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惲代英 > 惲代英文集④ | 上頁 下頁 |
致胡業裕 |
|
(一九二〇年十月) 業裕: 讀你的來信,覺得有無限的同感。每次你來此,我們都是忙碌,說不了什麼話。離別了又覺惆悵。你說寒假來住,我真不勝盼望。我想這不僅是偷惰的同情心,精神上借這有個交互的陶冶,亦是快愉長進之道。 你談論改造的一段話,我信這確是你進一步的見解了。你于利用民眾弱點一句話,更可說抓著癢處,你只能照著你的去幹,社會總得受你益處。 我常說,「五四」簡直是中國革命的好機會,可惜真肯為民眾做事的人少而無聯絡、真知如何為民眾做事的人少而不勇敢(我信我便不勇敢,但今天想起來,勇敢亦無大益處),活活把機會送掉。我本非十分歡迎革命的人,但我卻可惜這個機會錯過了。 不過我們進一步想,有兩件值得我們注意:第一、民眾固可利用,但利用民眾的總策源地,須得有個真誠互相瞭解的團體,這中間修養革命家的品性,研究群眾心理,靜觀時變。天下事決非一個人所能做成,利用群眾,亦不可望以一人手足掩天下耳目。所以基本的團體,仍不可不用極真誠、極切實的態度去建設。這表面看來似乎是小組織運動,但大群眾的運動不可少此。第二、群眾弱點只能利用去破壞,不能利用去建設。所以在破壞的事縱然極順遂的前進時,不可不有極真誠、極切實的團體,去在背後做建設的事。所以在大群眾運動中,總少不了進取純潔的小組織。 你說宣傳旨趣及聯合社團,當教師的教師,或社會的教師,這都不錯。我其實並非十分熱心於革命,但這些事我無論為什麼亦贊成做。前次《我們的》已有聯合武昌各會社的計劃。[1]宣傳的方法,我信宜傳播生物的道德觀(如我所抱人生觀)、經濟的歷史觀(如《建設》、《星期評論》所鼓吹,這些書你似可注意),因這都可赤裸裸的打破傳統的權威。 社會問題要社會改造研究家去研究,誠然不錯;但做教師便是為社會做事,兒童是現在社會的產品,卻是製造將來社會的原料,所以亦一樣得研究社會問題。 我為革命的事,與仁靜在北京爭論經月,他篤信流血,我總想避免他。我想他或不能無疑我們「利群」式的活動,只是個人主義的小組織,或將變成這樣。但我信我並非決不參加流血事業,總只認他是最後手段,亦只認他是利害參半的手段。我亦並不怕同志走這條路,因各人選他最願走的路,儘量努力,比不徹底、不圓融的合力協作還好。況且便這似乎彼此背謬的事業中,一樣有互助的機會。 我知道你很忙,但我盼望你若能抽一點空,與仁靜通信,或者你們的交換意見、相互瞭解,於實踐彼此的信仰有益。 實在「利群」的事,只是一個基本預備。總之是個進取改造的基本聯合。至於怎樣活動,此時本無一定限制。 你想學英文,並有找人代為擔任一年教授的志願,好極!好極!我信專為讀書,以你德文多少入了門徑,果以一年專心致志的讀英文,我不想有不能如願之事。大概你說代擔任一年的人,總好想法子。只你一年的利群書社中生活費用,約六七十串文,你有怎樣計劃?望你決定了個大概計劃告我。俟寒假後再做最後的決定。 代英 載《互助》第一期 注釋 [1]《我們的》,1920年初惲代英在武漢創辦的一個不定期的油印刊物,1921年8月停刊。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