。猴行者因留詩曰:「百萬程途向那邊,今來佐助大師前。一心祝願送真教,同往西天雞足山。」三藏法師答曰:「此日前生有宿緣,今朝果遇大明仙。前途若到妖魔處,望顯神通鎮佛前。」

  《取經詩話》以猴行者為「白衣秀才」,又會作詩,大似印度史詩《拉馬耶那》裡的神猴哈奴曼(Hanuman)。哈奴曼不僅會飛行空中,而且會作戲曲。相傳為他所作的一部戲曲,今尚有殘文存於世上。

  宋代「講史」的著作,殆不見傳於今世。曹元忠所刊佈的《新編五代史平話》,說是宋板,其實頗有元板的嫌疑。惜不得見原書以斷定之。《新編五代史平話》凡十卷,每史二卷,惟《梁史》及《漢史》俱缺下卷。其文辭頗好。大抵所敘述者,大事皆本於正史,而間亦雜入若干傳說,恣為點染,故大有歷史小說的規模。其中,像寫劉知遠微時事,郭威微時事,都很生動有趣。其白話文的程度,似更在羅貫中的《三國志演義》之上。

  又有《大宋宣和遺事》者,世多以為宋人作;但中雜元人語,則不可解。「抑宋人舊本,而元時又有增益」耶?書分前後二集,凡十段,大似「講史」的體裁,惟不純為白話文,又多抄他書,體例極不一致。所敘者以徽、欽的被俘,高宗的南渡的事實為主,而也追論到王安石的變法,其口吻大似《拗相公》。開頭並曆敘各代帝王荒淫失政的事,以為引起。其中最可注意者則為第四段,敘述梁山濼聚義始末。其中人物姓名以及英雄事蹟,已大體和後來的《水滸傳》相同:當是《水滸》故事的最早的一個本子。惟吳用作吳加亮,盧俊義作李進義為異耳。

  又有《梁公九諫》一卷,北宋人作,文意俱甚拙質。敘武后廢太子為廬陵王,而欲以武三思為太子。狄仁傑因事乘勢,極諫九次。武后乃悟,複召太子回。當是「說話人」方起之時的所作罷。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