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張愛玲 > 紅樓夢魘 | 上頁 下頁
三五


  秦氏的小丫頭寶珠因為秦氏身後無出,自願認作義女,「賈珍喜之不盡,即時傳下,從此皆呼寶珠為小姐」。俞平伯在《紅樓夢研究》中曾經指出這一段的不近情理,與秦氏另一個丫頭瑞珠「觸柱而亡」同是「天香樓未刪之文」,暗示二婢撞破天香樓上的幽會,秦氏因而自縊後,一個畏罪自殺「殉主」,一個認作義女,出殯後就在鐵檻寺長住,等於出家,可以保守秘密。「那寶珠按未嫁女之喪,在靈前哀哀欲絕」。甲戌本夾批:「非恩惠愛人,那能如是。惜哉可卿,惜哉可卿!」舉哀並不是難事,這條批解釋得異常牽強而不必要,欲蓋彌彰。畸笏是主張刪去天香樓上打醮的,顯然認為隱匿秦氏死因不夠徹底,這批語該也是畸笏代為掩飾。

  另有一則類似的,也是甲戌本夾批,看來也是畸笏的手筆:寶玉聽見秦氏死耗,吐了口血,批「寶玉早已看定可繼家務事者,可卿也,今聞死了,大失所望,急火攻心焉得不有此血。為玉一歎!」這條批根據秦氏托夢,強調她是個明智的主婦,但是仍舊荒謬可笑。

  顯然畸笏與雪芹心目中的刪天香樓距離很大。在第十三回,雪芹筆下不過是全部暗寫,棠村所謂「不寫之寫」;畸笏卻處處代秦氏洗刷。

  第十回張友士診斷秦氏的病:「今年一冬是不相干,」要能挨過了春分,就有生望了——當然措辭較婉轉。此後改寫賈瑞,同年「臘月天氣」賈瑞凍病了,病了「不上一年,……又臘盡春回,」方才病故。夾敘「這年冬底」林如海病重,接黛玉回揚州。黛玉去後,秦氏死了。第十二回批註賈瑞寄靈鐵檻寺,是代秦氏開路(庚本第二七零頁,己卯、戚本同),可見死在秦氏前。秦氏的病,顯然拖過次年春分,再下年初春方才逝世。既然一年多以前曾經病危,甚至於已經預備後事了,即使一度好轉,忽然又傳出死訊,也不至於「合家……無不納罕,都有些疑心」。最後九個字棠村指出是刪天香樓的時候添寫的。顯然這時候是寫秦氏無疾而終,並不預備補寫她生過玻只有徹底代她洗刷的畸笏才會主張把她暴卒這一點也隱去。

  前面說過,甲戌本第十三回與回前總批之間隔了一段時間;此回有了回前總批後,又隔了更長的一個段落,才重抄下三回,湊成一冊四回本。第二次耽擱,該是由於補加秦氏病的問題還是懸案。畸笏無法知道改寫上兩回是否會影響下兩回,所以要等改了第十至十一二回之後再重抄第十四至十六回。拖延到一七六二下半年,他的意見終於被採用,第十回寫秦氏得病,第十一回又自鳳姐寶玉方面側寫秦氏病重。至於這兩回原來的材料,被擠了出來的,我們可以參看第三十四回,寶釵問起寶玉挨打的原因,襲人說出焙茗認為琪官的事是薛蟠吃醋,間接告訴了賈政。寶玉忙攔阻否認。寶釵心裡想「難道我就不知道我的哥哥素日恣心縱欲毫無防範的那種心性?當日為一個秦鐘,還鬧的天翻地覆,自然如今比先更利害了」。書中並沒有薛蟠與秦鐘的事。第九回入塾,與薛蟠只有間接的接觸。同回寶玉第一天上學,「秦鐘已早來候著了,賈母正和他說話兒呢」。戚本批註:「此處便寫賈母愛秦鐘一如其孫,至後文方不突然。」後文並沒有賈母秦鐘文字。回內同學們疑心寶玉秦鐘同性戀愛,「背地裡你言我語,詬誶淫穢,佈滿書房內外,」句下戚本批註:「伏下文阿呆爭風一回。」顯然第十回原有薛蟠調戲秦鐘,可能是金榮從中挑唆,事件擴大,甚至需要賈母庇護秦鐘。

  此外還刪去什麼,從第十二回也可以看出些端倪。此回開始,賈瑞來訪,就問鳳姐:

  「二哥哥怎麼還不回來?」鳳姐道:「不知什麼緣故。」賈瑞笑道:「別是路上有人絆住了腳了,捨不得回來,也未可知。」

  上一回並沒提賈璉出門旅行的事,去後也沒有交代。顯然第十一、十二兩回之間不連貫,因為第十、十一兩回改寫過,原有賈璉因事出京、刪去薛蟠秦鐘大段文字的時候,連帶刪掉了。

  第十、十一回是作者在世最後幾個月內的遺槁,沒來得及傳觀加批,現存的只有一個近白文本第十回有十條夾批(己卯本),沒有雙行小字批註——新稿的徵象。雪芹故後若干年,有人整理一七六零本上半部,抽換一七六零後改寫諸回,缺這最後改的兩回。不但缺這兩回,顯然一七六零本的第一冊也已經遺失了。

  一七六零本第一回應與X本第一回相同——即甲戌本第一回——因為那是此回定本。但是除甲戌本外,各本第一回都是妄刪過的早本,楔子缺數百字。一七六零本是十回本,一回遺失,必定整個第一冊都遺失了。一向仿佛都以為庚本頭十一回在藏家手中散佚,這才拼湊上白文本。其實編集上半部的時候,一七六零本第一至十回已經遺失,如果還存在,也從來沒再出現過。當時編者手中完整的只有這白文本——與己卯本的近白文本——這兩個本子倒是有新第十、第十一回。

  從刪批的趨勢看來,一七八四年的甲辰本也還沒有全刪,白文本似乎不會早於一七八零中葉。白文本是編上半部的時候收入庚本的,因此這也就是庚本上半部的年份的上限。根據第二十二回末畸笏丁亥夏附記,上半部不會早於一七六七夏,現在我們知道比一七六七還要晚一二十年。

  這白文本原是一回本,有簡單的題頁:「石頭記 第X 回」,但是已經合釘成十回本。庚本收編第一冊、與第二冊上拆下來的一回,只撕去第一、第十一回封面,代以回目頁,配合一七六零本,不過改用上半部無日期的格式。第一冊回目頁照抄白文本各回回目,第二冊仍舊保留一七六零本原回目頁上的回目。 所以庚本除第一冊外,回目頁上的回目都是一七六零本原有的。庚本的主體似是同一個早本——當然內中極可能含有更早的部份——這本子用「曠」、「嫽嫽」、「姆姆」、「儒海」、「瑠璃」,但是屢經抽換,分兩次編纂,在一七六零年與一七八零中葉或更晚,回目頁上始終用這早本的回目,不過一七六零年制定回目頁新格式,也很費了點心思,回目上面沒有第幾回,只統稱第X至X回,因為有的回目尚缺。流傳在外的早本太多,因此需要標明定本年月,區別評閱次數。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