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蘇聯的民主 | 上頁 下頁
第一章 機會平等(1)


  初到蘇聯工作的一個外國人,要被許多事情引起他的驚異。但是要對於日常生活窺得全豹,沒有職業比教師更適宜的了。在蘇聯工廠裡的一個外國工人,能得到在蘇聯工廠裡做一個工人所有的經驗。但是在蘇聯學校裡的一個工作者,不僅能得到這樣的重要經驗,並且還能與青年一代有經常的接觸,這些青年構成蘇聯公民中最年青最新鮮的群眾。因為這個緣故,我覺得愉快的,是我在蘇聯所擔任的第一次的職務是在一個工業專門學校裡做教師。在那裡,我得到機會親自看到真正民主化的教育制度的進行狀況。

  由曾在蘇聯以外教過書的每個人看來,必然使他感到驚異的是蘇聯教育的兩個特色。第一個是:學生是由各種有職業的人中招來的;他們只要是有求學必要的能力,就都有求學的機會,不致因為在求學的期間不能賺錢自給而受到經濟的牽累。第二個特色是蘇聯的學生,無論是在學校裡,或在工業專門學校裡,或在大學裡,都受訓練來參加公共事務的管理,先由學校或大學本身開始,擴展到蘇聯生活的每一方面。在本章裡,我們將敘述蘇聯教育的這兩個特色中的第一個。在下一章裡,我們將敘述第二個。

  在一九一七年取得政權不久以後,俄羅斯蘇維埃政府的第一個命令就是關於教育的,裡面曾有這幾句話:「每個真正民主的國家,在教育的部門,在無知與文盲最占人民中多數的國家裡,它的第一個目的就是要對於這個黑暗狀況鬥爭……它必須實行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教育。」在一九三六年十二月所頒行的蘇聯新憲法裡,每個公民都享受教育權,這教育權的保證是由於下述的辦法即:「普及的強迫的免費的初等教育,免費的高等教育;為高等學校的最大多數的學生建立國家津貼的制度;在學校裡用本地語文教授;為工廠、國營農場、機械和拖曳機站、以及集體農場工人,實施免費的職業教育、工業教育、和農業教育。」

  要明瞭這兩個關於蘇聯教育政策的命令的重要性,必須知道某些基本的事實。在俄國未革命以前,俄國的成年人有百分之八十以上是不能讀不能寫的。今日,成年的文盲已減低到百分之十了。在革命前的幾年,入學的兒童約達八百萬,在這裡面,只有五十萬受得到中專教育。在一九三四年,入學兒童已增到二千五百萬——有大不列顛人口一半以上,比較革命前的數目增加了三倍以上。到一九三七年的年底,入學兒童的數量預計,達三千萬人。

  蘇聯教育如此迅速擴充,不是沒有經過很大困難的。我還記得,在一九三一年和一九三四年間,各教育機關都非常缺乏房屋。在城鎮裡,離校年齡很快地提高到十七歲和十八歲。但是學校卻不夠用;因此學校的房屋不得不分給兩群兒童輪班用,年齡較小的在上半天用,年齡較大的下半天用。至於高等教育機關,我曾經在政府的公署裡,下午六點鐘以後,教大學功課,因為在白天更早的時候,沒有房屋可供利用。

  但是這種困難只是暫時的。在一九三五年,莫斯科曾經建築七十所以上的新學校;在一九三六年又增建一百二十所。現在輪班的辦法已經取消了。在別的中心區域,也實行了相類的建築新校的計劃,也把輪班的辦法停止了。今天在蘇聯的城鎮裡,每個兒童都自七歲起受教育到十七歲或十八歲;在入校以前進幼稚園的數量一天天增加起來;修畢中等學校課程而升入大學或其他高等教育機關的數量,也一天天增加起來。

  蘇聯的教育制度還不是已完全的。在現在,城鎮裡的每個兒童都須受七歲至十七歲的強迫教育。這是過去幾年的成功。在鄉村裡,離校年齡仍在十四歲左右,但是已有某些鄉村已經進步到超過了這個限度。在雅斯納亞·波利恩納(Yasnaya Polyana),這是托爾斯泰有一個時期住過的地方,在這裡就有一個為紀念托爾斯泰而設的學校,實施讀到十七歲的中等教育。在烏克蘭的洽皮夫卡(Chapaevka),在那裡的集體農場也撥有必須的經費,用來提高離校年齡到十七歲。在這個地方,鄉村裡的全體兒童都得繼續學校教育到十七歲,有些兒童從附近鄉村來的,也在那裡受到中等教育。我所以提出這兩個鄉村做例子,因為我曾經親自參觀過。這種鄉村的中等學校正在繼續不斷地增加起來。

  從一個蘇聯中學出來的任何學生,只要他已達到必須的標準,都可以升入大學裡去。做了一個大學的學生,當他或她在繼續求學的期間,得接受國家的津貼。蘇聯的學生是有酬報的,高等教育在一切人都有享受的機會,並不因此有何經濟的負擔。全體學生,完畢了蘇聯的中等教育,都可以根據他們的能力,得到升入高等教育機關的機會。

  但是在蘇聯的全體兒童還未能都享受到強迫的中等教育。倘若他們在十四歲的時候完畢了鄉村學校的教育,他們隨後可以進城鎮的工藝學校,或在集體農場裡開始工作。此外,在各工廠裡,有許多工人,其中有許多都還在二十幾歲的年齡,他們在十四歲後從來沒有再受過學校教育。在過去幾年裡面,離校年齡曾被很快地提高起來,有好些兒童曾在十四歲就離校的,都覺得倘若他們遲生兩年,便也有機會繼續就學到十七歲。他們是否已失去了他們的機會呢?

