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蘇聯的民主 | 上頁 下頁 |
第三章 工資勞動者的權利(3) |
|
廠長代表國家,職工會代表是代表工廠裡的工人,這是很清楚的,但是党是代表誰的利益?這在讀者也許是不清楚的。這個問題我們將在第十五章作較詳細的研究。但是在此地此時,不得不先敘述一個外國工人第一次在蘇聯工作對於這個問題的印象。 在每一個蘇聯的工廠裡,我都看見工人夥伴間的關係都是友誼的。廠長的地位是一個「人」的地位,如同其他工人一樣。他是這個機關裡的領導的人;一個工人夥伴,但是一個好的工人夥伴,最有能力擔負管理責任的人。今日在蘇聯裡的一般的工廠裡面,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工人都是職工會的會員。不是職工會會員的那些工人,通常是新來的,或是被遺漏的,或者是少數人因違犯了職工會紀律而實際上被開除的。工人所選出的職工會代表,可以算是工人裡面最適宜于代表他們利益的最孚人望的人物。 有些工人除了他們的職位,他們的職務,或他們是職工會委員會的委員,他們還是「黨員」。這些人是党的分子,這党是一個被自願參加的政治組織。一般地說來,我常看見黨員往往就是最被敬重的工人,無論他們有著什麼技能或地位;黨的組織也被視為一種有組織的一群領導人物,這群人比平常的人更忠誠于有益社會的工作。全體工人都願受黨員的領導;在大多數的例子裡,你如問他們自己為什麼不「在黨裡」,回答是他們未擔負額外的責任,已經夠忙了! 我在此地特指出上面的事實,因為我們要知道,在蘇聯的工廠裡,党的代表,連同廠長和職工會共同構成「三角」,是被視為絕對自然的事情。黨是被看作最好最負責的公民的一種組織;於是「三角」成為一種機構,它代表國家,代表工人群眾,並代表在党方面所表現的有組織的工人領導。 如說這個「三角」對於工廠的管理,是唯一的特色,使蘇聯的工廠和其他各國的相類的工廠因此不同,這也完全是誤解實際的情形。在事實上,雖然因為有了所選出的職工會代表參加,一切重要的決定都不得不與工人的代表合作,可是構成「三角」的各方面的人物可能有爭執,工人和管理者彼此間可能有不同的意見發生。 在蘇聯遇有這類的「工業爭執」發生,還有個主持干涉和調解的機構。在實際上,倘若工廠裡發生了不同的意見,職工會或黨員代表常把這件事呈訴于更高的當局。倘若工廠裡的職工會委員會對於工廠管理處的處置不滿意,那末他們可將此事呈訴于職工會的區委員會,這區委員會便和管理這個工廠的政府某部交涉,這類的事情,大概都可以這樣解決。倘若爭執久而不解決,有必要時,蘇聯全國職工會總部也可以出面處理,直接與政府交涉。但是在目前情況之下,雇用職工的機關與職工會之間的關係是很和睦的,所以關於爭執的事情,總易得到合理的解決,不至於達到那樣緊張的程度。 如果我們想到,工人所選出的代表和政府所委派的代表,彼此之間有著同一的目的——盡速增加生產和增進工人的福利,由此提高一般的生活標準——那末就可以明白,擴大的關於工業的爭執是極端不會有的。 但是另有一種爭執,不能用簡單的交涉程序解決的。這些爭執是關於廠方對於法律的侵犯,例如廠長不執行法律上所規定的安全方法,或不付給開除的工人以正確的工資,以及其他等等。關於法律的爭執,這個問題可由下面兩個方法中任何一法解決:一個方法是可將此事呈訴於最高的當局——這更高的當局得強令廠長實踐他的責任;倘若對這個案子還有懷疑,那末另一方法是可由法庭加以裁判。這些法庭,我們將于第七章中論及,也是代表全國工人的,它們執行法律,也是有著工人階級應有的常識。 以上我們所研究的,只是關於蘇聯工廠管理方面的所謂「正式的」機構。但是除此以外,還有廣大範圍的問題由「三角」解決的時候,不是和其餘的工人隔離開來,卻是和工人同作公開的討論。例如每年蘇聯工廠的廠長要對工人大會報告,好像英國的合股公司的總理要對股東大會報告一樣。