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寄語·三集 | 上頁 下頁
一二〇 蘇聯的教育制度與其特點


  自蘇聯南方回到莫斯科後的那一個星期裡面,差不多天天忙著參觀學校,簡直可叫做「學校周」了!

  八月卅一日上午我們到莫斯科最大建築之一的全聯工會總部(帝俄時代遺下的「貴人俱樂部」)去參加全聯學生總會為我們開的歡迎會,該學生會的主席和重要職員數十人都出席,分別報告關於學生的各項情形,最後由我們提出問題質疑,賓主之間都表現著異常誠摯和熱烈的情緒。我現在要根據這天談話所得,和從其他方面獲得的參考材料,先報告些蘇聯的教育制度和特點,以便在這方面有個大體的瞭解,然後再陸續談些關於所參觀的各校的情形。

  依蘇聯的教育制度,三歲以下的孩子送托兒所教養,這在蘇聯有迫切的需要,因為父母都從事社會的工作。三歲到八歲進幼稚園。以上在他們叫做「學校以前的教育」(preschool education)。八歲到十二歲進初等或第一級學校,四年結束。(在有些民族的聯邦共和國,因除本民族的文字外,兼習俄文,則酌增為五年。)十二歲到十五歲進第二級或中學,三年結束。這兩種學校在他們總稱為「七年學校」。十五歲到十八歲進第三級或完全中學,三年結束。這第一、第二和第三級學校,在他們總稱為「十年學校」,這「十年學校」是他們所要達到的一般的「普通教育」(general education),也就是他們所要達到的「普及教育」(Universal education)。

  努力進行普及教育是努力提高一般文化的一個最重要的因素,也是克服文盲工作成功之後最重要的一種工作。在第二次五年計劃開始的第一年(一九三三),四年的強迫教育(即第一級)已實行於全國,七年的強迫教育(即第二級)已實行于工人區域和工業中心的城市。據說全國自八歲到十二歲的孩子已一律入學。(即第一級的四年教育。)現在仍在努力普及第二級的三年教育,和增設第三級的三年教育(實行第三級學校的議決案才於一年前成立),希望在第二次五年計劃終了時,能辦到十年的普及教育(即到十八歲,現在英國的普及教育僅到十四歲)。

  依党的原來決議,職業訓練須在受了完全的普通教育(即十年)之後,才實行。但在目前,因很急迫地需要很迅速地養成大量的熟練工人和專門人材,所以對於這個規定只得暫時變通辦理,在實際上,於「七年教育」之後,即緊接以所謂工廠藝徒學校(或簡稱工廠學校,即類似初級職業學校性質,時期自六個月至一年);和中等職業學校(他們稱為「特匿康姆」「technicum」,時期約四年)。和這一階段——即工廠藝徒學校和中等職業學校——相輔而行的還有種種「工人補習教育」(suplementary workers' education),使已在工廠做工的工人,可于不必離開實際工作之中,得到增進學識和升學的機會。工廠藝徒學校的重要使命在養成熟練工人,于最短時期內授以工作技能和原理,使手工和腦工造成密切的聯繫。中等職業學校旨在養成中等的技術人材,所謂技師。此外所謂「工人補習教育」,也依各人程度加以造就,茲不詳述。在目前,這兩種職業學校均收容「七年教育」完畢的青年。這段教育因應全國經濟建設飛速發展的需要,所以特重職業訓練;但同時卻不以僅授技能為滿足,亦同時顧到原理和普通教育的增進。

  依制度所規定,完畢「十年教育」之後,得入高等教育的機關,時期大概為四五年。但目前在實際考入大學者,約有百分之五十是修完所謂「工人升學補習科」(「workers' faculty」)者;約有百分之十五是由各種補習科畢業者;約有百分之十五是由中等職業學校畢業者;約有百分之十三是由第三級學校畢業者;此外約有百分之四是由第二級學校畢業者,約有百分之五是由工廠藝徒學校畢業者。(根據一九三三年秋季兩百個高等工業學校的統計結果。)所謂「工人升學補習科」是旨在幫助成年的工人再求深造,這種工人至少須在工業上工作過三年,成績特優,而至少具有小學同等程度的普通教育者。因凡被准許入「工人升學補習科」的工人都是特別聰明而又努力的青年,所以只須四年,有的僅須三年的補習,即可考入大學肄業。依上面所述的統計,高等學府中的新生,幾有半數以上是由這種「工人升學補習科」出身的工人,工人受高等教育的機會可以概見。

