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鄒韜奮 > 萍蹤寄語·二集 | 上頁 下頁
六三 德國新聞業的今昔


  德國的重要報紙,就大概說,本來是操縱於幾個托辣斯,其中就其鼎鼎大名的有三個,而這三個之中,猶太人包辦了兩個。這兩個原來都是擁護社會民主黨的。一個名叫烏斯太音(Ullstein),資本一萬萬馬克,可想見其規模的宏偉;所辦的幾種日報和定期刊物,都是風行一時,名聞世界的。例如最近(本年三月)因受種種壓迫而停刊的《獲惜協日報》(「Vossische Zeitung」)就有兩百年的歷史,在各國老資格的報紙中有「獲惜姑母」(「Auntie Voss」)的著名綽號。現在這個「姑母」不幸因環境的壓迫,而送了一條老命,西歐提倡自由思想的報紙多表示悼惜;這個不久壽終正寢的「姑母」,她就出身于烏斯太音。該公司所辦的《柏林午報》(「B. Z. am Mittag」)是德國午報中的大王;所辦的《柏林畫報》(「Berliner Illustriete」,是週報),每期銷數在百萬份以上,所享盛名僅次於《倫敦新聞畫報》(「London News Illustrated」)。

  還有一個猶太人辦的大規模的報業托辣斯,名叫盧篤福摩塞(Rudoff Mosse),資本五千萬馬克。該公司所出的《柏林日報》(「Berliner Tageblatt」)在國外尤為流行,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所印的字體是用英文字體的寫法,不是用德文字體的寫法,外國人便於閱看;聽說這報在德國本國的銷數僅三分之一,售到國外的反占三分之二。此外該公司還出有兩種有名的晚報。

  第三個著名的報業托辣斯名叫協爾(Scherl),是德國大資本家許根堡所辦的(Dr. Hügenberg,演攝侮辱中國人電影的烏髮公司也是他辦的)。該公司資本約自一千五百萬至一千七百萬馬克。所出的《本埠日報》(「Lokal: Anzeiger」)和盧篤福摩塞所出的《柏林日報》並駕齊驅,此外也辦了兩種有名的晚報。

  除這三個大托辣斯所辦的報外,還有個日報叫做《德國普報》(「Deutsche All gemeine Zeitung」),算是能比較立于超然的地位說話,於德國輿論界原有相當的地位,對中國的態度比較地最好(這報記者也去參觀過,並和該報政治部主筆晤談過,但沒有什麼特點可記)。但實際也並非真是超然的,因為它的後臺老闆是德國實業聯合會(「Reichsverband der Deutschen Industrie」),該會會長便是大資本家克虜伯(克虜伯鋼鐵廠是我們所常聽見的)。大概要和中國做生意的團體,對中國的態度都比較地好些,英國的《孟卻斯特導報》也是一例。在我們當然只有自己爭氣奮鬥,不願存有苛求於別人的意思,而且也不應存有苛求於別人的意思——再進一步說,自己如不努力,苛求於人也是無用的。

  最後還要附帶提到的是納粹的兩個比較最著名的黨報:一個是德國現任宣傳部長炙手可熱的人物葛伯爾斯博士(Dr.Göbbels)所辦的《進攻晚報》(Angriff);一個是《人民觀察日報》(Völkischer Beobachter)。

  這當然是很簡單的大概。據德國新聞學研究院(Deutsches Institut für Zeitungskunde)的調查,在一九三二年(即希特勒上臺的前一年),全德國的日報有四千七百零三家之多,其中黨報(各黨的)約近千家,凡黨報而對某黨特別接近與同情的約有一千二百余家,超然的報約有二千零數十家(這裡有一點也很可注意,就是各聽任自然的發展,超然的報特別多),可見情形很複雜;不過我覺得這類材料的敘述如果過多,讀者也許要感到枯燥乏味,所以只很簡要地說了一些,現在讓我談談參觀烏斯太音所得的印象。

