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職業教育研究 | 上頁 下頁
第二章 職業教育之需要


  經濟狀況之變遷為職業教育之需要原因一 職業教育之需要,其原因多端。其第一原因為經濟狀況之變遷。自上世紀以來,世界人類生產能力倏增;憑藉蒸汽與電力之作用,炭與水之效力遠非昔比。美國總統詹姆斯嘗有言曰:「今日美國國內之機械生產力殆遠過一世紀前全世界人民之生產能力。在多類工作上,僅得一小機械之助力,一人所能成就之工作,勝過本世紀初葉時五十人之工作而有餘;同時在其他工作上因蒸汽與電力之應用,雖百年前全世界人類並力而後能成之事,今則一人主之而有餘矣。」製造既精速無倫,商業亦隨踵勃興;近一世紀工商業之進步速率,大有一日千里之勢,雖前十世紀之長時間,莫之敢望。經濟狀況既大異於前,社會乃大受其影響,教育上之新需要亦發端於是焉。故施訥登博士嘗言:家庭也,工場也,此古來職業教育之地也。世運漸進,科學日明,工藝之製造,宏偉壯大,迥非一手一足之力所能及。工場師徒傳授之心得,不足以應現世之要求,藝徒之制遂剝落無存。若工藝匯萃之區,廠場高大,隔絕內外,家居之童稚欲窺其內容而無由。彼從前小市鎮之織布錘鐵為人人所共見者,至是已久不可複得。不過村落農家,父作子述,猶用家庭教育之方法,相為授受,以傳其技。然自近代新法層出,花能雙蕾,穀可十穗,舊時農法,亦相見立敗,不能競矣。加以近世財政規劃偉大,鞭笞平民于無形之中;若驅婦孺習鈍拙之手工,長此不已,國將不競。以是種種,可知家庭工場,農莊遺傳教育,已居失敗之地位。非特設學校,分科教授,不足以挽救人生之職業矣。

  教育觀念之改變為職業教育之需要原因二 因經濟狀況之變遷而職業教育之需要乃隨之俱起,誠如施訥登博士所述矣。然數十年來教育觀念之改變亦與有力焉。故職業教育之需要,其第二原因為教育觀念之改變。其故安在,請得申言之。當上世紀之上半葉,世界對於教育及政治經濟之概念,其範圍甚為狹隘。當時所謂政治經濟,以為人生一切志願,目的,欲望,及愛情等等實皆屈伏于求富欲望之下,所謂人者非他,即此類動物而已!此種學說實屬偽謬。今之所謂經濟學者,其視人也,乃視為具有眾多及複雜動機之人類;其職務乃在展其功用,為人類求得必須之事物,俾得維其舒泰生活;其所重者在人而不在財富。經濟界之觀念變矣,教育上之觀念亦同時有重要之改革。往昔之教育乃為閒暇階級而設,重在文藝;今則此種注重點已遷移矣,其所重者乃在工業的,實利的,與平民主義的教育觀念,視教育為增進公民及工業效率之工具。教育上陳舊方法與陳舊觀念成立之時,世人對於從事工作之人生觀至為狹隘。除讀寫算外(three R's),工作階級殆無領受其他教育之權利;得領受此種教育者僅限於所謂文雅階級。晚近研究教育問題者始覺社會之基礎不在書本教育矣。蓋在平民主義之社會,教育之權利當普及于全體國民,苟所授教育,其效用僅適宜於少數專門事業之人,或僅適宜於少數閒暇階級之人,則雖有強迫義務教育,仍與平民主義背道而馳;苟所授教育,其宗旨僅在增加工業上大組織中雇用人之效率與速率,亦與平民主義相剌謬。適當之教育不但顧及少數之特殊階級,且顧及不幸之多數國民,是誠平民主義之教育真銓矣;然尤在不特將此教育之權利普及于人人,而其所授教育且須適用於各階級之個人,不然普及猶無益也。教育上之觀念既有如是重要之改革,職業教育之需要乃愈急不容緩矣。

  普通教育不盡適用為職業教育之需要原因三 因教育觀念改革而注重普及教育,因注重普及教育而不得不注重職業教育,其故安在,則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不能盡應一般群眾之要求是已。故職業教育之需要,其第三原因為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不能盡應一般群眾之要求。此點可析為二端,分別論之。一曰群眾在經濟上與時間上不能皆有求得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之能力。二曰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不能適應一般群眾之需要。