  蘇聯的高等教育特重養成明確的切實的專門人材,沒有像美國式的什麼文科理科之類的渺茫的科目。(據說在帝俄時代,除法律和醫科外,大學也不訓練明確的專業科目,學生有的學習所謂「史哲科」——歷史和哲學——或所謂「數理科」,畢業後不知幹什麼!大多數都向做官的一條路跑。)現在蘇聯每一個高等教育機關都有明確的對象,知道所養成的是那一種專門的人材。其重要的形式有專門學校(他們稱institute,即設一個專科者),大學(有幾個專科者),和研究院(在大學後又研究兩三年)。高等教育機關的肄業時期大概為四五年。尤其發達的是專門學校,例如鐵路專門學校,機械工程專門學校,紡織專門學校,農業專門學校,師範專門學校等等。記者在莫斯科「學校周」所參觀的大多數就是專門學校。(在以後通訊中要分別記述報告。)此外還有一點也很可注意,他們為增加實際效率起見,自一九三〇年起,僅若干大學和師範專門學校歸教育部管理,其他的專門學校都分別歸有關係的各部直接管理。

  關於蘇聯教育制度的大概,已略如上述。現在請再扼要地談談蘇聯教育的特點:

  (一)教育的大眾化。在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以前,全國人口中還有百分之六十四是文盲,大多數兒童都被排拒於學校之外,至於中等學校,那更是特權階級(貴族、富農、資本家、富商等等)的子弟獨享的權利,高等教育更不消說的了。所以在當時全國一萬萬五千萬的人口中,大學生僅有十二萬人。革命後鬥爭的「前線」(「front」)分三種:第一前線是抵抗國際的武力干涉,和消除國內反革命的內戰;第二前線是全國經濟改造的努力;第三前線是全國文化和教育的積極進行。稱為「前線」,因為在這幾方面都是用「鬥爭」的英勇的精神向前邁進,文化和教育所以放在第三前線,因為普羅國家的防衛和工農業必須提高到可以藉以發展文化的水平線,在當時實為尤重要的事情。等到國際武力干涉和國內反革命都被用武力肅清,而經濟計劃又著著勝利之後,第三「前線」和第一第二便立於同等重要的地位了。所以列寧在將死以前,特提出「文化革命」的口號,而教育的大眾化實為文化革命的第一義。現在在幼稚園,小學和中學裡就學的兒童達三千三百萬人。成人在各種教育或補習教育機關就學的約有三千萬人。全人口中幾有一半是在求學,是在研究,是在學習——是在做學生!(此外在工作上和服務上的學習研究還未計算在內;工人在工廠磨坊裡學習研究,農民在集體農場裡學習研究,政府各機關的雇員在事務所裡學習研究,普羅化的知識階級在學校和研究所裡學習研究。)所以有人說全蘇聯的一萬萬六七千萬的大眾是在作文化和教育的全體動員!這便是教育的大眾化!怪不得雖游了蘇聯,於嘖嘖稱羨之中仍消除不了小布爾喬亞成見的艾迪博士,也要說:「關於這方面(指大眾教育),蘇聯要震動全世界的良心!」(「Soviet Russia will disturb the conscience of the world in this regard.」見他所著的「Russia Today」)

  (二)教育和金錢勢力脫離關係。在任何資本主義的社會裡,教育和金錢勢力總是結不解緣。有錢的子弟,雖是一個道地十足的草包,也可升學;沒有錢的子弟雖資質聰明,也只有望學興歎!蘇聯不但小學和中學一律免費,而且在職業學校和專門學校裡,除免費外,按月還有津貼!這種津貼是依年級而增的,年級愈高,所得愈多。在職業學校大約每月自二三十至五六十盧布;在專門學校裡每月自七八十至二百盧布,在有些專門學校裡每月二百至二百五十盧布。我在師範專校的研究院裡遇著一個研究生,他因有家累,每月得津貼三百盧布。我在暑校裡遇著不少蘇聯的男女大學生,他們聽見我們入大學要出錢,都表示十分地詫異!其實我們聽到他們入大學還有錢拿,更覺得詫異啊!

