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憶語 | 上頁 下頁 |
一八 雜誌國(2) |
|
該報表示不要「大老闆」來管理,也不要普羅來管理,所要的是維持現有的「德謨克拉西」,說要由中產階層來管理。他們不問美國的現制度的大權完全在「大老闆」們的手裡,要維持現有的「德謨克拉西」,也就是要維持現狀,在事實上即等於衛護他們在表面上所反對的『大老闆』們的獨裁。所以這種刊物的實效,也在破壞革命運動方面。戴著假面具的反動宣傳,麻醉大眾的力量更是危險。就美國革命運動的立場看來,《自由週報》和赫斯特(Hearst,美國最反動的一個報界大王,當另作一文敘述他)的報紙以及法西斯的刊物,實在可以歸在一類裡面去。 以上所談的美國雜誌是最流行於下層民眾和下層的中等階級的刊物。此外關於主要的婦女雜誌,銷數之廣也很可驚。這些婦女雜誌都是月刊,約有七八種,每種銷數,每期都有二百萬份到二百五十萬份之多。其中尤其著名的有《婦女家庭月刊》(Ladies' Home Journal),每期銷數達二百五十余萬份(2,567,064);《婦女家庭伴侶》(Women's Home Companion),每期銷數也在二百五十萬份以上(2,557,450)。這些婦女雜誌的內容,大概都是關於家庭,烹飪,服裝等等的小說和專論,雖沒有什麼反動意識的顯著宣傳,但是仍然迎合布爾喬亞的習慣和成見,要希望它們能促進婦女們對於社會問題的認識,當然是不可能的。 除上面所說的婦女月刊外,還有一般人看的賤價的月刊,其中尤著的有三種:一種是《美國人》(American),銷數達一百八十萬份(1,806,069);一種是《國際化》(Cosmopolitan),是赫斯特的刊物,銷數達一百六十余萬份(1,656,860);還有一種是《紅書雜誌》(Redbook Magazine),銷數達七十余萬份(714,044)。內容大概偏重於小說,遊記,和關於電影的文字。它們雖不顯然講到政治的問題,但在描寫方面常常表示美國大多數人民(?)生活程度的高,「普通」(「Average」)美國家庭都有兩輛汽車和一切近代化的物質享用等等,和所捏造的蘇聯工農生活比較,藉此證明美國民主政治和資本主義的優點。這和我國有些留學美國的「學者」對於美國大多數勞動者的實際生活熟視無睹,大吹美國工人都有做資本家的機會一樣!這在怪可憐的中國留美「學者」,也許是受了美國資本主義教育的麻醉作用,至於這些有意造謠或歪曲事實的雜誌,那顯然是他們的階級意識在那裡推動的。 在美國有一類叫做「新聞消化的刊物」(「News Digest Publications」)內容是對國內外的時事及評論作有系統的敘述。關於這一類,有兩種很重要的週刊:一是《文匯週報》(Literary Digest),銷數達九十六萬餘份(962,953);一是《時報》(Time),銷數達四十四萬份(440,056)。這兩種「新聞消化的刊物」裡面,以《文匯週報》的歷史較久,資格較老。該報素以公正自居,在表面上對於每個問題的各方面都裝做面面顧到,無所偏私,其實在字裡行間還是處處袒護著特權的階層。在「公正」的煙幕下作祟,尤其是有著危險的勢力。該報在比較下層的知識分子,中等學生和大學生裡面,頗受歡迎。《時報》在骨子裡是存著「反勞動階層」的偏見,但在表面上也學著《文匯週報》,以「公正」自居。該報很受中等階級以上的職業界中人所歡迎。 在文字方面常用冷嘲熱諷的態度攻擊蘇聯。講到文字的技術方面,《時報》很可以作「美國代表型的新聞學」(Typical American Journalism)一個例子。換句話說,它能利用極流利暢達的文體和顯豁明瞭的編法,把世界的新聞寫成編成極易讀的材料,尤其是合於「疲倦的商人」(「Tired Businessmen」)的需要。關於這一些,它和《柯立爾週報》有異曲同工之妙。掉開它們在意識上的反動作用不去說它,這種文字上和編輯上的技術,卻值得我們研究新聞學的人們的注意。 關於美國的雜誌,從他們的新的社會運動方面看,占著很重要位置的有三種週刊。一是《民族》(Nation),一是《新民國》(New Republic)。前者銷數每期有三萬五千餘份(35,581),後者的銷數雖沒有公開的宣佈,但大概和前者相近。這兩種週刊,在我國也略有銷路,可算是美國最前進的「自由派」的刊物,它們的銷數在美國雜誌界看來雖是渺乎其小,但在促進新運動的效力上卻很不小,因為知識界都很加重視的。此外有一種後起之秀的週刊,名叫《新大眾》(New Masses),是最前進的革命組織所主持的,極得革命青年的擁護。它的銷數每期雖是不過二萬七千份左右,但是它的迅速推廣必然地要隨著美國革命運動的進展而俱增的。 我在蘇聯遊歷考察時,眼見許多同行的美國青年旅伴時在異常親切地盼望著接閱由美寄來的《新大眾》。遇有寄到的時候,我總看見他們圍著看,津津有味地談論著那裡面的內容,我覺得這實在是「他們自己的」雜誌了。後來我到了美國,在各處所遇著的前進的男女青年,都是該刊的熱心讀者,更覺得該刊在美國的新運動方面有著不小的勢力。我在紐約的時候,曾到該報社去看看,看見他們辦事的男女都是熱心於美國革命運動的青年,尤喜詢問中國革命的現勢,那種一見如故,殷勤懇摯的態度,使我們得到很深刻而愉快的印象。 最後還有一種雜誌值得提到的,名叫《今日的中國》(China Today),是極表同情于中國民族解放鬥爭的一班美國人所組織的中國人民的美國朋友社所辦的。這個社原稱中國人民之友社,後因有人造謠,說這是在美國的中國人自己幹的把戲,其實確是同情於中國革命的美國人組織的,所以索性改用現在的名稱。《今日的中國》月刊就是該社所辦的。依該刊的名稱,一望而知是專評述中國問題的。我到美國後,才知道美國比較前進的分子,對於中國的民族解放鬥爭實具有非常深厚的同情和希望,對於中國革命進展的最近實況,尤富有探詢和研究的濃厚興趣。他們所知道的關於中國的重要消息,大概都由《今日的中國》得來。 我曾由美國朋友的介紹,和《今日的中國》的一位編輯暢談。他對於中國革命的熱誠,對於中國民族解放的迫切的熱望,簡直使我感到驚異而慚愧!他認為中國的革命成功必然地要影響到全世界的革命運動,也必然地要影響到美國的革命運動,因此他們對於中國的革命運動具有異常誠摯的希望。我在他的談話中看到他們關心中國的事情,比一般的中國人實勝過千百倍。他們給我的印象,是使我更深切地感覺到中國的民族解放鬥爭,在世界上絕對不是孤立的;我們在這方面實有偉大力量的無數的友軍! 以上所談關於美國雜誌界的最近趨向,已略具梗概。本來關於美國的日報,也可以連帶談到,但因為美國的新聞事業有專篇介紹的必要,所以要留在下次再談。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