  在世界上沒有其他國家能像蘇聯這樣,使那些為著或種原因而失卻中等教育機會的人,可以得到許多補救的便利。我記得,在我離開莫斯科不久以前,我在報上看到,在某些鄉村裡面,離校年齡較前提高,那些在三四年前,曾在十四歲的時候離開了學校,現在卻繼續他們的教育,要享受剛才實施的中等教育。這些學校居然允許他們重新入校,享受提高離校年齡的利益,雖則他們在幾年前已經離開了學校。在這些鄉村裡面,有好些在十四歲的時候已經離開學校的人,居然到十七歲又得回到學校再讀三四年。

  而且還不止此。因為在蘇聯的成人教育制度已很廣大地擴充起來,所以幾於每一個已在工作的公民,都可以由於免費的夜課,取得升入大學的資格。至於那些年齡較大的工人,他們在十四歲的時候就離開了學校,隨後只是受了單純的工藝訓練,他們也可以先在工作的地方,由於免費的夜課,受到中等教育,後來成為全部時間的大學生,在大學裡的期間,也同樣可以接受經常的政府津貼。

  一九三二年我在莫斯科所教過的英文科的學生,其中有許多就是這樣入校的。由鄉村裡來的青年農民,由工廠裡來的青年工人,他們都在十四歲的時候離開了學校,隨後在夜課裡繼續他們的學業,這樣便自己得到升入工業學校和大學的資格,最後成為全部時間的學生,把自己訓練成教師。

  我說「幾於」每個已在工作的公民,在蘇聯都可能受到高等教育。在這裡所以用「幾於」這兩個字,因為在某種例外的事例裡面,也還有特殊的困難,使某些個人得不到所願有的訓練。關於這一點,我記起一個特殊的例子。我所要說的是一個在西比利亞鐵路火車上餐車裡的青年侍者。他對於戲劇有特殊的興趣,有志成為一個演員。但是因為他的工作是在餐車裡,每次要隨車旅行十天,然後休息幾天,這樣一來,他不可能讀經常的夜課。他在十四歲的時候就離開學校,因此倘若不是經過夜課的補習,不能得到資格去進戲劇專門學校或大學。依蘇聯一般的慣例,每個工作的人都可能進大學的,可是這個青年侍者在實際上只得把自己看作是這一般慣例中的不幸的例外。

  以上我們所討論的是純屬教育範圍內的機會平等,但是在蘇聯機會的平等卻遠超於教育的領域。

  蘇聯生活之另一個最有趣的特色,從一個外國的遊歷家看來,也許要算各種業餘的活動和專業的活動,彼此之間的密切聯繫。這件事從學校裡就開始,在學校裡的方式是兒童的功課和他們課餘的娛樂有著密切的聯繫。蘇聯的學校兒童,在他或她課餘的時間,有機會在學校裡面或在其他專為兒童課外娛樂而設的機關裡,把自己做成一個青年博物學家,或攝影家、科學家、工程師、或發明家。在這些地方,都有相當的設備,免費應用,還請有講師指導。有許多蘇聯的兒童,今日到大學裡所選習的專門學科,就是他們在以前學校裡所最感興趣的課外的娛樂。

  在蘇聯的工廠和農場裡,人民的許多閒暇的時間——這種閒暇時間是很多的,因為在全蘇聯工廠裡,每日工作的平均時間都在七小時以下——都用在業餘自娛的活動,例如演劇、文學、遊戲運動、攝影、藝術等等。但是這些業餘自娛的活動,不像在別的國家裡面所常見的一樣,是聽任各地熱心者自己去弄,並沒有專業者的幫助。因為在蘇聯一切業餘自娛的活動,都有在那一特殊部門的專業者作有組織的幫助,由此使業餘自娛者的一般水準能夠很迅速地提高,很迅速地達到專業的標準。

  關於這件事的一個代表型的例子是戲劇的工作。在蘇聯每一個工廠裡都有工人的戲劇研究組。由職工會和專業的戲院訂立合同,請經過訓練的演員和導演家對於這些戲劇研究組作自願的或有報酬的輔導。這樣的結果是業餘的研究組享到專業者輔導的利益,能夠提高它的標準,遠超於在英國所謂「業餘自娛」的程度,在英國所謂「業餘自娛」是含有不及「專業」的意義。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