在這樣會議裡面,蘇聯的廠長要報告過去一年的情形,生產計劃的實踐,以及改善工人一般生活狀況的計劃。 這個報告完畢之後,接著是公共的討論,每個工人都得參加,對於個人和個人的集體都可加以嚴厲的批判,就是管理處的職員也不能避免工人群眾的批判。由於這樣討論的結果,某些工人也許要被遷調到其他位置,或者升任較重責任的職務,或者降任較輕責任的職務。一個蘇聯工廠的廠長,要對於他們的職務勝任愉快,在這樣的會議裡,必須能夠證明確能領導在他之下工作的人。倘若在這樣的會議裡,工人表示對於他們的廠長沒有了信仰,那末主持這個工廠的機關便要把他換掉。因為一個蘇聯工廠的廠長必須能夠領導:他必須是被公認為廠裡全體工人的最好的代表,否則工人群眾便要反對他,將發生繼續不斷的衝突,結果要減低工廠的效率。 廠長報告了過去的狀況外,接著還要報告來年的計劃大綱。這個計劃是由上峰交給工廠的廠長執行的,例如由國營托辣斯或地方當局交下來的,工廠要對他負責。這個計劃構成該項工業的總計劃的一部分,也是工廠所在地的總計劃的一部分;這些計劃都是按年由政府設計委員起草,經政府核准施行的。 這交給每個工廠的計劃,是國家設計委員會的視察結果,根據所估計的資源與社會的需要。但是這計劃也許忽略某種地方的特點,特殊工廠的特色。所以一切這樣的計劃,都要經過廠裡全體工人的討論,這是重要的手續。因為有這種目的,不僅有全體工人的大會,而且在每個工廠舉行討論,提出改善計劃詳細內容的建議。 例如也許有某廠在過去一年中因原料缺乏而不免停頓。當這樣工廠的工人在大會中指出這個事實的時候,他可以建議:倘若原料的供給有保證,他們能夠增加生產雙倍於計劃中所定的數量。試舉另一的例子,某一個工廠的工人也許要說:倘若他們能夠得到更多一架的某種機器,那末他們原須六人才能做的工作,有一個工人就夠了。餘下的五個工人,可用于缺乏勞動的工作,這樣一來,出產可以大大地增加起來。 在這樣公共的討論裡面,實行計劃的全體工人對於計劃先作詳細的討論。這種公共的討論是一切蘇聯工業的一個特色。而且這種討論還不是就此完了,在全廠中還要陸續開會,常是每個月開一次,檢查所採用的計劃是在怎樣地被執行著。 有許多工人雖然在開會時不善多說,但是他們卻也有意見要發表。這些工人可用文字來發表他們不願在會議時說的話。在每一個蘇聯工廠裡都有一個「報」,給這些工人以發表他們意見的機會。 很少遊歷蘇聯回來的人不提起蘇聯的壁報,壁報在每一個蘇聯的機關裡都是一件顯著的事情;自從紅場旁的政府公署到工廠裡的工場,學校裡的課堂,以及集體農場上的牛欄,都看得到。我們在上面討論教育的時候,已經說起這種壁報。青年工人離開學校加入工廠去工作的時候,他在學校裡已在壁報上寫作過;在工廠的壁報又是發表意見的一種工具。從一個星期到別個星期,從一個月到別個月,在蘇聯工廠牆上的壁報都是廠裡輿論的熱度表;在這壁報上,工人們發表對於他們自己工作的意見,對於別人工作的意見,而且倘若他們覺得管理處有錯誤,也不忽略對於廠長或其他管理人的批判。 可是我們可以問:在蘇聯工廠裡誰編輯這些壁報呢?是不是廠長?或者是共產黨?或者是一個尋常的男工或女工?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在蘇聯工廠裡這種壁報的編者,是由所選的職工會委員會委任的,他對於這個委員會負責。這壁報是通過職工會的工人的言論機關。還有一個相類的問題:那些討論生產計劃和監視實行生產計劃的工人會議,是由那個組織的?同樣的答案是:職工會負責組織這些會議。 我們這樣開始看到,在蘇聯的工廠裡,無論我們朝那個方向轉,我們一談到工人的權利,簡直就離不開職工會委員會的活動。職工會的代表和廠長坐在一起商洽一切;職工會組織討論本廠工作的大會;職工會管理著壁報。我們研究蘇聯的工資勞動者的狀況,沒有時候能不提及職工會。因為這個原故,我們要對蘇聯工資勞動者的狀況作進一步的研究,不得不先研究蘇聯職工會的活動 。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