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小言論 | 上頁 下頁
張翠鳳女士和她的母親


  常人總說中國人的自私自利心太厲害,就是研究優生學的潘光旦君,也慨然以此為言(見本刊本卷第廿二期的《講壇雋語》),我們試用冷靜的腦子,公正的眼光,默察實際的情形,對於此種見解,除同慨外,別無話說。但是此種毛病,似乎以權勢愈大的人受毒愈深;至於尚未學著戴假面具本領的平民,反多心地清白,往往反有感人心靈使人詠歎的行為,其高尚純潔忠誠真摯實非自命上等闊人而徒知自私自利者所能及其毫末。若最近在上海以身殉義的張翠鳳女士和她的母親,便是中華民國平民中最足以令我們感動的人物,值得我們的誠意敬禮。

  張翠鳳女士上海人,年十七歲,曾入清真女子小學讀書,父經商天津,隨母張王氏及祖母張劉氏居滬上,母三十九歲,祖母六十歲。所有家事悉賴母親主持,祖母病癱經年,母侍奉湯藥,始終不懈。最近不幸因同居失慎起火,火起後母女兩人適在樓下,自身原已處於安全地點,逃出甚易,乃念祖母病臥樓上,母女反身沖冒毒焰,爭先上樓馳救,以致同葬火窟。後經救火會員察見三人的屍體共在樓上一隅,雖全屍尚完整無缺,手指足尖皮膚則已焦灼,情狀至慘。

  在旁人於事後看來,誠然深覺此事實足以感天地,泣鬼神,而在當時緊急危迫之際,此一對賢母女亦不過行其心之所安而已。她們實在不忍見垂老病廢的祖母宛轉哀呼於兇焰之下,情願奮不顧身以求拯救于萬一,必如此而後其心始安,否則雖自身獲免于難而於心則至死不能安,故寧願同死,不願獨生。此種不惜自我犧牲而行其心之所安的精神,出之於無赫赫之名的張家母女,也許不易得世人的重視,其實充其範圍,即救國拯民的志士仁人所同具的精神,亦不外乎此。名震寰宇的甘地曾說印度不顧生命從事抗英運動的人一念及同胞匍匐呻吟于少數來自異域者之足下,即覺滿身顫慄,一刻難安,必欲衝破此毒蛇圈而後快,縱粉身碎骨,亦所不辭。這也不是不惜自我犧牲而行其心之所安的精神嗎?

  「心之所安」誠亦難言,貪官污吏以搜括為心之所安,橫暴軍閥以殘虐為心之所安,國民之所大不安者,乃他們之所最安,故我特在「行其心之所安」上面按上「自我犧牲」四個字。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