  烏斯太音算是在德國規模最宏大的出版及印刷機關,該公司的房子分兩處:一處在柏林的柯易街(Kochstrasse),是編輯部,各事務部,及所辦的各種日報的出版處所在,可稱老屋;一處在柏林附近的騰迫荷福(Tempelhof),是較新的大印刷所,專印定期刊物和叢書,所印的都是該公司自出的刊物,沒有工夫接受外面的生意。記者偕同友人張博士也分兩次去參觀。於三月卅一日先去看該公司的老屋,屋分四層,雖非印刷所,因為有印報的關係,也有四五十架輪轉印刷機,每小時都可印兩萬份的通常日報。此外有一架最新式的印刷機,每小時可印三萬份,而且印時一點沒有機聲隆隆的聲音,裝在印機房的中央部分,看上去巍巍然好像南面王似的。但是因為生意清淡,四年來竟沒有開用的機會,那樣好的一部印機,就只得讓它那樣賦閑著!各報的編輯處和發行部的辦事處,都依類聚在一處;例如有個全層的樓房都用作發行部,各報的發行部雖同在一層,彼此用玻璃牆隔開,櫃檯和行人甬道則聯成一長條。大量生產經濟,這樣「大量」辦公也有它的經濟處。該公司全部職工最盛時代達一萬二千人,現在只有七千人,這裡面就替德國留下了失業者五千人。職員中女子過半數,包裹間的工人,女子亦過半數。職工出入上下者既多,所用的電梯也很特別。兩個電梯在貼隔壁,電梯上立人的那個小房間不止一個,是幾個疊著同時上上下下的。這兩個隔壁成鄰的電梯,一邊繼續不斷地向上升,一邊繼續不斷地向下降,兩個電梯的門是一直開著的,兩邊一升一降地循環動著不停,所以沒有人開梯,也沒有人關梯;你要上樓或下樓,一鑽進去就是!

  各報的新聞照片貯藏處也聚在一處,所以非常經濟。走進這個貯藏處,只看見四方八面的牆上都是許多小櫥,好像中國的大規模的藥材店似的(因藥材店滿壁都裝著放藥的小抽屜),不過這些小櫥不是用木做的,是用鋁做的,大概是要防潮濕的用意。該處共藏有新聞照片七八十萬張,所用的管理員都是女的。我和張博士進去參觀的時候,引導參觀者問我們要不要試取什麼中國的名人照片看看,我們就問他們取看「孫逸仙博士」的照片。有個女職員在索引卡片上一翻,不到一兩分鐘,即拿到一疊孫中山先生的照片。其中有一張是在海外攝的,大概還是在同盟會時代;有一張是和夫人宋女士同攝者,大概是在日本時候攝的;有一張是辛亥時在南京臨時政府時代攝的;有一張是在南京國葬時的照片,孫夫人也在內;還有一張是兩個穿著黑色男子學生裝而不失女子態的青年,據說是孫博士的兩個女兒,這在國內卻是從未見過的。看完了「孫逸仙博士」之後,引導者詢問還有什麼人要看沒有。

  我們都躊躇了一下,因為替我們丟臉的中國軍閥官僚的照片,在他們貯藏室的,想也不少,這在他們也未嘗不可認為有新聞的價值,但我們卻不願看他們的那副不要臉的臉!既而張博士忽想起李鴻章來,她們一聽見,好像就很熟悉似的,說這是較老的照片,跑到樓上去查,也不過一兩分鐘就拿了來,我們都驚歎其敏速。一看這位老李的照片有兩張,都是一九〇一年的,是三十幾年前的老古董了。在一張裡這位老李在中央堂而皇之的坐著,穿的似乎是欽差大臣的官服(這名詞似乎很生,但中國大人老爺們穿的蟒袍補褂,又不好竟叫禮服),左右有幾個穿官服的隨員恭而且敬的立著,在這幾個隨員裡還有兩三個似乎是「洋鬼子」,怪好看!在還有一張裡,老李穿著寬袍大袖的便服,似乎是和他的家裡的人同拍的(都是男子),他老人家也是老氣橫秋地坐著。其餘的都是立著。

