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達書庫 > 徐志摩 > 一個行乞的詩人 | 上頁 下頁 |
近代英文文學(1) |
|
【本文為民國十二年徐志摩先生在南開大學暑期學校所講,由趙景深記錄。趙景深當時是一個文學團體綠波社的社員,也報名入學聽講,這篇記錄稿後收入他所編的《近代文學叢談》一書內,於民國十四年出版。】br /> 第一講 文學的興趣 我現在要和諸君談談「文學的興趣」。中國人說小說是娛樂的,這是根本錯誤,我們即使不以文學為職業,也應該養成文學的興味,人的品格是以書為標準的。讀書是一種藝術,看完一遍,一個個字都認識,看過一點也不記得,這不能算是讀書,我們讀書應當對他有種批評或是見解,這是極不易得的天才,大批評家才是這樣;但普通人最低的限度,總應該領略一些,輕視文學是極不應當的態度。每每人們對手科學書就細心去讀,文學書以為是消遣的,看過便算,我們當矯正這種習氣。西洋方面文學作品很多成了商品化,差不多一個作者一個月可以寫一兩本書的,這樣粗製濫造,自然出不了好貨;不過作者如果作得不多,又不易維持生活;所以文學作品好的很少。英國在銀行和商店做事的人每過地道電車,總要帶一兩本小說來看。他們每月可以看好幾十本,人家問他記得不記得,他是答不出來的。他們只機械的讀去,拿小說來消遣罷了。如果我們真是愛好文藝的,必須費力,方能得著人生的滋養料。 我所看的文學書,有幾部在我生命上開了一個新紀元。天賦我們以耳目口鼻,似乎是一切具備了,但那是不清切的存在:有了文學的滋潤,便可從這種存在警醒過來。「例如,我們和知己的朋友是無話不說的,忽然你有了秘密,便吞吞吐吐的不說出來,從來忍不住終於說了:『呀,伊真是一個好女子!』他覺得他所戀愛的女子是天仙,所謂『情人眼裡出西施』便是,這真是極神秘的事。是他感覺得不對麼?不是,當時他所身受是千真萬真的。受了強烈的激刺,才有強烈的感覺;心和外界發生了自然的關係,便在這時了。文學與人的感應也正是如此。「無論文學作品的哲理怎樣深,和生命總是有長時間的戀愛的。(參看我在《創造雜誌》作的《藝術與人生》) 孔子要我們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動;老子要我們渾沌,說是人一鑿破便不能生存。中國文學吃了他們的虧不少。因此不能體察實事,想像既不切實在,又不能深入。現在是我們報仇的時候了。非禮勿視一定要視,勿動一定要動。(這自然不行。)我是說只能聽視,而不必實做去。 我看文藝看到真處,才知無窮的奧秘,華德屋斯說:「花深深的激動我的淚兒了。」文藝既有這樣的美妙境界,我們必須先有決心去學。為什麼莎翁能夠成為大戲劇家,哥德能夠成為大詩人,他們著作之力我們不能及其千萬分之一?他們就在於他們的同情心的廣闊,和自覺心的深摯,天下事千變萬化,自然不能一一經歷,莎翁劇中人卻一個個都是活的,無論苦樂悲歡,都設身處地去描寫,即是無知識的草木,也給他靈性,他實是領略了文藝的真境界並且表現出來了,讀文學書可以使人的人生觀和宇宙觀根本變化,所以必須用全副精力去讀。 一部文藝著作能成為 Classic 都是時間嚴格取出來的,他不偏不私,下了一個極苛的批評,到後來才漸漸從灰堆裡發出寶光。但Public(少數的熱愛者如賓那脫)卻要從已發現的美裡再去求別人所沒有發現過的。 西洋書局有 Protessional Reader 專看外來投稿。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標準較高。