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
第五章 先秦的散文(1) |
|
先秦散文壇的盛況——哲學家的天下——儒道墨的分道並馳——老子——孔子和墨子的積極的救世的精神——「儒分為八,墨離為三」——孟子與荀子——莊子——韓非與呂不韋——諸歷史家——《戰國策》——《春秋左氏傳》——《穆天子傳》 一 上古文學,在詩歌一方面,不過有《詩經》與《楚辭》的兩個總集,偉大的作家也只有幾個人。但在散文一方面,作家卻風起雲湧,極一時之盛。或為哲學家,或為政治家,或為辯士,或為歷史家,或為專門的學者。各有所長,各有所見,各有所執持。他們是抒達自己的意見而無諱避的。他們沒有什麼傳統的信仰與意見的束縛,他們各欲為開山祖,也各有他們的信徒。這個時代,論者每以為是中國哲學的黃金時代。 雖然他們並不以文學為業,但他們的文章,卻也是光彩煥發,風致遒美,其結構的嚴整,文句的精粹,都為漢以後散文作家所少見。他們每能以盛水不漏的嚴密的哲學思想,裝載于美麗多趣的文字裡,驅遣著豐富的想像,生動的比喻,活潑而有情致的文辭,為他自己的應用。因此,他們的作品,便不惟成了哲學上的名著,也成了文學上的名著。 他們都是生活在從公元前570年(周靈王時)到公元前230年(秦始皇時)之間的一個時代的。這一個時代,即所謂春秋戰國的時代。這時,中國的各地,尤其是黃河流域,都繼續的陷在局部戰爭的情形之中。爭戰不休,兵戈時舉。一切的傳統的道德與思想都已被打得粉碎。政治上社會上的紛紜也已達於極點。於是新創的哲學思想與政治觀念便應運而出。有的人表白出消極的厭世的破壞思想。有的人還要努力的維持古代的傳統思想,保存古代的一切良好的制度,積極的與社會相爭鬥。有的人欲以仁愛及實用之學,來挽救這種的擾亂與民間的疾苦。有的人則更欲以嚴明的政治及法律來統轄這種紛擾的局面。這些都是由社會的自然的趨勢裡,醞釀出他們的哲學來的。 重要的派別有三:即所謂儒、道、墨者是。道家抱消極的厭世思想,儒家則主張保守與用世,墨家則以救天下博愛為己任。更有持極端的個人主義,雖拔一毛而利天下也不肯為的楊朱,以嚴刑峻法統治一國的商鞅、韓非,以詭辯伏人而自喜的公孫龍、鄒衍等等。但他們的影響究竟沒有儒、道、墨三家那麼大,他們的跟從者也沒有儒、道、墨三家那麼多。 這三派的哲學家,各有其開山祖,儒家為孔丘,道家為李耳,墨家為墨翟。這一個時代,恰好也是希臘哲學的黃金時代;蘇格拉底,柏拉圖,亞裡士多德,西諾諸人相繼而起。我們沒有阿斯克洛士、優裡辟特似的大悲劇家,然而我們卻有許多的哲學家,足以與希臘哲學界東西相輝映。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