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曾卓 > 七星劍 | 上頁 下頁
老人與海


  《老人與海》發表於一九五二年,是美國著名作家海明威生前發表的最後一部有代表性的小說。作為文學作品來說,它未必是最上乘的,但對於瞭解海明威來說,它是重要的。

  這個三萬多字的中篇寫的是一個古巴老漁民桑提亞哥在海上打魚的故事。海明威自己說,《老人與海》如果由別的作家來寫,篇幅可能要擴大到十幾倍以上,他們可能寫到漁村居民的生活,老人的身世經歷、社會交往和家庭生活等等。他是想用以說明這篇作品的精煉和簡潔。海明威的確創造了一種精煉、簡潔的文體。但他在《老人與海》中沒有寫到漁村生活等等,是因為他認為這些與他所要表達的主題無關,而並不是由於追求簡潔的文體。他集中寫的是老人在海上幾個晝夜的經歷。關於這場經歷,他倒是寫得過於詳盡了。由於是出之於他這樣的藝術大師的筆下,才能夠寫得不那樣沉悶、枯澀。

  關於老人的過去,作者只在故事的敘述中簡略地提到兩筆:他的妻子已經死去了,只留下一張照片掛在他破舊的茅屋裡,他有一次看了感到淒涼,就取了下來。他曾經是一個飄洋過海的水手,到過非洲。

  當年他肯定是一個健壯的小夥子。現在他老了,又瘦又憔悴。他的兩隻手,因為老是用繩拉大魚網的原故,留下了很深的傷痕。引人注意的是他的一雙眼睛,像海水一樣藍,是愉快的,毫不沮喪的。他是孤獨的,關心他、和他來往較多的,只有一個過去和他一道出海打魚的小男孩。他不關心世事,他看報紙只是想知道壘球比賽的消息。他的生活極其清苦,而並無怨言。

  孤獨,與世無爭,向生活要求得極少。就是這樣一個誰也不會注意的普普通通的老漁民。但是,到了海上,就顯出了他性格的美好的內核。

  他八十四天來沒有打到魚。這對於一個以打魚為生的人來說是太不幸了。那個和他一道出海捕魚的小男孩,在第四十天就被家裡命令離開他搭上了另一隻小船。但老人並沒有喪失信心和希望。在第八十五天上,他在黎明前就出發了。他說:「八十五是個吉利的數目。」這只是他的自我安慰。這一次他劃向遠海,在三處下了魚鉤。

  幸運女神終於走向了他:一條比他的船身還要長的大魚上鉤了。

  而同時,他也被置於生死的競技場上。

  他無法收攏大魚。上了鉤的大魚拖著小船不慌不忙地遊著。老頭兒把釣絲放在脊背上,用手握得緊緊的。他拚命地支撐著身子,抵抗著大魚給釣絲的拉力,幾乎一直保持著緊張狀態。一隻手抽筋了,一隻手勒出了血。骨頭累酸了,頭腦昏暈。他吃了一點生魚。當大魚安靜地遊著的時候,他弓著腰,用整個身子去撐住釣絲,睡了一會覺。就這樣在海上漂流了兩天兩夜。又花費了極大的氣力,才殺死了那大魚。

  這是一場艱苦的搏鬥。好幾次,老人感到自己支持不下去了。他想起了年輕時的一件往事:在卡薩布蘭卡,他跟一個力大無比的黑人碼頭腳夫進行抵手(掰腕子)比賽。堅持了一天一夜。到了天亮,打賭的人都要求算成和局。就在這個時候,他使出了渾身的力量,逼著黑人的手往下落,落,一直把那只手按到桌面上。

  從那以後,桑提亞哥斷定,只要他願意,什麼人都會被他打敗。——現在他老了,身體虛弱,而他以當年同樣的意志堅持著。他說:「魚啊,我到死也要跟你在一塊兒。」這已經不僅是求生的鬥爭,而且是為榮譽而鬥爭,因為他是一個打魚的,必須戰勝魚。而且,他要讓魚知道什麼是一個人能夠辦得到的,什麼是一個人忍受得住的。

