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三十八章 鼓子詞與諸宮調(2)


  二

  先說「大麯」。《宋史·樂志》曾載教坊所奏十八調四十大麯的名目。其中的名稱,與唐代燕樂大麯的名目,頗有幾個相同的,像《梁州》、《伊州》、《綠腰》等。這些大麯,最原始的方式是怎樣的,今已不可知。但我們在宋人著作裡,所見的大麯,像董穎的詠西子事的《道宮薄媚》;曾布的詠馮燕事的《水調歌頭》等,都是長篇的敘事歌曲。《道宮薄媚》從《排遍第八》起,到《第七煞袞》止,共有十遍,《水調歌頭》則從《排遍第一》起,到《排遍第七·擷花十八》止,共有七遍。姑舉《水調歌頭》的首二遍於下:

  〔排遍第一〕魏豪有馮燕,年少客幽、並。擊球鬥雞為戲,遊俠久知名。因避仇來東郡,元戎逼屬中軍。直氣淩貔虎,須臾叱吒,風雲懍懍座中生。偶乘佳興,輕裘錦帶,東風躍馬,往來尋訪幽勝,遊冶出東城。堤上鶯花撩亂,香車寶馬縱橫。草軟平沙穩,高樓兩岸,春風笑語隔簾聲。

  〔排遍第二〕袖籠鞭敲鐙,無語獨閑行。綠楊下,人初靜,煙澹夕陽明。窈窕佳人,獨立瑤階。擲果潘郎,瞥見紅顏。橫波盼,不勝嬌,軟倚雲屏曳紅裳。頻推朱戶,半開還掩。似欲倚伊啞聲裡,細訴深情。因遣林間青鳥,為言彼此心期,的的深相許,竊香解佩,綢繆相顧不勝情。

  《樂府雅詞》,中國今存最早的一部宋人選編的宋詞總集。共3卷,另《拾遺》2卷,編定於紹興十六年(1146)。南宋曾慥(?~1155)編。曾慥字端伯,號至游居士,曾公亮裔孫,福建晉江(今福建南安)人。

  這當是宋詞發展的自然的結果。「詞」在這時已不甘終老於抒情詩的範圍以內,而欲一試身手於敘事詩的場地上了。所謂唐的大麯,或和宋初的大麯,同是有「聲」而無「辭」,只是幾遍的舞曲,和《水調歌頭》諸作,當是大殊的。

  別有所謂《調笑轉踏》者,也是大麯的一流。曾慥《樂府雅詞》曾錄無名氏的《調笑集句》,鄭彥能的《調笑轉踏》,晁無咎的《調笑》,皆是以詩與曲相間而組合成之的。先陳「入隊」的致詞,然後是一首詩,然後是一首曲,以後皆是以一詩一曲相間,末則結以「放隊」詞。這種體裁,已較大麯為進步,似是由大麯到鼓子詞的一種過渡。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