  第三原因之經濟方面 除少數特殊階級之子弟外,其餘大多數平民因收入有限,自給不暇,勢不能供給其子弟,俾得繼續在校肄業。於是青年為自求生活及輔助家族生計起見,不得不提早輟學,從事工作。所謂從事工作者,其意義常等於學業之終點,甚至並學得之知識而亦遺忘無餘。以美國教育之盛,留心教育之士,猶大聲疾呼,痛言兒童自十四歲至十八歲中間輟學之多。以為長此以往,個人與國家之受害皆有不可勝言者。美國一國之專門學校與大學,數逾六百,而受大學教育者千人中僅有一人而已。入國民學校一年級而直達中學畢業者百人中僅有十一二人而已。近以國內教育家提倡補習職業教育之力,輟學之數已銳減。返觀吾國教育狀況則又何如者。受四年初等小學教育後,能入高等小學者有幾人乎?高等小學卒業後,能入中學者有幾人乎?中學卒業後,能入大學者,又有幾人乎?歐美先進國因國內青年半途輟學作工而即大聲疾呼,以為長此以往,國民之教育將不免破壞而減損國家社會之效率,以為補偏救弊,端賴職業教育。吾國青年半途輟學,且流為遊民,無工可作,則職業教育之需要更當何如?

  第三原因之需要方面 一般群眾在經濟上與時間上不能皆有求得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之能力,既如上述,而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亦複不能適應一般群眾之需要。歐美高等專門學校及大學制度本屬中世紀之遺傳產物,當時人民所注重者大抵在於準備文雅生活之享用,帶有宗教色彩,世界上之責任問題,不甚措意。然當初所謂大學雖為教會養育人材,如有受過適當預備之人,無論貧無立錐之地,亦得容納。厥後則僅授四種「自由的專業」:道學,法律,醫學,與哲學。操此專業者既居全數人口中極少部分,於是與一般平民之業務益若風馬牛之不相及矣。時至今日,雖經無數改革而此種中世紀之遺風餘韻猶有存者。學校課程中仍多無補實際之科目。其結果仍不外養育少數境遇特優之人,一般人民,視實用綦切而無餘力及此者,安敢存此希望。即有此教育,與其所謀之職業既無所裨益,誰願令其子弟虛擲其光陰於無用之地者。世人固有矜憫幼年兒童為處境所迫,勢不得不輟學從工,因而永失教育之機會者,於是倡辦夜校或補習學校以期補救。然所學與所作無涉,兒童于工作疲勞之余,尚須竭其精神從事無補實際之教育,果何為者!故救此缺憾者無他,惟有職業教育而已。今吾國教育之不切於實用則亦有同慨者。中學畢業而得升學者僅居百分之二三十,此外大都無業,或雖有業而大都非正當者也。高等小學之得收容於中等學校者亦不及四分之一,此外大都營營逐逐,欲謀一業於社會,而苦所學之無可以為用。此猶就普通學校而論耳。若實業學校專門學校似可以無慮矣,而亦有大謬不然者。有以畢業於紡織專科而為普通小學校圖畫教員者矣;有以畢業於農業專科而為普通行政機關助理員者矣。所用非其所學,滔滔皆是。雖然,此猶足以糊其口也,其十之六七,乃並一啖飯地而不可得。實業學校畢業且然,其他則又何說。抑此亦非用人而違其長者之咎。嘗聞農場嘗用農學生矣,其知識,其技能,或不如老農也;商店嘗用商學生矣,其能力未足應商業用,而其積習,轉莫能一日安也。此非教育自身之不切實用而何耶?於是為父母之遣子弟入校者,非為實用計,大多數仍存科舉時代之虛榮心,視為裝飾品耳。然此非一般平民所能為。與平民主義之教育不相容。大多數之平民,其所學與所用,當相輔而行,質言之,即其所受教育當與其恃以自立之職業有密切之關係。故救此缺憾者無他,亦惟有職業教育而已。

  美國實行職業教育所主張之十二理由 總上所述,職業教育之需要,其大原因有三端:(一)經濟狀況之變遷,(二)教育觀念之改變,(三)普通教育與自由教育不能盡應一般群眾之要求。其他原因雖多,其大旨要不外乎此。美國於一九一七年由國會通過關於職業教育之大計劃,即所稱斯密休士律者。於此律將行通過之前,美國「國帑協助全國職業委員會」嘗將需要職業教育之十二項原因,報告於國會。其目的在表明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與教育各方面,皆有需要之理由,以為如此要政,國帑實應予以援助。此報告書系草於此次世界大戰開幕之前,故其間不無與現今狀況不甚全符之處,然就大體而論,實為需要職業教育之有力理由。且其中所舉,亦有足與吾國需要相印證者。故特撮要臚列如左,以供借鏡焉。