  同時,這裡還有一種奇妙的心情,魚是他搏鬥的對手,他必須戰勝它,捉住它,殺死它,否則自己將被拖死。然而,魚又是他勞動的對象,他依靠它為生,因而對它有一種感情。他欣賞它那無所畏懼、信心十足的風度。人和魚是這樣抗爭著而又交融在一起,是敵人又是兄弟。當老人想把魚拽過來而魚好像在戲耍他似的慢慢地遊開的時候,老人想:「魚呵,你要把我給弄死啦。話又說回來,你是有這個權利的。兄弟,我從來沒見過一件東西比你更大、更好看、更沉著、更崇高了。來,把我給弄死吧。管它誰弄死誰。」

  當他費盡心機,精疲力竭地終於把大魚殺死綁在船邊,向回劃的時候,又遇到了新的災難,而且是更可怕的災難。那條死魚成了鯊魚追蹤的對象。開始來的是一條,後來是兩條,後來是成群的。為了保衛千辛萬苦的收穫,已經疲憊不堪的老人又不得不與鯊魚戰鬥。開初是用刀子,刀子折斷以後,用棍棒,後來,甚至將舵拆下來當武器。但是,鯊魚還是吃完了他捕獲的大魚。他只帶著一條十八尺長的魚骨架回到了岸邊。他終於還是被打敗了。

  但是,他又是一個勝利者。他,一個衰弱的老人,像一個士兵那樣戰鬥過,他無畏地面對困難、艱辛、死亡。他戰勝了疲累、痛苦,最重要的是,戰勝了不時冒出的軟弱的心情。當老人回到岸上酣睡時,那個陪伴他打魚的小孩來到了茅屋,他看見老頭那雙滿是傷痕的手,放聲哭了起來。這眼淚不僅僅表示同情,也是由於崇敬。

  從茫茫的大海上,從死亡的邊緣空手回來的老人在他的破舊的茅屋中酣睡著。他正夢見獅子——說明他還有著對力的追求,對強者的嚮往小說是對勞動者英雄氣概的讚歌。它表明了,勞動者求生的道路是艱難的。他們千辛萬苦得到的勞動收穫也往往會不幸失去。然而,他們勤勞的勞動態度和勇敢的戰鬥氣概是值得讚揚的。

  還可以擴大一點來看:人生的道路是艱難、充滿坎坷的。不要向困難和厄運屈服。需要的是勇敢、頑強、堅韌不拔的搏鬥精神。「痛苦在一個男子漢不算一回事」,「一個人並不是生來就要被打敗的。你盡可把他消滅掉,可就是打不敗他」。

  這是一篇小說,但也可以將它看作是一個寓言。海明威在這裡唱出了對人類頑強戰鬥精神的讚歌。而且小說是以樂觀的調子結束的。通過那個小男孩將再度伴著老人出海,預示了新的戰鬥和新的希望。

  我冷靜地思考過,是不是拔高了作品的主題呢?我以為並不。以上所說是作品的內容所內涵的。我也並不認為作者所歌頌的打不垮的精神,如某評論家所說的,是既空洞又抽象,「實質上也是一種阿Q式的精神勝利法」。我認為,無產階級的戰鬥者也並不是完全不能從中汲取力量的,只要通過正確的理解和消化。

  但是,我們當然也要認識到,作為資產階級個人主義者海明威的局限性。他既看不到社會的出路,也看不到群眾的力量,他是在一個虛弱的立足點上來歌頌個人鬥爭的精神的。因而,他歌頌的英雄只能是失敗的英雄。《老人與海》的樂觀主義只能是廣闊的暗空中的一抹微光,而且貫穿全篇的是一種憂鬱痛苦的基調。

  老人是一個真實的勞動者的形象,或者如某評論者所說的不過是一個有勞動者外表的海明威式的知識分子呢?——我們認為,是一個真實的勞動者的形象,雖然,可能稍有一點理想化。一個真正的作家是不肯將他筆下的人物簡單地當作是自己的傳聲筒的。如果桑提亞哥只是化裝了的海明威,這篇小說就不會有這樣感人的力量。桑提亞哥的思想感情並沒有超出他這樣一個勞動者的思想感情。他在茫茫的海上與大魚生死搏鬥時,那種將大魚既看作是敵人又看作是兄弟的心情,應該是可以理解和體會的。在海明威筆下的這個老人並不是一個有著深厚社會內容的典型,然而是可信的、真實的形象。

