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社會科學與實際社會 | 上頁 下頁
第六章 社會主義社會(2)


  在社會主義社會裡,生產不是為著利潤而是為著應用,生產的計劃是可能的。其實在工業完全社會化以前,生產的計劃就已可能的了。只要主要的企業社會化之後,其他的企業多少已受著節制,那末生產的計劃就可以成立,——這計劃每年可以逐漸更為準確起來。

  這樣看來,卡爾認為,社會主義在經濟方面所包含的意義是生產手段歸全體社會所有;生產力的迅速增加;有計劃的生產。由於生產計劃的特質,所以在社會主義之下,生產手段雖時在增加之中,卻不會有過多生產的流弊。

  全國的生產計劃包括兩部分:一部分計劃是關於新的生產手段,——建築、機械、原料等等;——還有一部分計劃是關於消費品,不但是糧食和衣服,而且在管理以外有教育、健康服務、娛樂、運動等等。在國防仍然需要的時期內,在這計劃中也須顧到國防的設備。

  永遠不會有過多生產,因為消費品的全部出產都分配給人民,——這就是說,全部工資和各種津貼是要等於消費品的全部價格。自然,也許會有不良的計劃,——也許有一年的供給,腳踏車超過人民所需要,而靴子卻太少了。但是這樣的缺點很容易在第二次計劃的調整中加以補救,糾正以前的錯誤,這只是對於一物和他物間調整生產,——從來不是減少全部的生產,因為全部的消費決不致少於消費品的全部的生產。由於這些消費品的有計劃的生產增加,關於這些消費品的有計劃的分配也隨著增加。

  但並不是把這些物品本身直接分給人民。先把錢分配給人民,即工資與津貼。因為消費品的價格是確定的,所以能使所付的全部工資和津貼等於消費品的全部價格。生產和消費之間,不會有任何不符,——凡是可用的東西,人民都可以得到。增加生產,這就是說增加可用的物品的量,也就是說增加人民所取用的量。

  在社會主義社會裡的價格的效用,常被人誤解。在資本主義制度之下,價格的漲落指示供給和需要之間的關係。倘若價格上漲,這就是要求過大了;倘若價格低落,這表示供給太大,有減少的必要。於是價格成為生產的調節器。但是在社會主義社會裡,價格只是消費的調節器;生產是依照著計劃進行,價格是經過考慮確定的,所以所生產的都是被消費的。

  消費品的全部出產,在人民間是怎樣被分享呢?有人以為卡爾主張產品應該被平等地分享,這是完全誤會的。為什麼不可以平等分享呢?因為社會主義社會不是建立在完全新的基礎上,卻是建立在它從資本主義所承受的基礎上。如實行平等的分享,便是等於處罰每一個生活程度超出平均的人。熟練工人增加生產的工作在事實上對於社會是比不熟練工人的工作重要,但如實行平等分享,熟練工人反而要被處罰了。所以以資本主義所遺下的不平的狀況為基礎的平均,不是公平的,反而是不公平的。卡爾對於這一點是很清楚的;他曾經這樣寫道:「權利不是平等的,而且是必然不平等的……公平從來不能超越社會的經濟狀況及經濟狀況所決定的文化發展。」

  剛從資本主義社會裡出來的人,在事實上是不平等的,倘若社會要對他們公允,必然是要給與他們以不平等的待遇。在別一方面,必須他們服務社會,社會對於他們才有公允待遇的義務。所以「不工作的人不許吃」。由這裡還可引伸出另一點:對於社會做了更有用的工作的人,也應該享受更高的生活程度。所以適於消費的全部產品,其分配應根據這個原則:各盡所能,各取所值。

