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寄語·三集 | 上頁 下頁
一二六 蘇聯的電影和戲劇


  記者在蘇聯時,和朋友們同去看電影,前後約有七八次,所得的印象,和所看到的別國的電影,截然不同。最滿意的當然要推《列寧的三歌》,這記者在第一〇六次的通訊裡已略述大概了。此外所看見的,就表演和攝影的技術上說,有的很好,有的差些,嚴格的說,除少數特別好的片子外,表演和攝影的技術還不及美國的影片。不過就故事內容的意義方面說,那蘇聯的影片可以說是卓然有它的特色了。他們影片中的主角不是勝利的盜魁,不是奢華的寄生蟲,不是為著個人發財的成功人,不是誘惑女性的青年或市儈,卻總是社會的領袖——建築艱難的鐵道,醫治艱難的病症,剷除社會的公敵,提高全社會的幸福的水準,無論工作範圍的廣狹,總以為社會大眾謀幸福為第一義。發奮蹈厲,艱苦備嘗,為的是這件事;赴湯蹈火,不惜犧牲自我的生命,為的也是這件事。最後的結局,注重點不在故事中的「英雄」,或是明星,卻在所含的主義,革命,新的社會秩序,使觀眾感覺到這是人類歷史上新紀元的一種描述!

  其次請略談蘇聯的戲劇。自九月一日至十日是在莫斯科所謂「戲劇節」(Theatre Festival)。每年在這十天裡面,各著名戲院特排演最著名的劇本,使觀者能在此短時期內看到蘇聯戲劇的各方面,各國的戲劇批評家,劇本作家,演員,戲臺的指揮者,以及愛好戲劇的觀眾,都連袂而來,作深刻的研究和欣賞。我們回到莫斯科受全聯學生總會招待的一星期,正遇著這「戲劇節」,所以白天忙著參觀學校,有好幾夜都承他們招待到著名戲院去看戲,這當然也是一種很難得的機會,因為不但坐位特別好,而且不必自己挖腰包。(如用旅行社代用金幣購買戲票,那更昂貴異常。)可惜我對於戲劇是個完全門外漢,所以對於表演的技術方面不能有什麼具體的報告和批評,尤其是歌舞劇(opera)和啞劇(ballet)。不過就政治和經濟的眼光看去,蘇聯的戲劇至少有下面的幾個特點可以提出來說一說,因為蘇聯在政治和經濟方面有了很大的改變之後,戲劇方面也隨著有了很大的改變。

  第一是觀眾的「社會成分」的改變。在革命以前,著名的幾個戲院是少數貴族富翁的專利,這情形在西歐各國還是一樣。在戲院裡較前排的坐位,男女都穿著夜禮服;大眾當然是無從問津的。在蘇聯的劇院,正和這個相反,由少數人的專利一變而為大多數人的娛樂和文化的機關。在那樣富麗堂皇的大戲院(Bolshoi)你可以在許多坐位的椅背上看見有光輝奪目的小銅牌釘著,上面注明這是為某廠「烏達尼克」特備的坐位,那又是為某廠「烏達尼克」特備的坐位,或有的注明這是某校「烏達尼克」的坐位,那又是某校「烏達尼克」的坐位。(「烏達尼克」的意義,見第一二一次的通訊;「烏達尼克」並不是貴族或富翁,這是有特別良好成績的工廠工人或學校學生。)至於一般的觀眾,高帽子白硬領和燕尾服的男裝,和兩臂後背袒露著的女裝,你都看不見,所看見的是大多數的勤勞大眾。你儘管只穿著一件襯衫坐在最好的坐位上看戲,也沒有人看你不起;雖則他們因經濟建設的成功,一般人民的生活水準隨之增高,在夜裡看戲的時候,有許多也拿出他們所僅有的漂亮衣服穿在身上!在西歐各國的戲院,除講究的舞臺和坐位外,還在各層造有講究的走廊和大廳(有吸煙室和飲料處等等),俾在每幕演完休息的期間,觀客得離座散步。在蘇聯也如此,我在這種時候,往往很冷靜地旁觀那些成群結隊好像大遊行著的觀眾的衣飾,大有小孩子在新年穿上新衣的模樣!你非親見,想像不到這種模樣或神情的有趣!

  第二是戲院數量的迅速增加。這是隨著第一點而來的自然的趨勢,因為戲院既為大多數勤勞大眾光顧的場所,非迅速增加,不夠容納。據說現在的戲院數量比革命前已增加四倍,演員人數增加三倍。在俄羅斯蘇維埃共和國一邦而言,戲院已在五百所以上。在莫斯科原來只有七個大戲院,現在已有四十所。戲劇學校較革命前增加了九倍,在莫斯科一處就有二十八個戲劇學校。雖是這樣地迅速增加,但還是未能滿足大眾的需要。在大城市裡,各工廠往往替他們的突擊隊隊員預定大量的坐位;遇著有好戲將開演,往往在幾個月前就把位子預定好。在烏克蘭的許多戲院裡面,有百分之八十的觀客戲票是「集體」地買去,因為是由他們的工會或其他的機關代買的。

  以上所說的還是專業演員(professional,即以此為職業的)的戲院,此外還有非專業(non-professional)的戲劇運動,參加的工人、農民、雇員等等,總有數十萬人,每年觀眾總在一千五百萬人左右。在各區,各軍隊單位,各工場,或各農場,都有他們的所謂「戲劇組」,或俱樂部,表演短劇。這類「戲劇組」的目的不僅在娛樂,是重在政治的或美術的教育的灌輸。

  第三是兒童戲院的發達。蘇聯對於兒童教育的注重,記者在以前通訊裡曾經談過,兒童戲院的發達也是這方面的一種表現。所謂兒童戲院,並非由兒童表演,是由成人的演員專演合于兒童看的戲,目的是按著七八歲到十四五歲的各階段的心理,注重教育,美術,和娛樂的效用。來看戲的兒童,是由各校組織辦理的。在未看以前,先對他們作詳細的解釋,看的時候,對於他們的反應尤加以仔細的觀察和考慮。他們並常請兒童們開會談話,探求他們的意見,以及對於演員的批評。關於兒童在兒童戲院裡的熱烈的情形,記者以前記述兒童村的時候曾提到,想讀者諸友還能記憶。現在蘇聯已有兒童戲院七十八所。(他們也有專為兒童設的影戲院,所以在一般的戲院或影戲院裡,看不見兒童。)

  第四是少數民族戲院的設立。在革命前,有幾個民族像烏克蘭、亞美尼亞、白俄羅斯、猶太等,已有他們的戲院,但受帝俄的嚴酷監視,毫無聲色;有些民族如韃靼、土耳其、土抗門(Turkomans)等,連戲院都沒有。革命後,前者積極改造,後者積極創設。少數民族的劇本作家也嶄然露頭角了。

  一九三五,四,十九,下午。倫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