  看了這老頭兒當時的氣概,使人憮然感到中國近數十年來的國勢每況愈下的不堪回首!看後出來,我問張博士何以忽然想起李鴻章來了,他說德國人把李鴻章比俾斯麥,至今還有人想起他(按俾斯麥對中國人物最佩服的是李鴻章),甚至有人弄錯了,以為李鴻章是姓章,每遇著中國學生裡有姓章或姓張的,以為這便是李鴻章的後代,往往問起李鴻章如何如何!

  該公司有自備的電話接線處,內部相通的電話線有九百根,與外面相通的電話線有一百四十根,電話接線處用的是女接線生,有二十餘人,耳朵上掛著兩個聽機,手上把機鈕撥來插去,工作異常緊張。我看見這裡面有個女子年紀似乎很老了,頭髮已斑白,嘴已癟,皮已皺,也在那裡很緊張地當接線生,不得一秒鐘的休息,心為惻然!

  校對室裡很有趣,校對者兩人一桌,一排一排坐著,看上去總有百人左右,好像上課似的,真可叫做「大量」的校對!

  最初在該公司的總辦公室裡接洽的時候,出來周旋的是兩個三四十歲及四五十歲的女子,看他們辦公桌上排著的名牌,還寫著Frl. 某某(Fraülein之縮寫,即密斯某某),我對張博士說這又是「老小姐」了,到歐洲以來,看見「老小姐」遍地皆是,怪可憐!但是想到中國的「老小姐」更可憐,因為歐洲的「老小姐」雖做了「老小姐」,卻未嘗沒有和她們的「男朋友」享過性的生活,中國的「老小姐」才真是「老小姐」,我認為這是人生很不幸的悲劇!

  話又忽然說得離題太遠了,下面再略述關於該公司的大印刷所的情形。

  記者和張博士于四月三日到騰迫荷福去參觀烏斯太音的大印刷所。上次去參觀該公司的老屋,整整費了兩小時的時間;這次去參觀該公司的大印刷所,整整費去了四個小時半的時間。

  進門後,有個很大很厚的簽字簿,是預備參觀者簽字的,上面已簽字的以日本人和美國人為最多,中國人來過的很少,只有一兩個,而且是學生。

  這印刷所有九層,兩層在地下,七層在地上。中央的鐘樓有十六層,二百三十五尺高,在這鐘樓的第十四層和第十五層,裝設有自備自來水的高度壓力管。這樓上大鐘的鐘面直徑有二十三尺半闊,是在全德國最大的。許多電梯的電梯間,每間同時可乘二十四人。

  印刷所的工作不僅是印刷而已,在一本書或一冊雜誌未達到印刷機以前,還須經過不少的手續:例如要排字(外國排字是用打字機式的機器,便利得很,通訊裡已談及),要製圖,照相,製版等等;印後還須經過折疊,裝訂,裁平等等。彩色的印刷物所經過的手續更煩。這種種方面都分部的辦,即印刷本身,也分成三部:一是陽文印刷部,一是陰文印刷部,一是影寫版印刷部。此外還有各種試驗室,所用的材料都須先經過試驗室的試驗。各部詳細的敘述,非篇幅所許,我只得撮舉幾點來談談。

  照相部的暗室,用不著關門而仍是黑暗的,因為裡面的構造曲曲折折,由工程師特為設計建造的,所以光線經了相當曲折,你雖開著門工作,它無從進來。

  進圖書室去,看見幾十個畫師在斜靠著的畫版上繪畫,好像跨進了什麼美術學校。

  有二十二架輪轉機,專印《柏林畫報》,每星期所印數量,在一百八十萬冊以上。

  專印定期刊的印機,每月所印在九百萬冊以上。

  最有趣的是在第二層樓裝訂部裡所見的自動裝訂機,機長八十九尺,一本原書或一冊厚雜誌在未裝訂前的各部分,如插圖封面各頁等等,各放在機上相當的地方,它能自動地把各物搜集起來,按序拼好疊好運送到機上一處裝好訂好,最後又會自動地把這些裝訂好的冊子運送到裁機(Cutting machine)上去裁平,這裁機每小時能裁完原書(例如該公司所出的每冊一百四十四頁的「Uhu」雜誌)一萬二千本。

