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楊振聲 > 說實話 | 上頁 下頁 |
朱自清先生與現代散文 |
|
自新文學運動以來,合戲劇,小說,新詩,散文計算一下成績,要推散文的成就最高。其次是小說,也因為與散文最近的原因。詩是遲放的花枝。戲劇呢,直至抗戰以來,因為它是宣傳比較有力的工具,才吸引了許多有才能的作家,不斷努力的寫作。到今天似又為電影所轉移。但無論如何,都還比不上散文的成就。在散文上成就甚早並且提倡小品文使它成為一時風氣的,朱自清先生便是最重要的一個。 近代散文本早已撕破了昂然道貌的假面具,摘去了假髮,卸下了皂袍;它與一切問題短兵相接,與人生日常生活相廝混,共遊戲。一句話,它不再裝腔作勢,專為傳道者與說理者作工具,而只是每個人宣情達意的語言符號。這裡便發生了三個問題: 一,我們叫這種散文是小品文,意思若是說另有一種大品文或雅文,專供大人先生之用,這誤會還小;若是認為小品文其品不莊,只供文人遊戲筆墨,以是不敢當散文之正統,只能自居於散文之旁支小道,這誤會可就大了。直截了當的說,現代散文就是這個樣子。隨便你怎麼叫,叫它身邊隨筆(Personal essay)也好,叫它小品文也好,它雖不完全接受散文的傳統,卻自然而然的成為散文的正宗。它可以寫身邊瑣事,也可以討論國家大事;它可以說理,也可以抒情;它可以詼諧,也可以莊重。它只是把一切問題,那怕是哲學的與科學的,說得更自然、更親切,「就近取譬」罷了。「呼,僕夫,宜君王之欲殺汝而立職也,」不失為正經;「顆頤涉之為王沉沉者」,也不失為正史。韓愈的《毛穎傳》,雖句句規模《史記》,其內容仍是遊戲;柳宗元的《李亦傳》,雖章法取諸正史,虛誕比之寓言。可知小品不小品,並不在乎文字的雅俗。現代散文可以讓孔子「莞爾而笑」,這並不失為聖人之徒,只不是假道學罷了。 二,散文與戲劇,小說,甚至詩,並沒有嚴格的此疆彼界。《左傳》,《檀弓》,《史記》,《莊子》更多的是戲劇與小說成分。惟其如此,乃更為後來談古文者所推崇。不以語錄,戲曲,小說入文,只是想自立宗派的人妄立信條。可怪的是:他們本想模仿《左》、《史》,卻正把《左》《史》的好處遺漏了。至若後起的散文詩(Poetic Prose),更說明了詩境可以用散文寫,而詩與散文並無界限了。 現代散文的運用,就在它打破了過去的桎梏,成為一種綜合的藝術。它寫人物(charaeterization)可以如小說,寫緊張局面(Dramatic Situation)可以如戲劇,抒情寫景又可以如詩。不,有些地方簡直就是小說,就是戲劇,就是詩。它的方便處,在寫小說而不必有結構,寫戲劇而不必講場面,寫詩而不必用韻腳,所以說它本體還是散文。 三,上面所說的兩種特質,朱先生的散文都做到了。不但做到,而又做得好。所以他的散文,在新文學運動初期,便已在領導著文壇。至此我倒想討論他散文的第三點,也許是最重要的一點,那便是他散文所用的語言。自新文學運動以來,一般最大的缺陷是對於文學所用的語言缺乏研究與努力,而語言卻又正是文學建立的基礎。不錯,大家改用語體文了。可是用的是怎樣的語體呢?一般說來,是藍青官話,有的摻雜上過去的語錄與白說小說的白話,有的糅合了外國的語法與學術上的名詞。結果是不文不白,卻雅俗共賞;不南不北,卻南北皆通;不中不西,卻翻譯適用。因此也就馬馬虎虎把語言這一關混過去了。 混是混過去了,應用也勉強可以,可是缺乏了一種東西,那便是語言的靈魂,怎麼說它也不夠生動,沒有個性,又不貼近日常生活。這也就說明了新文學為什麼打不進民間去。在抗戰前我們便有「大眾語」的運動,可是很少有人去從大眾學習語言。抗戰期間我們又有「文學入伍」與「文學下鄉」的口號,可是文學始終不肯入伍,也不肯下鄉。文學體裁與內容誠然有問題,而最基本的問題還是語言的隔行。 朱先生自始就注重北平的方言,尤其近幾年來,他在這方面的成就很可觀。在他的文章中,許多的語句都那麼活生生地捉到紙上去,使你感到文章的生動,自然與親切。同時他用來很有分寸,你不覺得像聽北平話那麼——油嘴子似的。這裡發生了一個問題:我們能不能完全用一種方言——比如北平話,寫文章;用方言,文字才生動,才有個性,也才能在民間生根。可是方言有時就不夠用,特別在學術用語方面。並且若是全用北平話,也覺得流利得有點俗。朱先生在這方面的主張,是以北平話作底子而又不全用北平話。那也就包含一個結論,便是:我們文章的語言,必須是出發於一種方言,這是語言的真生命;然後再吸收他種方言術語,加以擴大,成為自創的語言。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們繼續研究與不斷努力的。 最後,我覺得朱先生的性情造成他散文的風格。你同他談話處事或讀他的文章,印象都是那麼誠懇,謙虛,溫厚,樸素而並不缺乏風趣。對人對事對文章,他一切處理的那麼公允,妥當,恰到好處。他文如其人,風華是從樸素出來,幽默是從忠厚出來,腴厚是從平淡出來。他的散文,確實給我們開出一條平坦大道,這條道將永久領導我們自邇以至遠,自卑以升高。 一九四八年八月二十四日,北平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