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憶語 | 上頁 下頁 |
七 金圓王國的前途(1) |
|
美國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巨擘。對於挽救日趨沒落中的資本主義,它的努力的程度,在歐美各資本主義國家中,亦可算是一個「巨擘」。我們記得,在世界大戰以後的幾年裡面,經濟恐慌的形勢已漸露著端倪,為著要想挽救危機漸顯的資本主義,所謂工業「合理化」的運動盛極一時,而這個運動的第一先鋒要推美國。所謂「合理化」,是用最低限度的努力,獲得勞動的最高限度的效率,也就是在美國至今尚在盛行的所謂「加速度」(「Speed up」)。在資本主義的制度下,資本家愈講究「效率」,勞工被榨取的程度也愈尖銳,這且不去說它。若說藉此來消除經濟恐慌,卻是藥不對症,因為生產力儘管大大地增加,而大眾的消費力(或購買力)一天減少一天,反而增加資本主義的生產和市場間的矛盾。 可是在一九二九年以前,即世界經濟恐慌爆發以前,美國還自詡是「新資本主義」。所謂「新資本主義」,是根據於「大眾消費」和「高的工資」。他們以為美國工人所賺的工資比任何國都高,工資既高,大眾消費的能力也隨之而高,而且他們還有許多便於購買的新花樣,如「分期付款的購買」(「installment buying」)等等辦法。在一九二九年大難到臨的前幾個月,在美國還出版有一本書,叫做《使個個人都發財——工業的新目標》(「Make Everybody Rich—Industry's New Goal」)這真是經濟著作中的一種「奇書」!它的主要內容是:「今日美國的工業領袖都明白工業的目標是要使個個人發財。發現這個事實……發現在經濟上實有採用高工資的必要,就是這些領袖自己……不但繁榮可得安定下來,而且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使階級的統治完全消滅於無形了。」 但是才過了幾個月以後,工業的「目標」竟由「使個個人都發財」一變而為開始使個個人都貧窮了!據美國全國經濟研究局(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所報告:自一九二九年至一九三二年,全國的生產總量減低百分之三十七;各工業部門的工人的全部收入減少百分之四十(有些工業部門的工人,僅工資一項減少至百分之六十);至於物價的低落,更不可勝數。(物價因不景氣而低落,仍為大眾購買力所不能消納。)到一九三三年的三月,失業人數估計達一千七百萬人,各地公家的救濟機關已無法維持;工業的生產指數低落至五十九(以一九二三至一九二五年為一百作根據),建築低落至十四,工廠雇用的指數低落至五十九,工廠所付工資的指數低落至三十七,運貨火車的運量指數低落至五十;農民的一塊金圓的購買力僅值半圓,總之,美國資本主義的危象可謂已有了露骨的表示。這已很明顯地不是什麼「合理化」所能補救,也不能再把什麼「新資本主義」的自尊銜頭所可解嘲的了。 羅斯福總統和他的「頭腦托辣斯」(「Brain Trust」)於一九三三年起所苦心設計的「復興計劃」即所謂(NRA),便是要努力拯救在這樣沒落中的美國資本主義。記者於今年五月間到美國的時候,他們還在鬧著NRA,一直到現在,還鬧不清。他的這個復興計劃倘若果有「起死回生」的功效,那末資本主義大可「萬壽無疆」,社會革命未免多事,所以這是視察美國的人們所十分注意的一個問題。 據羅斯福自己所說,復興計劃的目的是「要增加工人和農民的購買力,由此使農產品和工業製造品能得到市場,工業(按即指資本家),勞工,和公眾(即指一般的消費者)都獲得利益。雇主,工人,和消費者,在政府所設的各部內都有代表;這三方面的團體和政府,都須顧全全國人民的利益,把此事看作他們的主要的責任」。 怎樣可以增加工人和農民的購買力呢?該計劃首先注意于增加農民的購買力。在他們看起來,這件事似乎很簡單,農民占全國人口四分之一,只要農民的購買力能夠恢復起來,繁榮的恢復是不難的。怎樣能增加農民的購買力,以集中人才的「頭腦托辣斯」想出的辦法卻也簡單。他們認為只要由政府給農民以津貼,叫他們減少耕種的畝數,由此減少農產品的產量;農產品的產量既減少,農產品的價格便可增高,農民的收入可由此增多(?),購買力不是可以增加了嗎? 講到美國的農業,它更是近五十年來——自美國內戰發生到世界大戰的結束——非常發達的事業。美國東部的資本家要使西部的農業區域和工業化的東部成為相當的聯繫,利用他們所左右如意的政府極力允許宏量的農業計劃,加以種種提倡,尤其是共和黨政府當權的時候。後來在世界大戰期間,因協約國,後來也參加戰爭的美國自身,都需要大宗的食糧和毛棉織物,所以更發達,自一九一三年至一九二〇年的七年間,加入耕種的新地達五千萬畝之多。因為數十年來特別提倡農業的結果,生產的效率大增,生產量當然也隨著大增。據美國農業部長瓦雷斯(Wallace)一九三三年的報告,倘若利用耕種曳引機和收穫機,一個種麥的農民能耕種一千畝地,供給兩千人的食糧;倘若利用新的穀種,肥料,以及有效率的輪流收穫的辦法,那末要供給全國現在糧食的需要,可將耕地從十萬萬畝減少至七千萬畝就夠了;倘若普遍地利用收拾棉花的機器,那末現在一人能照料的二十畝至四十畝的地可增到一百畝至二百畝。(生產力可增加百分之四百!)其他部門的農產品的出產效率,都有相類的突增,這裡不想多說了。 但是因為大眾的購買力銳減,生產效率愈大,愈不得了!農產品儘管大跌其價,還是賣不出去。在羅斯福的復興計劃中特有「農業調整律」(即所謂AAA),設立「農業調整局」,重要的辦法即是上面所說的,給農民以津貼,叫他們減少農業的生產!(這津貼的經費也並不是政府掏腰包,是另行徵稅,還是由消費者擔負的。)其實農產品價格雖因出產量減少而有相當的增高,但經過金融資本的剝削,農民得不著什麼好處,且因日用品的價格也增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仍然一天天地低落,要使他們的購買力增高,仍然是個夢想!半饑餓的勞苦大眾實需要更多的農產品,而政府卻獎勵農產品的減少,為的也不過是要使金融資本家多獲些利潤罷了。(美國農民的田地都押入銀行,無異做了金融資本的賣了身的奴隸,說來話長,這裡不多講了。) 羅斯福的復興計劃,除了想「復興」農業的繁榮外,還想「復興」工業的繁榮。他用減少農產品的產量來增加農民的購買力。事實上是沒有辦到。講到工業,他也是要使工人增加購買力,怎樣可以增加工人的購買力呢?他想用什麼「計劃的經濟」來規定各業的「最多限度的工作時間」(Maximum working hours)和「最少限度的工資」(Minimum wages),意思是要使工人的工作時間不要過多,可以使其他失業的工人得到工做,並使工人的工資不要過少,由此可增加他們的購買力;同時禁用十六歲以下的童工。關於這些,都有所謂「法規」(「Code」),由各業和政府商定好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