喬治梅呂笛斯和愛德華德加奈德 Edward Garnett 都曾擔任過這事。一萬冊中至多可尋出幾冊來,大半的看題目便棄掉,或者看一二句不通便不用。後來一千本中有十本決定要看的,這便不能不細看,後又看看三本不好,便留下七本,又看一遍,經過這兩次的閱讀後,便要停幾天再看,到那時看看腦中還有印象沒有,如果沒有,一定稿子不好;因為稿子看過兩次,都記不住,稿子的不能用也就可以知道了。這樣淘汰下來,所剩的不過滄海一粟罷了。蕭伯納以前的稿子亦曾被棄過。返視中國文壇,以不知為知的不知多少,真可慨歎。最低限度也應該對那篇作品有「瞭解」才行呢,中國文藝出版界實在也太濫了。 第二講 怎樣讀書 讀書當能同化,我們看一首詩或是一幅畫可以激起我們的同情心,大著作是百讀不厭的;我們讀過後,必有相當的報酬給與我們。曹拉乃自自然派鼻祖,他的作品過於寫實,極為精緻,極有天才,惜為主義所毀。所以人人多不願意看第二遍。真名作要用想像力,方更有趣味。用想像力一來可以發出原有的現像力,二來也可以從作品裡增加自己的想像力,這樣,著者豐富的經驗,我們便都可得到。我們讀小說和詩時每每同化於裡面的人物,例如讀《紅樓夢》便自以為是寶二爺。讀《三國志》便自以為是張飛等。文學作品不僅能使我們同化,他是逼迫著我們不得不同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同化。 現在我再總起來說一說: 一,文學不僅是娛樂,他是實現生命的。 二,文學的真價我們必要知道,要養成嗜好的性情,和評判的能力。 三,讀書時應用想像力。 四,最深奧的文學境地,我們必須冒險旅行一次。 我們還不能忽略從前人偉大的名作。近代的作品為應潮流固當研究,以前的文學作品也不可不讀,因為他是文藝的源泉。 要讀西洋的文學作品,若不知道他們的種種風俗習慣和制度,必不易明瞭。所以在這一點上我要略略的說一些: 一,女子的地位和戀愛的觀念。 二,社會上的道德觀念和標準。 三,中古時代的制度以及因此發生的風俗和習慣。 四,希臘和拉丁神話中的故事。 五,宗教。 六,藝術的起源和發展。 英國小泉八雲在日本帝國大學教授時對於此點極為盡力。他為日本人沒有到過英國的設想,將英國的著作擇重要的加以解釋,作有《文學的解釋》一書,分兩卷,又選本《書與習慣》。 婦女在西方有宗教的背景,因為聖母是女子,所以很尊崇女性。倘若西洋文學裡抽出女性,他們的文學作品便要破產了,翻開他們的詩一看,差不多十首總有九首是抒情詩,只有畢德屋斯沒有性的表現,這是特別的例外。司梯芬生的作品裡女子為主要人物的也沒有。他們尊重女性有一個故事可以看出;假如一個船裡坐了三種人:一個是猶太人,一個是中國人,一個是西洋人。船破將沉時猶太人一定先拿錢,中國人一定光救父母,西洋人一定先救戀人,我在德國聽音樂,大都奏的是男女戀愛熱烈的情緒。法國女子和英國的不同,英國的,父母每囑女兒說:「你的終身大事,要自己留意。」但在法國卻是父母作主,極為頑固,就連訂婚後的夫婦都還不能在一起。此外如瑞典挪威也都是尊重女性的。丁生生和梅呂笛斯的作品中常常見到對於女性的稱頌。戀愛的意義很多,從「性」一直到「精神的戀愛」。Ward 把戀愛分為自然的、浪漫的、夫婦的,親屬的等等。不管它有多少種類,主要的原則,只是兩性相吸罷了。 西人詩或小說裡大多引用神話。例如:Cupid 是羅馬神話裡的愛神,後來人便用以寓「愛」。所以神話的解釋我們也是應當注意的。 |
學達書庫(xuoda.com) |
上一頁 回目錄 回首頁 下一頁 |