  (一)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保存且發展天然富源。美國農業往昔之所以興盛者,蓋以土地富饒故也。其實此種良好狀況,苟中央政府能早與各州政府同心協力,使美國農夫得受有系統之訓練,則實現之期,可於前百年見之。今後如欲保全且發展美國素以自豪之農業事業,亟宜提倡職業教育之訓練,俾一般農夫皆得相當知識,善用天然富源。至於工商方面,向來憑藉原料之多而且賤,今則國外原料之供給漸增,國內之原料或反形退步矣;向來憑藉外國工人之多而且賤,今固難望永能源源由歐洲而來,益以工業愈亦精巧,亦非粗工所能從事矣。故非提倡職業教育,使店鋪工廠中之工人得有適宜知識與訓練,因此知如何利用原料,不至虛耗;知如何將國內之樹林及礦物,造成更有價值之貨品;則工商業之興隆,不能保也。

  (二)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使人工不至虛耗。美國潛伏之大寶藏,不但為尚未開展之技能與職業之未來機會,不但為散處各地之千萬工人,而且包括無數之學校兒童;此種兒童每年由初級學校而入店鋪,田野,及辦公室服務者整千累萬。而吾人對於人工保全之方法,甚不注意,殊可慨也。人工虛耗之狀況,大略不外(甲)無業之人,或為勢所迫,不得不為怠惰之人;(乙)工作不完全或未經訓練之人;(丙)用不得當之人。補救之策,舍職業教育莫由。

  (三)職業教育之訓練能作徒弟制度之補助。美國工業界之工人,就大概而言,其技能實較前為遜。蓋今日學校尚未以訓育已赴工作之人之教育為己任,青年不得不在工業組織中,暗中摸索,冀得一二知識與技能。然此種工業組織已不若徒弟制度矣;大規模之生產,極端之分工,及偉大機械之猛進無比,使徒弟制度無存在之餘地。補救之策,亦舍職業教育莫由。

  (四)職業教育之訓練能增高賺得工資之能力。無論在何項職業內,其工人如得相當之實際訓練,生產增加,其賺得工資之能力亦隨之增高;國民生計,因得較前充裕。

  (五)職業教育之訓練能造成經過訓練之工人,以應社會之需要。工業界關於更為精美貨品之需要既日益增加,則經過訓練工人之供給亦較前減少,故宜注意職業教育,以補其缺。

  (六)職業教育之訓練能減低生活費用。因職業不興,可得耕耘之區域未被利用,一方面人口銳增,農業階級之生產力不能與之俱進,生活費用遂因之增加,而民生苦矣。

  (七)職業教育實一良善之投資事業。因職業教育而用之款項,實猶一種良善之投資事業,必能獲得大利;姑不論其在教育方面與職業方面所得之利,即就金錢而言,亦有非他事所及者。本委員會固承認男女國民之價值,除其自身及社會所得之福利外,決不當以金錢為估量之標準。然即就金錢言之,亦有可觀者。美國十八歲及十八歲以上之人,從事耕種,開礦,製造,商務,運輸等事者,達二五,〇〇〇,〇〇〇。吾人試假定因職業教育之措施得當,每人一日所得之工資得增高一角,則每日工資增加之總數可達二,五〇〇,〇〇〇元,每年可達七五〇,〇〇〇,〇〇〇元。此所增之數即為一國財富之增加。此猶為最低度之假定,如每日之增加為二角半,則每日之增加為六,二五〇,〇〇〇元,每年為一,八七五,〇〇〇,〇〇〇元矣。為全國財力計奈何不提倡職業教育?

  (八)美國之昌盛實在危殆之期,救之惟有提倡職業教育。蓋美國不但為大工業國,實亦大農業國;今每年人民之聚集城市者增多,而從事農務者日少,豈不可危。

  (九)職業教育能使美國教育合于平民主義。其理由如下:(甲)承認各人有其不同之興趣與能力,使各人皆有同等之機會,預備其一生職業;(乙)有人為境遇所迫,不得不從事工作者,則利用一部分時間補習學校或半日學校,俾此種人亦得受其教育。

  (十)職業教育對於普通教育之目的與方法,亦有其良好影響,其影響雖為間接的,實屬積極方面也。(甲)凡有兒童不能反應單獨書本教授者,可用「由作為而學習」之方法利導之;(乙)將實利之目的引進教育制度之內,取文化教育方面之貴族氣度而代之,由是使教育切於實用,使教育與實際生活聯絡貫通。

  (十一)工業方面與社會方面之不安寧,大部分實因職業教育訓練之缺乏。目今工業界之工人,因分工之制,每人無異一簡單機械;久作單純可厭之機械動作,安怪其生厭思亂。如能輔以職業教育,使其合于工業界之進步,量力升遷,果有出類拔萃之才,不患無領袖之望。

  (十二)職業教育可直接增加國民生活程度。良善之生活程度所憑藉者二事:一為大多數群眾之賺得工資能力增加;二為大多數群眾對於價值有更完善之瞭解能力。職業教育於此二事皆可顧及,故能使人民心志向上有求進之心。使人煥發勇於自助,固為教育之職務也。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