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再厲集 | 上頁 下頁
一個難民


  我是由戰區逃出來的一個難民,家庭離散,個人環境不堪已極,月前隨同一群難友們,向著大武漢奔來,初思藉此謀一棲身之地,踏上武漢所屬,就聞有人滿之患(指謀工作,余曾服務小學教界有年,該縣淪陷,流亡此間,有志參加抗敵工作,苦無門可入),消息傳來,不免感覺十二分的難過!回去吧,無處可走,來吧,駭人聽聞,思之再三,挺著險來到此間,各方探詢,果與前聞相合,雖在所轄機關登記,至今毫無音信(住收容所已有月餘)。值此全面抗戰,國家需用青年,豈能仍使在收容所,過那吃睡生活(學生收容所在內)。長此下去,思想滯鈍,精神萎靡,青年前途,將何以了!

  基於上述情形,不覺感想到以下疑問,懇求先生予以解答。

  難民華華謹上。
  五,廿五,于石階上。

  附疑問於後:

  (一)各部分舉行登記,為什麼不早發表?(教界尤多)

  (二)有的發表,迄今尚未分發工作?

  (三)某一機關招考,總是超過十倍或百倍以上名額,且須有人介紹,何故?

  (四)戰區逃出來難友,大都口袋空空,日常雜用(如理髮,洗澡,洗衣)從何而出?尤其在夏令!

  (五)來武漢難友,今後政府有無辦法?

  編者按:關於難民的問題,本刊向來感覺得非常重要,所以屢有文字討論,簡要地說來,消極的救濟不如積極的實行生產工作與文化工作的計劃,使大多數人能分別根據他們的特長,努力于生產或文化上的工作。難民之所以遭難,也是為著國家民族而犧牲的,有人說應該稱為義民,很能表示這個意思,所以我們認為對於難民的協助,絕對不是慈善事業,是政府和其他同胞所應有的責任。

  以上是就一般說,如就華華先生所提出的問題,一二四五各問題,我們無法答覆,只不過代為刊佈出來,藉以喚起政府和社會的注意。我們只能對第三個問題略貢所知。各機關招考,投考者往往超過十倍或百倍的名額,這顯然是因為人浮於事,所謂「粥少僧多」。要根本補救,只有設法多多添粥,以應多僧的需要,這是有關整個國家經濟建設的問題,不是少數招考機關所能解決的。至於「須有人介紹」,可分兩層來說:一是如果意在援用親戚朋友,不論成績如何,那是完全以封建關係而用人,是完全不對的。還有一種是「有人介紹」不過作為考試之外的參考,例如成績雖佳,但如更有可以信任的人介紹,對於投考者已往的歷史與工作情形更有詳確的調查與瞭解,那就更為周密了。倘若屬￿後者,那只是等於調查以備參考的作用,以補短時間考試之不足,卻也未可厚非的。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