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寄語·三集 | 上頁 下頁
一〇七 真理報的最新設備


  據一九三三年的統計,蘇聯的日報已達六千五百種之多,每日總銷數達三千六百萬份!(一九一三年只有二百七十萬份。)因為他們的文化革命工作的一個最重要的途徑是報紙,文盲的消除既大告成功,民眾讀報的數量自然地隨著增加。在這許多報紙裡面,最有力量的是政府的機關報,叫做《新聞》(Isvestia),和黨的機關報,叫做《真理》
(Pravda)。這兩報的最近銷數,每日都各超出兩百萬份。據說這樣的銷數還不夠支配,但因為紙不夠用,所以一時還不能大大地增加。

  記者于八月十三日參觀《真理報》在莫斯科的最新的建築。這報館開始建築於一九三二年,要在一九三五年才完全落成,所以當我們去參觀時,只大部分已造好。本來還不準備公開參觀的,因由暑期大學的特別商量,才容許我們一班同學去看看。這報館的辦公處及編輯部占著七層的高大洋房,而印刷工場的規模,尤為宏大。據說像這樣大規模的報館,在全世界上只有四處:一處是倫敦的《每日電報》(Daily Telgraph);一處是芝加哥的《論壇報》(Tribune);一處是《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還有一處便是莫斯科的《真理報》的這個新設備了。換句話說,在全世界上第一等大規模的大報館,蘇聯也有了一個。

  我們先走進印刷工場,但卻好像走進了什麼別墅的大花廳!因為這幾個大工場的周圍都是鑲著亮光光的大玻璃窗,乃至天花板上也鑲著許多玻璃窗,(這也頗像大花園裡的大的暖花室!)光線當然是異常充分,空氣也異常清新。地上鋪著的是斜紋式的木板(頗似跳舞廳上的地板)。工場上裝設的機器雖多,並不擁擠。據引導我們參觀的該報館的工程師說,這些工場的優點是平行式(horizontal),不是直行式(vertical);別國的印刷工場往往是在疊架著的幾層高樓裡面,這些工廠的建築卻只是一層——很高的一層。這種工作環境之特別合于衛生,是不消說的,他又說在別國,土地為私人所有,以牟利為目的,所以很昂貴,用不起這樣大面積的土地,因此只能有直行的建築;在蘇聯,土地為社會所公有,無人從中圖個人的私利,所以用得起這樣大面積的土地,實行平行的建築。這全工場所占的面積達三萬四千方公尺之廣。

  至於機械方面的各種設備,都是採用全世界最新最進步的。(全在德國定制的,當我們去看時,都已裝置好了。)鑄字工場裡(西文的排字即用打字的方式,在鑄字機上立刻鑄成鉛字,比我國用手工排字迅速便利得多,前已說過),最新式的鑄字機有四十九架,在製版工場裡有六架大規模的製版機,全用電力,每七秒鐘即可製成鉛版一塊(即鑄好一面報紙文字的大鉛版)。這鉛版制好後,即由自動的運送機,運到印刷機上面去。鉛版印過後,又有自動的機械把它送回到蒸汽鍋裡去銷融,據說這後一種的自動的機械是最新發明的,在這裡算是世界上第一次被採用的。

  油墨房裡把油墨送到印刷工場的手續,也是利用機器由所裝設的管子直接送到印刷工場的印刷機上面去。印刷機上所用的紙,也是利用滑溜的自動運送機由藏紙房直接送到印刷機械上面去。這大規模藏紙房的後面便是火車的鐵道,由造紙廠裡運來的紙,便逕從這鐵道上用機械轉運入藏紙房。這樣利用最進步的機械和佈置,在效率上和時間經濟上所收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印刷工場裡的印刷機共有二十一個單位,每個單位包括二十一個捲筒,每小時二十五轉,每捲筒每小時可印報紙五萬份。每單位每小時可印報紙一百零五萬份。如把全部的印刷力開足,每次開兩小時左右,可印報五千萬份!

  報紙印好了之後,也是用自動機直接由印刷工場運到送報汽車上去。

  真理報館除出《真理報》外,還出有其他四種日報,目前每日總銷數達三百萬份,一俟報紙的生產增加,印的數量即須隨著大增。

  除印報的印刷工場外,還有印雜誌的印刷工場,裡面有印刷機二十二架,印三十五種雜誌。(另有印雜誌用的鑄字工場。)

  尤有趣的是在那些大工場的中央有個特高起來的一層,上面是總管理(superintendent)的辦公室,四面都是玻璃窗,可望見全部工作的情形,而在玻璃窗下的牆上排滿著無數電錶,上有各色電燈為號,各部機器上印到了若干份報,總數已印到若干,以及其他種種關於工作上的消息,這號表上都能隨時作自動的表示,使人一望了然;如有一部分出了毛病,也一望而知。

  該報館現有職工三千人,其中一千五百人在印刷工場上服務。

  該報館的汽車間可停汽車六十五輛。有一個戲院,一個餐館,一個俱樂部,一個工廠學校,因為他們的職工人數既有那麼多,而且還要很迅速地隨著事業的發展而增加,所以對於娛樂的設備,飲食便利的設備,以及增進知識的設備,都不得不特別注意的了。

  一九三五,三,廿二,上午。倫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