  但老人桑提亞哥身上是有作家海明威的影子的。他的兒子格雷戈裡·海明威在一篇回憶錄中寫著:「海明威筆下的主人公就是海明威本人,或者說是他身上最好的東西。」這話是對的。我們在許多作品的某些人物中都看到了作家自己的影子。只不過,在《老人與海》中,我們感到海明威在思想感情上與桑提亞哥是更緊密地融合在一起,他喜愛他,歌頌他,他真正進入了「角色」,老人在大海中的感受和感情,是他真正體驗到的。在某種意義上和從某個角度看,老人是海明威的化身。然而這並不與我們前面所說的老人是一個真實的藝術形象這一點相矛盾。

  在一九二六年,海明威出版了《太陽照常升起》,在這部長篇小說中,他表達了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部分美國年輕的知識分子對現實的深刻的絕望。他因而以「迷惘的一代」的代表的身份受到了注意,而有的人將這部長篇小說看作是「迷惘的一代」的宣言。從那以後,他一直在進行他的人生探索和社會探索。他參加過西班牙反佛朗哥的鬥爭。他在作品中暴露過資本主義的黑暗,表現過反法西斯的熱情。他同情中國的抗日戰爭。他是一個嚴肅的有正義感的作家。但是,他始終沒有能夠走出個人主義的圈子,因而,也始終沒有擺脫悲觀主義的束縛。

  雖然「迷惘的一代」作為一個文學流派在進入三十年代後就已瓦解,從思想上說,晚年的海明威依然是一個「迷惘者」。從表面看,海明威是一個取得了輝惶成就的大作家,名譽、地位、金錢他都有。他豪放、豁達、慷慨。但是,還有另外一個海明威,沒有看到人類真正的出路。而且,由於在戰爭中受過幾次傷,這損害了他的健康。而且他老了,寫作愈來愈困難。他內心是苦悶、悒鬱、悲涼的。在茫茫的人海中掙扎、浮沉。《老人與海》中是表現了他靈魂深處的某些本質的東西。他不僅在老人桑提亞哥的身上寄託了他對生活的感受,也企圖將老人的英雄氣概作為激勵自己的榜樣。

  據他的兒子的回憶,海明威在後期寫作起來已不如以前那麼輕鬆自如。「過去是一口噴水井,而現在卻不得不用抽水機把水抽出來……他已不再是詩人……,他變成了一個匠人,埋怨自己的命運,歎息他的打算成了泡影。其中只有一個不長的時期是例外,那時有一位出身豪門的意大利少婦來訪問爸爸在古巴的田莊,爸爸對她產生了柏拉圖式的傾慕之情。於是他的天才又回來了,從而孕育出了一部傑作(指《老人與海》),規模雖然不大,卻充滿了愛、洞察力和真理。」

  無論如何,我們可以同意,由於對題材的愛,由於作者與對象無間地融合在一起,是這部小說能取得某種成就和能感動人的一個重要原因。——但是,總的說來,他在寫作上是愈來愈感到困難。以致他不得不說出這樣的話:「那本書我寫不完了。我不行了。」「我整天都在這張該死的寫字臺前……可是我寫不出來。一點也寫不出來。你曉得,我不行啦。」他的兒子說:「他總是竭力要贏。輸,他是受不了的。」他的一位老朋友馬爾科姆·考利說:「如果他不能寫作,他就不想再活下去了。」

  一九六一年,他用一顆獵槍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恐怕不能僅僅解釋為病的折磨,這應該也是他所讚賞的老人桑提亞哥英雄氣概的另一表現方式。但是,我們也可以將那看作是對在茫茫人海中掙扎、苦鬥的個人英雄主義者的一聲喪鐘,他們在個人的力量喪盡以後,就看不到更大的希望了。


學達書庫(xuoda.com)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