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鄭振鐸 > 中國俗文學史 | 上頁 下頁
第三章 漢代的俗文學 二


  漢高帝劉邦原來是一個無賴子;溺儒冠,亂罵人,「為天下者不顧家」,「幸分我一杯羹」,處處都表現其為一個無教育的人物。所以,他不會欣賞古典的東西的。他喜歡楚歌,愛看楚舞,他自己也會作楚歌。而楚歌,乃是當時流行的民歌,大約是隨了楚兵的破秦而大流行於世的。他有《大風歌》和《鴻鵠歌》,都是楚歌。

  大風歌

  《史記》:高祖既定天下,還過沛留,置酒沛宮,悉召故人父老子弟佐酒。發沛中兒,得百二十人,教之歌。酒酣,上擊築自歌曰:

  大風起兮雲飛揚,威加海內兮歸故鄉。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鴻鵠歌

  《史記》:高帝欲立戚夫人子趙王如意,後不果。戚夫人涕泣。帝曰:為我楚舞,我為若楚歌。其旨言:太子得四皓為輔,羽翼成就,不可易也。

  鴻鵠高飛,一舉千里。羽翼已就,橫絕四海。

  橫絕四海,又可奈何!雖有繒繳,將安所施?

  劉邦的妾戚夫人,為其妻呂後所囚,剪去她的頭髮,穿著赭衣,令在承巷裡舂米。戚姬一面舂,一面想念著她的兒子趙王如意,唱著楚歌道:

  子為王,母為虜。終日舂薄暮,常與死為伍。

  相離三千里,當誰使告汝!

  趙幽王劉友娶呂氏女而不愛,愛他姬。諸呂讒之于呂後。她大怒,令兵圍其邸,竟至餓死。他在被幽禁時,曾作歌道:

  諸呂用事兮劉氏微,迫脅王侯兮強授我妃。

  我妃既妒兮誣我以惡,讒女亂國兮上曾不寤。

  我無忠良兮何故棄國,自決中野兮蒼天與道!

  于嗟不可悔兮寧早有財!

  為王餓死兮誰者憐之?呂氏絕理兮托天報仇!

  這不絕像口頭的說話麼?

  諸呂用事,朱虛侯劉章心裡很不平。有一天,宮廷裡宴會的時候,呂後命他監酒。他起來歌舞,作《耕田歌》道:

  滌耕,概種,立苗欲疏。

  非其種者,鋤而去之。

  諸呂用事,諸呂指漢代呂後專權時形成的以呂後為首的外戚集團,包括呂後的侄子呂谷、呂產、呂祿等。他們占居軍隊要職,把持朝政,謀奪劉氏天下。後被誅滅。

  這也是近乎白話的詩歌。

  在漢初,自劉邦以下諸侯王未必都受過古典的教育,但往往能楚歌,故自劉邦、戚姬以下,所作的楚歌,都是淺顯如話的。

  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時候,便有些不同了。這時,古典主義的勢力已經漸漸的大了。挾書之禁,早已除去。劉徹他自己是最喜歡文學的。他看重枚乘、司馬相如等。他自己所作的楚歌,像《秋風辭》、《落葉哀蟬曲》等便作風有異了。這時的楚歌卻變成了逼肖《離騷》、《九章》了,而非複近乎口語的東西。

  但像其長子燕刺王劉旦將自殺時的歌:

  歸空城兮,狗不吠,雞不鳴。

  橫術何廣廣兮,因知國中之無人。

  其第五子廣陵厲王劉胥的歌:

  欲久生兮無終,長不樂兮安窮?

  奉天期兮不得須臾,千里馬兮駐待路。

  黃泉下兮幽深,人生要死,何為苦心?何用為樂?

  心所喜,出入無悰。為樂亟。

  蒿裡召兮非門閱,死不得取代,庸身自逝。

  都還帶著極濃厚的白話的氣息的。楊惲的《答孫會宗書》中有一詩云:

  田彼南山,蕪穢不治。種一頃田,落而為萁。

  人生行樂耳,須富貴何時!

  也是明白淺顯的。

  張衡的《四愁詩》,也是楚歌,「我所思兮在太山,欲往從之梁甫艱,側身東望涕沾翰。……」而古典的氣息已是相當的濃厚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