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七章 辭賦時代(3) |
|
三 後漢的辭賦作家,也完全不脫西京的影響;西京有什麼,東京的作家一定是有的。司馬相如有《子虛賦》,班固便有《兩都賦》;東方朔有《答客難》,班固便有《答賓戲》,張衡便有《應間》;枚乘有《七發》,張衡便有《七辯》。兩漢人士模擬之風本盛,而以東京為尤甚,而辭賦作家則尤為甚之甚者。許許多多的辭賦,皆可以一言而蔽之曰:「無病而呻」;而其結構佈局,更有習見無奇的。 東京的第一個重要的辭賦作家是班固。固字孟堅(公元32~92年),扶風安陵人。年九歲,能屬文,為蘭台令。述作《漢書》,成不朽之業。其所著之賦,以《兩都賦》為最著。《兩都賦》之結構,絕似《子虛賦》。先言西都賓盛誇西都之文物地產以及宮闕之美于東都主人之前,東都主人則為言東都之事以折之,於是西都賓為其所服。又作《答賓戲》,則為仿東方朔《答客難》者。永元初(公元89年),大將軍竇憲出征匈奴,以固為中護軍。後憲敗,固被捕,死於獄中。 同時有崔駰也善為辭賦,所作《達旨》仿揚雄《解嘲》。其他《反都賦》諸作,今已散佚。馮衍字敬通,京兆杜陵人,亦以能作賦名,王莽時不仕,更始立,衍為立漢將軍。光武時為曲陽令。所作有《顯志賦》及《書銘》等。張衡字平子,南陽西鄂人(公元78~139年)。所作有《西京賦》、《東京賦》、《南都賦》、《周天大象賦》、《思玄賦》、《塚賦》、《髑髏賦》等,又有《七辯》、《應間》,仿枚乘、東方朔之作。此種著作在現在看來,自不甚足貴,其足以使他永久不朽者,乃在他的《四愁詩》: 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父艱, 側身東望兮涕沾翰。 美人贈我金錯刀,何以報之英瓊瑤。 路遠莫致倚逍遙,何為懷憂心煩勞。 此詩之不朽,在於它的格調是獨創的,音節是新鮮的,情感是真摯的。雜於冗長浮誇的無情感的諸賦中,自然是不易得見的傑作。衡並善於天文,為太史令,造渾天儀,候風地動儀,精確異常,乃是中國古代最大的一位天文家。後出為河間相,有政聲,征拜尚書,卒。 李尤字伯仁,廣漢雒人(公元55~137年)。初以賦進,拜蘭台令史。與劉珍等撰《漢記》,後為樂安相,卒。有《函谷關賦》、《東觀賦》等。其《九曲歌》雖僅餘二句:「年歲晚暮時已斜,安得力士翻日車」(下闕),卻已顯其宏偉的氣魄。 馬融字季長,扶風茂陵人(公元79~166年)。為漢季之大儒,但亦工於作賦,善鼓琴,好吹笛,達生任性,不拘儒者之節。常坐高堂,施絳紗帳,前授生徒,後列女樂。所作以《笛賦》為最著。 王逸字叔師,南郡宜城人,元初中舉上計吏,為校書郎。順帝時為侍中。其不朽之作為《楚辭章句》一書,他自己之《九思》亦列入其中。此外尚作《機賦》、《荔支賦》等。 蔡邕字伯喈,陳留圉人(公元133~192年)。為漢末最負盛名之文學者。召為議郎,校正六經文字,自書丹於碑,使工鐫刻,立於太學門外。觀視及摹寫者車乘日千餘輛,填塞街陌。後免去。董卓專政,強迫邕詣府,甚敬重之,三日之間,周曆三台,拜左中郎將。卓被殺,邕竟被株連死獄中。所作文甚多,賦以《述行》為最著。有詩名《飲馬長城窟行》者,辭意極婉美: 青青河畔草,綿綿思遠道。遠道不可思,夙昔夢見之。 夢見在我傍,忽覺在他鄉。他鄉各異縣,展轉不可見。 編邕集者多把她列入。《文選》則題為無名氏作。 參考書目 一、《文選》 梁蕭統編,有胡克家刊本,《四部叢刊》本。 二、《全上古三代秦漢三國六朝文》 清嚴可均編,有王氏刊本,醫學書局印本。 三、《漢魏六朝百三名家集》 明張溥編,有原刊本,長沙刊本。 四、《漢魏六朝名家集》 丁福保編,醫學書局出版。 五、《歷代賦匯》 清康熙間敕編,有揚州書局刊本,有石印本。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