  但是社會主義社會並不停留在從資本主義繼承來的水準;它卻每年提高生產,同時提高人民的技術和文化的發展。工資的不平,——即熟練的、文化發展的人,所得多於不熟練的人,——對於每一個人也成為一種刺激,鼓勵他或她要去努力提高自己的能力。較高的技術就是可以得到更多的生產,——由此有更多的物品可供大家分配,這樣使每一個人的生活程度都得提高。這樣看來,在社會主義裡,不平等是一個杠杆,藉此提高全社會的水準,不像在資本主義之下,不平等卻被人作為一種利器,用來增加少數人的財富和多數人的貧窮。

  卡爾是否認為不平等是將來社會中的一個永久的特點呢?不,在將來有個階段要達到,在那時,用不著使人民所分受的享用必須和他們對於社會的服務成比例。

  總之,依所做的工作或根據任何其他的原則來分給產品,這就是承認還沒有充分的產品來滿足每一個人的需要。在資本主義社會裡,全家的人如果都能有各取所需的麵包吃,這樣的家庭就用不著根據什麼原則來分給麵包了:這一家庭中的每一個人都可以各取他或她所需要的。等到社會主義裡的生產也達到這樣高度的時候,全體公民都可以各取所需,不致使任何人缺乏,那末也用不著量度或限制任何人所取的東西了。到了這個階段達到的時候,生產和分配所根據的原則變成這樣:各盡所能,各取所需。

  這件事可以做到之後,才達到社會主義的更高階段。在社會主義的第一階段,生產手段為人民所公有,因此不再有人對人的任何剝削,但卻未到計劃的生產能使每一個人各取所需的時候。

  社會主義的更高階段不僅是物質的充足。自從勞工階級得到政權,開始向著社會主義邁進之後,人民的態度也開始有了變化。在資本主義之下似乎固定的一切障礙物,都漸漸薄弱,最後完全崩潰。教育和發展的機會,全體兒童都可以平等地享受得到,無論他們的父母所處的地位或所得的收入怎樣。「門閥」不再被重視了。兒童不但學習去應用他們的腦子,並且還學習去應用他們的手。這個體力工作和智力工作的平等化,漸漸地通行於全體人民。每一個人都成為「知識分子」,同時知識分子也不再使他們自己和體力工作分離了。

  婦女不再被人視為劣等,或對於社會生活的每一部門都沒有參加的能力。實行特別的計劃,使婦女易於工作。有托兒所設立在工廠裡,在各座的住宅中,以及其他的地方,使做母親的能有更大的自由。在家庭中的婦女工作,也因為有了公廚、公共洗衣作、和公共食堂而減少。婦女並不被強迫工作,但卻設有種種便利,使她們易於工作。

  各民族間的隔閡被消除了。在社會主義社會裡,沒有「被屈服的種族」;沒有人因為他的顏色或民族而受優越或卑下的待遇。各民族都被幫助去發展它們的經濟資源以及它們的文學和藝術的傳統。

  民主不僅於每隔五年選舉代表到議會裡去。在每一個工廠、在每一座住宅、以及生活的每一方面,男的女的都創造著他們自己的生活和他們國家的前途。更多更多的人民都被吸引到某些部門的公共服務,使他們負責幫助自己和他人,這是比存在於任何其他地方的更充分得多、更真確得多的民主。

  城鎮和鄉間的差異也被消除了。在鄉村裡的工人也學習應用機械,把他們的技術提高到和城鎮的工人一樣。以前只在城鎮裡才享得到的教育和文化的便利,在鄉間也漸漸發達起來了。

  總之一句話,社會主義所造成的物質狀況的變化,在這個基礎上,巨大的變化也在男女的發展和態度上發生著。他們都將成為「各方面都發展、各方面都得到訓練的人,什麼事都能做的人」。

  尤其重要的是到了那個時候,由資本主義中養成的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的人生觀,可被真正社會性的人生觀所代替,即人人有著對於社會責任的感覺;正如卡爾所說:「勞動不只是謀生的手段,它本身就是生活的第一需要。」在社會的那個階段,即社會主義社會的更高階段,用不著再有什麼刺激或利誘來叫人工作了,因為那個時候的男女,除了貢獻他們的能力以推進社會的更前進步之外,沒有其他的人生觀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