  彩色的印刷機,有三色有四色的,該廠裡還有一架六色輪轉機,在印刷間裡昂然獨霸一方,數年來也因為生意蕭條,成為廢物,和上面所說的每小時可印三萬份報紙的最新輪轉機,陷於同樣的命運!

  我看完了這樣大規模的出版機關,心裡暗作妄想,如中國有一天真實行了社會主義,或至少真向著了社會主義的大道上走,由大眾化的國家辦理這類大規模的文化事業,區區小子,得在這樣的一個機關裡竭其微力,盡我全部的生命在這裡面,那真是此生的大快事,大幸事,這樣大眾化的事業,比之操在資本家的手裡,以牟利為前提的事業,又大大地不同了。

  因為烏斯太音一向在德國出版界和報界都很占勢力,也許可視為一種代表典型,所以談了一大堆,現在轉回來再稍稍談到德國一般新聞業的現狀。

  這大概是諸君所可以猜想得到的,現在德國的報紙,已全成了納粹政府宣傳部的附屬機關。德國原有新聞業協會,由各報公舉主席,希特勒上臺後,即「收為國有」,廢除原有主席,由宣傳部新聞科派人充主席,每晚開會,由各報派代表出席,靜聽政府中人演說!要從事新聞業的須經政府認為「無礙」後,加入該會,略一不如其意,即被開除出會,即等於永遠打破飯碗,從此不許在新聞業上做事。新聞記者——無論是主筆或訪員——都變成了道地十足的應聲蟲留聲機!遇有國際上或本國裡有何重大事件發生,只要是稍稍不合於統治階級的口味的,報上一些不許洩漏,評論更不必說,德國人便如蒙在鼓裡,莫名其妙。結果有許多人覺得本國報沒有什麼看頭,要找些真消息的,只有向外國報上去看看。但是一般人民不是都懂得外國文的,一般人民不是都有能力看外國報的,於是便等於愚民政策——不折不扣的愚民政策。

  不管是非,只顧一致,新聞既是「一鼻孔出氣」,言論也須「一鼻孔出氣」,結果當然不免單調,這不僅是一般讀者的感覺,就是等於德國報界的頂頭上司宣傳部長葛伯爾斯博士,最近對於德國報紙的單調也表示不滿意。有個星期日報名叫「Grüne Post」(德國著名的報紙之一,亦為烏斯太音所有)的主筆在社論裡,對這位宣傳部長的不滿意,略為報界辯護了幾句,被罰停刊三個月(此為本年五月初的事情),罪名是「不負責的曲解」,這在我們中國話說來,是「只許州官放火,不准百姓點燈」。

  記者曾到德國新聞學研究院去參觀,和該院院長兼教授徒費法特博士(Dr. Emil Dovifat)談過兩次。我曾提出新聞學上幾個問題和他討論,其中有一個是言論自由問題,他認為言論自由,在原則上他是贊成的,不過在革命過程時期,此自由不得不有限制,等到革命成功之後,再可開放。我說這就要看所謂「革命」是否真正革命,倘若自己在口頭上叫著「革命」,在實際上是反革命,反而要壓迫真正革命的言論——真正為大眾謀利益的言論——那便是自掘墳墓的行為了(納粹不但自命「革命」,其宣傳部長並宣言納粹所行的是「實際的社會主義」)。

  這位老教授不敢再說下去,我也不願使他為難,便轉著語鋒到別的討論上面去。

  一九三四,六,七,倫敦。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