  (三)大家憑智力都有升學的希望。升學既不憑金錢的勢力,當然要憑智力的了——雖則在目前,憑智力雖比憑金錢勢力公道,但有些智力差些,還是受舊環境遺下的結果,並非自身有何過咎,這只得在新環境中逐漸地解放了,蘇聯急迫需要熟練工人,工廠藝徒學校就是旨在供給這個需要,但是已往有好些學生于這種學校畢業後不在工廠做工,卻直接進中等職業學校或其他高等學校。因此自一九三三年起,改變辦法,把從前所定兩年畢業的時期縮短,改為六個月至一年,畢業後須先在工廠做工三年,然後升學,同時在工廠中仍有繼續補習的機會。這種辦法是一律的,不像其他國家有所謂「雙軌制」。這固然是應當前的急切需要,但是也使青年多得些實際工作的經驗,于升學後的繼續研究也有不少的裨益。

  (四)教育的「技術化」(Polytechnisation)。記者在以前通訊裡就提過,蘇聯的教育在「學校以前的教育」——托兒所和幼稚園——即顧到「技術心理」的潛移默化。此外在小學和中學裡也注重「技術化」。依我們在教育上的通用名詞說來,便是注重「職業陶冶」。至於職業學校和專門學校之注重職業訓練,或職業教育,由上面所談,也很顯然地可以看出。這和其他國家裡所提倡的「職業教育」有什麼異點呢?有!第一,其他國家的職業教育,是「雙軌制」裡的一「軌」,是專備窮人子弟不得升學急於謀生用的,在蘇聯卻是全國一致的教育,是各盡所長以共同努力于新社會建設的教育,其出發點已迥然不同。第二,在「人剝削人的制度」已剷除的社會,這樣造成的人材才真是為社會服務;在「人剝削人的制度」尚存在的社會裡——即生產工具不為社會所公有的社會裡——不過把急謀糊口的窮人造成「剝削者」的工具而已!所以不但出發點迥然不同,即所收的結果也迥然不同。

  (五)有明確的目標和應用的環境鼓勵學生勇猛上進。蘇聯學生對於求知的狂熱和研究興趣的濃厚,這是研究蘇聯教育的任何人所不能不為之動容的。這卻不是別國的青年在本質上有什麼特別不及他們的地方——例如我們的青年。這卻是因為他們青年深知所努力的是在造成共勞共享的新社會。同時學了就有用。各專校裡有與該校所學有關係的工會分部,稱「專業委員會」(Professional Committee),學生在距畢業一年以前,即由「專業委員會」和該校所屬的專部(即政府中的各部),替他們決定了畢業後的位置。這決定當然也和學生本人商量的結果,有時有幾個位置備選。職業學校和專校的學生,在學校時代即為有關係的工會會員,享得該會所給與的保障和權利。(「專業委員會」即由學生中的工會會員選舉組織的。)其實在未畢業前,即於課餘參加各種運動,如掃除文盲運動及與經濟建設有關的各種運動。

  我們如仔細研究專校的選科內容,也很有意味。在一九一四年(未革命前),十二萬大學生裡面,學工業、交通、和農業的,只有三萬人;在一九三三年(即第一次五年計劃的末年),在近五十萬人(469,215)的大學生裡面,已造成的專家有十七萬七千人之多,其內容比例如下:

  工業和交通 六九,〇〇〇
  農 業 二八,二〇〇
  教 育 四〇,二〇〇
  醫 科 二〇,五〇〇
  其 他 一二,八〇〇

  他們預計在第二次五年計劃中,所要造成的專家將達三十四萬人之多。他們學了就有用,而且用的意義是在造成共勞共享而沒有人剝削人的新社會;所以在他國欲勉強禁止何校招生以提倡所謂「實科」而不可得,在蘇聯卻是自然的趨勢。這是因為一則僅在枝葉上白費工夫,一則從根本上下手。

  最後還有幾點可簡單附述如下:一是理論和實踐聯繫,學校和有關係的工廠或農場力求密切連合的關係;二是各專校均加授新社會科學要義和唯物辯證法,雖為工程師,對於新社會科學亦須有相當的瞭解;三是採用「社會主義的競賽」,提高學業的質的程度,突擊隊隊員的榮譽,不僅在追上勝我者,同時亦在幫助提高落後者達到水平線;四是自托兒所至大學,一律男女同學。

  本文只能說個大概,等報告各校時再細談罷。

  一九三五,四,十三,下午。倫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